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0年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趋势分析和质量评价

来源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n21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统计分析我国2015—2020年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质量属性检测数据,评价其质量可控性和工艺稳定性。

方法

根据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注册标准和中国药典(2010、2015、2020年版)规定的方法对634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热稳定性、抗生素残留量、渗透压以及pH进行检测,应用Minitab和GraphPad数据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单值移动极差控制图分析、方差分析和箱线图分析。

结果

2015—2020年634批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的病毒滴度均在每毫升5.5~7.0 lg半数细胞培养物感染量(50% cell culture infectious does, CCID50),热稳定性试验病毒滴度均不低于5.5 lgCCID50/ml、滴度下降不大于1.0 lg CCID50/ml、抗生素残留量、渗透压以及pH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及企业内控标准范围内。

结论

2015—2020年的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产品有较好的质量可控性,生产工艺稳定。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SpyTag/SpyCatcher体系共价连接的效率,分析得出优化后的连接条件,为今后相关纳米颗粒疫苗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大肠埃希菌表达分别带有SpyTag和SpyCatcher结构的两种蛋白,摸索共价连接的反应时间、温度、缓冲体系和混合比例,采用非还原型凝胶电泳检测共价连接的效率。结果反应时间对共价连接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22.028,P<0.05),带有Spy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