科学与人文在半山腰串门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加入的科学教育群发生了一场有意思的讨论,有老师贴出小学语文教材的一课,让大家“看看错在哪里”。课文拟人描写一条“不会唱,不会跑,也不会飞”的小小毛虫,如何“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如何“不悲观失望,不羡慕别人”,只是专心抽丝“编织一间牢固的茧屋”,经过耐心等待,它惊奇地发现自己长出了轻盈而美丽的翅膀,最后破茧而出,飞入蓝色雾霭。课文配图是卧叶的毛虫和起舞的蝴蝶,画风半卡通,很唯美。
  课文的科学知识性错误显而易见:织“茧屋”,那是蚕的事儿,破茧而出的是肥胖的蚕蛾。毛毛虫化蝶,过渡形态是裸蛹。“破茧成蝶”分明是个讹传。
  群里的声音很多,有人说教材应该由教育家和科学家共同完成,哪怕问问小学科学教师都能避免这样的错误,提供更科学的文章和配图;有人耍着嘴皮子异议:“‘飞流直下三千尺’也得改,我认为顶多1500尺”。一个科学教研员索性趁机把问题发散开来:三岁的儿子说要把橘子核放在土里,种出向日葵来,要不要立刻给他上节科学课?
  这是我带娃以来也常有的困惑。作为理科生以及科学教育工作者,我把自家学前儿童的“为什么”都看作培养科学思维的大好时机。通常我一般会在第一回合反问“你觉得呢?”根据孩子的想法,搜肠刮肚地找他能理解的证据来制造“认知冲突”,开启苏格拉底式的刨根问底;或者引导他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主探究”,看能不能生成更靠谱的解释。這样的策略偶尔奏效。比如他问“人为什么会动”,利用前一种战术耐心引导(抬杠),我成功地让他从“因为我们有脚”的表面观察,转向车子动要喝汽油与人动要吃饭的类比(尽管没有点破“能量”这个关联点)。当他问到为什么有的东西沉有的东西浮,家里能进水的小物件,我都允许他扔进水里观察,几天后泡温泉,他的沉浮探究问题变成了“妈妈,我们都是人,你还比我重那么多,怎么你浮得起来我浮不起来?”
  然而不按理出牌才是孩子的常态。不喜欢睡觉的儿子拉着我探讨“人为什么要睡觉”,我照例反问,他答曰“因为‘植物’要出来玩儿啊”。一开始我以为他把才学的“动物”和“植物”弄反了,想表达的意思是“动物(包括我们)是为了(有力气)出去玩儿才睡觉”,试探着问了句:“植物是什么呀?”结果小家伙一脸不屑:“就是树啊,草啊这些呗!”顺着他的思路再追问“这和我们要睡觉有什么关系?”以及“植物都玩儿什么?”就问出好玩儿的东西来了:
  植物们
  整个白天都在睡觉
  到晚上我喝牛奶和刷牙的时候
  都还不能醒
  等爸爸把我催上床
  再拉上窗帘
  他们总算可以把嘴从土里挪出来
  张开树干上圆圆的眼睛
  说个话 跳来跳去
  追追萤火虫和蝙蝠
  我们要不睡觉
  他们可怎么出来玩儿呢?
  听着这些想法的我,不是理科生,不是科学教育工作者,不是临床访谈爱好者,就是他妈妈。这里面有我给他念过的《小意达的花》,科普过的“植物用根喝水”,带他参观过的“夜行动物展”,还有这小子为说服不情愿上床的自己付出的小努力。作为解释,这当然不合格,但不代表他没有科学思考的能力,只是此时此刻,他更乐意追随“魔幻思维”(magic thinking)罢了。换一个情境——比如在他玩累了快要睡着的时候捅捅他,“哎,人为什么要睡觉?”——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
  欧文·戈夫曼说过,生活如剧场,一个人怎样在其中演出,取决于他如何定义正在经历的情境——什么话可以说,什么事可以做。而人们如何定义正在经历的情境,又取决于他们心中被社会限定的“剧本”给了演员多少空间。一个孩子在诉说他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不管是科学的还是人文的,都是这种“演出”的一部分。他们诉说的对象——不管是家人、老师,还是同伴——如何回应他,接不接受这种想法,会不会鼓励他继续,会反过来修正他脑中关于什么时候该如何思考、如何表达的“剧本”。当我愿意同他一起幻想植物夜里出来玩耍的细节,而不是想办法质疑他,即刻给他上科学课,他会得到一种关于社会情境的理解:在跟妈妈讨论“为什么”的时候,并非只有科学探究一种可能,也可以走向“魔幻思维”。
  占据了儿童和青少年大部分时光的课堂,也是打造这种“剧本”的重要阵地。与老师同学们在课堂上能怎样互动,不断影响着孩子们关于“何时何地何事中可以如何认识世界”的理解。如果专注于《小毛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确保孩子们一看到“化蝶”,就要联想到“不懈努力、静待花开”的意象,教育的结果便是“锁上了一道门”。有智慧的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回忆“好饿好饿的毛毛虫”的贪吃无状,读读法布尔笔下在卷心菜毛虫体内蛹化成“蛾”(其实应是寄生蜂)的“小侏儒”和《诗经》里的“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再让他们自行体验从同类现象中抽提不同意象的乐趣。这正是时兴的“群文阅读”理念,明白对事物的意象化解读,可以且应该是多元的,可以拓宽阅读与写作的“剧本”。
  如果孩子在理解各种意象的同时,能兼顾挑“破茧成蝶”不科学的刺儿,当然值得称赞,这表示他的“剧本”有着更开放的结构,知道阅读不用限在解读意象的框框里,但若奉此为圭臬,回头嗤笑意象“不科学”,也不过是把“门锁”换成了精致的科学常识。“‘化蛹成蝶’还是‘破茧成蝶’”是个向科学延伸的好机会,但不能止于挑刺儿,不妨让学生比较蚕茧和蝶蛹,琢磨茧和蛹对昆虫的生存有什么意义,思考没有茧壳的蝶蛹用什么方式保护自己,探索和对比更多蛹化期的生存策略——独角仙的蛹室,刺蛾的石灰质茧、圣歌女神裙绡蝶金子般耀眼的悬蛹……总要从“知道事物的名字”走向“理解它是什么”,才能为藉科学认识世界的“剧本”添上有价值的一笔。
  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思考“破茧成蝶”的说法究竟是怎么来的。是古人观察不仔细,混淆了蝶和蛾?还是因为洁白圆润的茧,轻盈翩跹的蝶,都代表了人类眼中蛹化过程最美的部分?也许正是以鹿角驼头鱼鳞鹰爪造龙的那种想象力,催生了这个意象。课堂要往这个方向延伸,又能开启一页社会科学的“剧本”。
  科学教育学者汉默和埃尔比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本来就有多个频道。你问妈妈“你在烤蛋糕么?”她问“你怎么知道的?”你可以描述感知——“我闻到了”,可以传递——“哥哥说的”,可以推理——“因为今天是爸爸生日啊”,甚至可以自由创造——“刚才遇到一个小精灵,他掐指一算……”认识方式没有高下之分,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什么情境中可以启用哪些“剧本”:比如记录数据就不能自由创造,建构解释少不了要推理。
  这不是说要把科学和人文拆成两套“剧本”,恰恰相反,是要对具体而微的情境保持足够的敏感,以随时激活和使用各种可能用得上的资源。在我读过的一个课例中,有学生这样解释一杯热水放入常温水后的温度变化曲线:“我想可能液体喜欢平衡,所以当他们发现自己和别人差得太远时就吓坏了,赶紧努力加油争取平衡,而当他们接近平衡,就会冷静下来,慢悠悠地飘向平衡。”
  换到常规的课堂里,这样的表达可能让科学老师们如临大敌——为强调科学思维,他们总要费心遏制“车子跑累了所以会停下来”之类的拟人化想法,但在这个情境里,被温差“吓坏了”而拼命争取平衡的液体,为班上的解释建构活动做出了两个关键贡献:一是赋予液体“保持温度平衡”的能动性,二是把温差作为温度变化速度的“因”提取出来。想出这个想法的孩子,课堂“剧本”里条条框框肯定比较少。
  教育界总在提“钱学森之问”,学校和家长们总想教育出更有创造力的孩子,但我们真的会欣赏孩子的创造力吗?我们能摆脱划线设界、定向引导的冲动,仔细观察品种不一的创造力小芽,再为它们的生长提供土壤和支架么?科学和人文只有到了山顶才能会合吗?只要 “剧本”足够开放,在半山腰也可以来回串门儿,一块儿溜达吧!
  (摘自1月21日《文汇报》)
其他文献
5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上海共同见证中俄两国政府《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的签署。即使对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这个行业巨头来说,这样的事情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经过了10年失败的尝试之后,5月21日达成的协议将让中国连续30年大量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价值大约4000亿美元。该协议将引发对西伯利亚东部
美国司法部5月19日宣布以网络窃密为由起诉5名中国军官,分别是王东、孙凯良、文新宇、黄振宇与顾春晖,美方指控这五个人进行商业间谍活动对抗美国公司和组织,包括西屋电气公司、光伏组件制造商SolarWorld、美国钢铁公司、美国特种金属制造商以及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和美国铝公司。指控声称他们在特定的时机盗取美国公司的交易秘密和战略情报。  商业间谍真的那么重要吗?专家预计美国每年遭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政
据BBC中文网消息,印度电影导演卢佩西·保罗披露,他正在拍摄一部关于失踪的马航MH370航班的电影,预计将于今年秋天拍摄完成。据悉,保罗的电影名为《消失行动》,宣传标语是“失踪马航班机的未曾披露的故事”,电影拍摄的预算是3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45万元)。  英国《镜报》报道称,保罗拍摄此电影的灵感来源于一位尚未披露姓名的马来西亚记者。这位记者对马航客机失踪的原因有一套他自己的“理论”,并与保
年轻人自然喜欢快活。他们渴望丰富多彩,喜欢瞬息万变的时代。他们喜欢把每分钟都计划到位,喜欢快活带来的惊喜体验。比如古人诗中就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豪迈,大江浩荡,水流湍急,舟行千里。随着时代发展,科技一路前行,高铁应运而生。如今早晨在广州吃早茶,下午在北京吃烤鸭也不再是梦想。  我也喜欢快活。比如当你想旅行时,翻开中国的版图或是旋转地球仪,千里万里,甚至大洋彼岸,都不再是遥远的距离。我们已经居住在
泰国女总理英拉在媒体专访的时候曾说过,“女性在总体上更耐心,在女性领导人的带领下,国家能避免冲突、克服困难。”她期盼用自己柔性的女性魅力化解泰国的政局纷争,但遗憾的是,她最终还是失败了。  泰国宪法法院5月7日做出判决,看守内阁总理英拉·西那瓦2011年把时任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他汶·扁西调离职位的行为违反宪法,属于滥用职权,目的是令自己的一名亲属获益。在电视直播情况下,法官乍伦·因他占宣布:“英
一日之计在于晨,中医养生十分重视清晨起床的养生。晨起如何养生呢?  1.叩齿揉腹。牙齿同胃、肠、脾、肾、肝等内脏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叩齿是固齿健身之法。方法是每天早上醒来时,放松全身,仰卧,做咀嚼状,轻轻叩齿60~100次,多则不限(平时在工作、学习时也可随时轻叩),有益于健齿、强身。  揉腹有利于增强胃肠功能,习惯性便秘者尤其需要。方法是仰卧放松,先用右手掌自胸口至脐下顺时针揉胸腹80-10
瑞士银行的保密和安全举世闻名,因为瑞士银行完善到“无懈可击”的保密制度,瑞士的银行一直是富人们、跨国公司,乃至于拥有众多见不得光的财富的个人和机构的最佳财富存放地。瑞士银行不仅以此吸引了全球大量的巨额存款,也称为黑金洗白和富人避税的天堂。  然而,在5月6日,瑞士与46个国家签署了《税务事项信息自动交换宣言》,瑞士银行将与签约国的银行一起执行银行间的信息自由交换全球新标准,以打击逃税及其他税务欺诈
该如何定义一条潺潺的河流?河床宽阔,波光潋滟,绵延的柔波中散落着碎银般的阳光,轻曼的水草里隐藏有翠绿色的鸟鸣?在2000多年前,作为中国第一批汉诗诞生的地方,“水”这个意象便完整而又悠久地在文艺作品中保留了下来。不管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还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水的婉约常常与爱情的唯美联系起来。然而,在自然凌驾于文明的春秋战国时代,一个现实且残酷的问
【摘 要】 以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依据社会关系网络理论,实证考察董事网络位置对企业创新战略与融资结构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战略与融资结构负相关,且渐进式创新战略与融资结构负相关程度小于突破式创新战略与融资结构负相关程度;董事网络中心位置对企业渐进式创新战略与融资结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对企业突破式创新战略与融资结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董事网络的中介位置对企业突破式创新战略与融
自主创业多年的硅谷软件工程师罗伯·瑞尼哈特大概从没有想到他功成名就的那天,不是依靠电子、软件或者与此沾边的任何事物,而是一种名叫“Soylent”的液体,罗伯·瑞尼哈特在他的网络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不再需要任何食物,除了水和Soylent”。他的追随者认为他正在领导一场饮食革命,并借此创造一种高效、健康的人类未来新生活。但中外美食家却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人类真的如此做了,那将是最糟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