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兴趣不高和厌学的情绪,这样的心态对大学教育来说非常不利,教师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言教学;教学模式
什么是兴趣?心理学及教育学界的解说相当不明确。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读大学到底读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大学是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平台,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模式跟高中、初中还有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大学教师不会再像高中那样把学生看管得很严,而是会给学生一个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而正是有这个空间的存在,使得很多大学生由于缺少了监督管导致学习动力没有高中的时候大了。很多大学生选择所学专业不是因为对此专业感兴趣而是因为在被录取时被调剂或者是在填志愿的时候由于对专业不了解而误打误撞选择了此专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或是兴趣不大。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趋于定型和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念和个人情感等基本已经定型。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大大提高了,因此也具备了从事独立学习和独立承担学习任务的身体素质和独立自主进行学习思考的个性心理品质。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在这一时期也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以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比如就业、恋爱、人际交往、社会评定等等。大学的课程相较于高中阶段有所减少,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空余时间,大学生口头说的最多的就是“无聊”、“郁闷”,逃课现象更是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存在的共同现象,给各高校管理层,教师和辅导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那么良好的学风从何而来?教学质量如何提高?面对这样的形势,要求我们大学教师要更加注意教育方法和策略,变“压迫”学生去学为“吸引”学生来学。
首先,信心对于做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就必须有必胜的信息。教学生也一样,老师在开始教一批新的学生之前,无论这些学生基础如何,都要有能把这些学生教好的信心;老师也必须让学生感知到自己能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其次,兴趣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还是非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都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是把知识看成是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同时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过于简单化的倾向。传统的教学观念缺乏互动性,是一个强调由老师教什么到学生学什么的单向过程,而忽视了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拿笔者本人所教的日语来说,它作为一门语言,是一个互动性的工具,自然在互动的场合下更容易掌握;同时语言的学习又必须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能动性,所以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对日语进行教学,其收效是很低微的,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如果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忽视学生信息反馈,必定使得学生产生怠慢感,更无从谈兴趣了。
最后,多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去表达。还是拿日语来说,它是一门语言,自然要强调表达。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是应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呈现互动教学:(1)采用做游戏方式。游戏作为一种最放松的方式,能营造出很轻松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和娱乐在一起的,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乐意去表达。(2)演讲方式。演讲是最综合的互动方式,它涉及到书写部分,也涉及到表达部分,并能让学生体验到在较严肃场合上感觉。演讲稿的书写时,可以对单词、语法等所学到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在演讲过程中,又可以锻炼口语及环境应变得表达能力。当然,演讲方式对个体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一组学生一起来完成,这样既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提升的空间,又可以让基础差些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共同提升学习的兴趣。(3)利用现有的科技工具,时事新闻,动画以及娱乐消息等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当今社会已经处于高科技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信息都可以随意的获取,高科技的教学软件也可以轻易下载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资源,将它们很好的融入到大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工具等,制作出好的动态PPT、动画或交互界面等来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做到图文并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夏谷鸣.外语教师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改革.中学文科.2003(10).
2.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言教学;教学模式
什么是兴趣?心理学及教育学界的解说相当不明确。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学生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读大学到底读什么?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都有这样的困惑!大学是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平台,在大学里,教师的教学模式跟高中、初中还有小学有很大的不同。大学教师不会再像高中那样把学生看管得很严,而是会给学生一个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而正是有这个空间的存在,使得很多大学生由于缺少了监督管导致学习动力没有高中的时候大了。很多大学生选择所学专业不是因为对此专业感兴趣而是因为在被录取时被调剂或者是在填志愿的时候由于对专业不了解而误打误撞选择了此专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或是兴趣不大。由此可见,提高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十分重要。
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已经趋于定型和完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念和个人情感等基本已经定型。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和创造性都大大提高了,因此也具备了从事独立学习和独立承担学习任务的身体素质和独立自主进行学习思考的个性心理品质。大学生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增强,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同时在这一时期也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些以前从未考虑过的问题,比如就业、恋爱、人际交往、社会评定等等。大学的课程相较于高中阶段有所减少,学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空余时间,大学生口头说的最多的就是“无聊”、“郁闷”,逃课现象更是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存在的共同现象,给各高校管理层,教师和辅导员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大学生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那么良好的学风从何而来?教学质量如何提高?面对这样的形势,要求我们大学教师要更加注意教育方法和策略,变“压迫”学生去学为“吸引”学生来学。
首先,信心对于做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有一个好的开始,那么就必须有必胜的信息。教学生也一样,老师在开始教一批新的学生之前,无论这些学生基础如何,都要有能把这些学生教好的信心;老师也必须让学生感知到自己能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其次,兴趣的重要性无论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还是非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都是非常重要的。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是把知识看成是定论,把学习看成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同时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及其差异性,并在教学中表现出了过于简单化的倾向。传统的教学观念缺乏互动性,是一个强调由老师教什么到学生学什么的单向过程,而忽视了学生掌握程度的反馈。拿笔者本人所教的日语来说,它作为一门语言,是一个互动性的工具,自然在互动的场合下更容易掌握;同时语言的学习又必须强调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能动性,所以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来对日语进行教学,其收效是很低微的,在教学中,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如果低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忽视学生信息反馈,必定使得学生产生怠慢感,更无从谈兴趣了。
最后,多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鼓励学生去表达。还是拿日语来说,它是一门语言,自然要强调表达。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是应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呈现互动教学:(1)采用做游戏方式。游戏作为一种最放松的方式,能营造出很轻松的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和娱乐在一起的,可以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更乐意去表达。(2)演讲方式。演讲是最综合的互动方式,它涉及到书写部分,也涉及到表达部分,并能让学生体验到在较严肃场合上感觉。演讲稿的书写时,可以对单词、语法等所学到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在演讲过程中,又可以锻炼口语及环境应变得表达能力。当然,演讲方式对个体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可以考虑一组学生一起来完成,这样既可以让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提升的空间,又可以让基础差些的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共同提升学习的兴趣。(3)利用现有的科技工具,时事新闻,动画以及娱乐消息等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当今社会已经处于高科技时代和互联网时代,世界各地信息都可以随意的获取,高科技的教学软件也可以轻易下载到,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资源,将它们很好的融入到大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工具等,制作出好的动态PPT、动画或交互界面等来教学,这样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可以做到图文并茂,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产生兴趣。
参考文献
1.夏谷鸣.外语教师的语言观与外语教学改革.中学文科.2003(10).
2.束定芳.外语教学与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