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玉米是粮食作物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甜玉米的实际应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食品以及饲料,部分研究将其应用到工业产业发展之中,因此市场上对于玉米产量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而玉米的优质高产对于整体农产业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玉米在实际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如未能及时进行预防和处理,将会影响到玉米的生产产量和生产质量,不仅会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且不利于整体的农产业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针对玉米栽培新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就其常见的病虫害措施进行了介绍,以期能够促进各地区玉米种植水平的提升,帮助各养殖户为玉米的正常生长营造更为优质的环境,促进整体玉米生产产量的提升。
  关键词:玉米;栽培;病虫害
  不管社会经济如何发展,科技水平如何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均离不开食品,加强对农产业健康发展的管理以及技术的完善是非常重要的,玉米作为农产業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类型,其自身的种植效益以及经济收入水平均是比较高的,可以被称为农产业种植的核心作物之一,但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其种植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提升,需要不断完善相关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手段,促进整体的粮食食品安全以及经济的稳步上升。
  1  玉米栽培新技术概述
  1.1  精细耕地
  玉米属于高秆作物,其根系非常发达,对在实际种植中自我养分的吸收能力比较大,与其他经济作物相比,其适应能力较强,对于土壤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在各地区均可进行种植,但是玉米在实际种植时需要加强对于耕地的处理,大多通过机械设备的应用对其种植地区的土壤进行翻耕和碾碎,为其后期的生长营造优质的种植环境,提升其土壤对于养分以及水分的贮存量。在实际整地处理时,农作物需要及时将地田地中残留的农作物残渣以及废物进行充分的清除,提升整地质量,确保玉米生长中能够吸收足够的养分。另外,在实际翻晒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土壤的翻耕深度,最佳的翻耕深度为20cm左右,可以通过精细耕地的方式杀死土壤中的病菌,为玉米的健康生长营造优质的环境。
  1.2  良种处理
  玉米在实际播种之前需要选择优质的播种品种,玉米品种选择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环境、气候类型以及气温状况,以确保符合当地种植时间的品种,只有做好品种的选择,才能保证玉米产量的稳定。玉米种子选择完成之后,为了确保其发芽率符合预期的要求,需要对种子进行合理的处理,提升玉米的免疫水平以及对于各类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常用的方式主要为浸种以及晒种等。另外还需根据实际种植情况选择相应的化学药剂进行拌种,做好对于病虫害的防治。
  1.3  科学播种
  玉米播种时期的选择也会影响其后期的萌发质量以及生长情况,有调查研究表明,过早或者过晚进行玉米播种均会对其生长产生影响,就以往播种情况来看,最佳的播种时间为每月4月下旬~5月中旬,玉米实际播种的最佳气温为10~12℃,播种深度需达到3~4cm,同时需要确保整个播种地区播种深度保持一致,苗的密度需要控制在6~6.5万株/hm2,需要通过玉米播种密度的严格控制,以确保其后期生长中的通风以及光照,从而促进其科学生长。
  1.4  科学施肥
  玉米田间管理管理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也能够促进玉米的健康生长,以满足其生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提升其生产产量以及生产质量,种植户需要充分重视玉米的生长情况,根据其实际生长状况进行合理的施肥管理,玉米施肥时需要根据其实际田间状况控制好施肥类型以及施肥量,尤其是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需要在施肥过程中控制好各类肥力的配比,避免施肥状况不佳,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
  1.5  植株管理
  由于玉米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部位不同,生长状态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其生长时期进行相应的植株管理,玉米出苗期以及拔节期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比较快,但是根部的生长速度比较慢,此时期玉米螟虫的发生率较高,需要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去雄工作。随着玉米的逐渐生长发展至成熟时,其茎叶不再继续生长,此时可通过人工授粉的方式提升玉米的授粉率,能够帮助其增强对于光能的利用率,降低倒伏情况的发生,保证后期的产量以及质量。
  2  玉米病虫害的防治策略分析
  玉米实际种植管理过程中,做好对于病虫害的预防和处理也是非常重要的,种植人员需要提升此项工作的重视,以确保玉米产量以及品质的增强。在玉米病虫害防治时,需要根据实际播种要求选择相应的播种时间,尤其是玉米与其他农作物进行间作种植,更需要加强对于病虫害的监测,同时需要根据其具体掌握的信息内容来识别病虫害的发病类型,从而且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由于天气变化会对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因此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于天气气候的关注,并根据环境状况采取相适合的防治措施,如需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需切记要控制好用药量,避免对玉米收获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3  结语
  综上可知,随着农产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农业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作为农作物中非常重要的类型,玉米种植过程中的质量也是需要重点重视的,作为玉米种植人员需要明确了解玉米的种植特性以及种植要求,完善相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从两方面入手促进整体玉米生产产量及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玉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对策[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0(3):17.
  [2] 陈玉珍.云南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对策分析与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20,623(3):89-90.
其他文献
摘要:菊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中国是世界菊花的起源中心,并且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菊花,栽培历史已有三千余年。汉代就把菊花作为药用植物种植,晋魏时期已大量栽培,以后逐步发展为观赏花卉。宋代是菊花发展的鼎盛时期,民间就有了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菊花在古代写作“鞠”,《群芳谱》收录菊花品种就有270多个,因菊花形态为低头鞠躬式。中国古书记载菊花“苗可以菜,花可以药,囊可以枕,酿可以饮,所以高人隐士篱落畦圃之间,不
摘要: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问题是关乎人民饭碗的问题。现在世界的格局错综复杂,粮食的来源大幅减少,小麦的产量问题也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本文将从田间管理以及种植技术两方面探讨冬小麦在冬季的注意事项,实现高产稳产的目标,并切实地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关键词:冬小麦;田间管理;高产种植技术;冬季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也变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发展不充分不
摘要: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水平的提升,为越来越多的农产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以及发展方向,黄瓜种植中大棚种植技术的引入,对于黄瓜种植产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益于全国农产业的发展,既能够满足各地区对于农残品的需求,还能够提升农业种植人员的经济收入,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如何提升温室大棚黄瓜种植的技术水平,对于种植质量和产量的增长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大棚;温室;黄瓜;种植技术;管理要点
摘要:农民是农村的主要成员类型,加强对于高素质农民的培训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训以及培训何种类型的高素质农民是当前高素质农民培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也充分彰显了高素质农民称号的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上问题入手,分析了高素质农民的培养路径,为新时期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提供部分参考建议。  关键词: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高素质农民指的是以农民为职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农业工作操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农作物栽培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先进技术。本文从阐述农作物栽培技术基本要求入手,进一步分析了实现栽培技术优化管理的措施,最后提出了提升栽培管理质量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基本要求;优化管理措施  0 引言  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先进科学技术的支持,农业生产、农作物栽培工作的开展同样如此。要想提升农作物栽培质量,就需
摘要:番茄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作物,加工番茄在我国主要种植在新疆地区,2017年引入阳原县,通过实施合理密植和适时定植、疏松土壤、补足肥料、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五大项关键技术措施,观察番茄屯河8号品种在阳原的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达到高产高效。  关键词:坝下;加工;番茄;栽培  1 番茄种植生产情况  1 国内发展加工番茄現状  中国年番茄酱出口量超过100万t,占世界番茄酱贸易量的40%左右,
摘要:伴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小麦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技术有了很大的進步。为了扩大生产面积,增加粮食产量,我国许多地区在气候较干燥的地区种植小麦。所以,研究小麦抗旱栽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新疆伊犁河谷小麦种植中抗旱技术应用现状的分析,从选种、栽培、施肥、播种、节水等方面阐述了小麦早期抗旱技术的实施要点。  关键词:小麦;抗旱;栽培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和社
摘要:桃、苹果、梨、葡萄等是临沭县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水果品种,随着现代栽植管理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水果的产量和质量也随之提高,不仅调动了广大果农的生产积极性,也进一步促进了全县水果产业的持续发展。生产中,充分了解各种水果的生长习性,并根据其生长特点加以有针对性的栽植管理,为获得果实累累,实现增产增效奠定基础。  关键词:果树;生长习性;特点  1 桃树的生长习性  桃树属蔷薇科落叶小乔木,喜光,喜温
摘要:农业产业发展是整体综合国力提升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农业产业生产中也引入了各类高新技术,优质高产的农产业作业离不开信息化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小麦作为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类型,种植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种植量在不断增加,而其实际产量以及质量是关系粮食食品安全的重要基础,各类高新栽培技术的应用对于小麦种植产量以及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粮食的基础需求,以促进社会环
摘要:中国黑木耳的生产,要经历几个关键阶段,即:野生→原木砍伐→段木接种栽培→代料栽培四个阶段。本文会从多个方面介绍黑木耳段木栽培的接种技术,谨为黑木耳栽培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黑木耳;段木栽培;接种;关键技术  1 菌种的选择  黑木耳段木栽培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接种。选择菌种至关重要。有了优良菌种,黑木耳获得高产的几率会大大增加,再结合高效的栽培管理技术,产品质量就能得到保障了。面对不同的外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