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 :记者观察·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mething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体具有多元化、宽泛性的特点,其信息量大、互动性强,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响应,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模式,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媒体已成为了时代的象征,本文从当代文学教学入手,从各个角度出发,探讨媒体环境下文学教学的改革研究。
  关键词:媒体;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
  一、新媒体环境下文学类课程教学困境
  文学作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沿袭至今,贯穿小学、初中、高中,也是现在文学类专业大学的必修课程。文学类课程具有抽象、泛化、有深度等特点,单单凭借课堂有限的时间来学习文学,领悟文学的精华及其传递的思想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月可以学好数学,但学不好文学,语文在于日常的积累,并非是一日之功,所以学生的课外补充和自主性的学习,是学好文学课程的关键。媒体的介入正好迎合了这一需要,为学生的学习添加了更大的乐趣,使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增加了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但与此同时也为当代的文学课程带来了带来了比较大的挑战。
  媒体改变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阅读方式的变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知识共享,交流思想,可以通过电子书下载图书的方式使学习更加便利省时,但是快捷学习的同时带来的影响便是碎片化的记忆,导致对文化的浅尝辄止,阅读时间短,导致注意力不易集中,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养成“浅泛化”读书的习惯,对日常繁复的课程产生厌倦心理,使注意力难以集中,很难对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产生对学习不利的影响。
  媒体是多种多样的,存在着各种各样新奇的事件,对学生而言存在着极大的吸引力,与喜爱的事物进行一场精神的断舍离对学生而言是困难的,过度沉溺于媒体之中将会导致精神以及行为的颓废,产生倦怠的心理,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媒体占据了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影响学习的进展,对文学课程而言是极大的阻碍。
  媒体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一种内容有多种表现形式,但媒体有较强的娱乐化倾向,这点文学在媒体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嘻游记”“恶搞三国”。人们对文学的追求停留在表面,使文学成为娱乐的工具,注重娱乐的另一面导致不能对文学深入探究,过分的娱乐将会失去文学作品的庄严感,失去对文学作品的敬畏心理。
  二、以文本为主的文学类课程教学内容的
   改革策略
  文学最宝贵的便是其中的作品内容,如果说文学是华丽的殿堂,文本便是其中的财富,“回归文本”得到了广大名师教授的呼吁。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教师应该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将文本中美好的文化意蘊淋漓尽致地带给学生,将学生拉入文学的思潮,引起思想的共鸣,真正热爱起文学。
  还要依据文本的内容对学生作出相关的要求,设计关于文本的作业。例如课前的阅读浅思,课后的感悟探讨,或者在阅读中作读书笔记,以及根据特有的课题作相关的论文,完成一篇文本的专业性学习,让学生获得与自己相关的文本感悟和体会。并提高论文监督的力度,鼓励学生认真、自主地写论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思考的能力。避免应试教育对学习的局限性,设计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开放性试题,利用考核内容的导向性作用引领学生去学习。
  三、以新媒体为辅助的文学类课程
  教学方式的改革策略
  新媒体作为时代进步的象征,有其自身的优势,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其加入到文学类课程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前文提到新媒体对学生带来的种种优势,结合文学将会推动文学的发展,加快学生的学习效率,拓宽学习的空间。利用其资源共享的特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用媒体的平台比如网易云课堂等宝贵的资源进行学习,利用媒体设计PPT模板,优化教学课堂,改进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讲关于文学课程的公开课,有利于文学课程的推广。
  四、结语
  万物皆有其双面性,媒体的发展对文学课程的发展而言既是机遇,也是冲击,全面了解媒体和文学的知识是在这段改革中制胜的关键。辩证全面地看待媒体,扬长避短,发挥媒体的最大优势,应用在文学上也才能取得长足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以此带动编辑质量的提升,更好地满足当前受众对广播电视新闻的需求是当下每位新闻编辑工作者思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提升编辑质量的具体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编辑质量;提升  一、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属性特征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在广播电视新闻
摘要: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舆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由此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必要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本文主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在含义,提出了新媒体环境下如何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方法,希望科学指导新闻工作,提升新闻事业发展水平,为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践行  随着新媒体迅猛发展,新闻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新闻因在传
摘要:自从人工智能技术被研发出来以后,人们就不断地对其发展应用,各行各业都出现了人工智能的足迹。最近这些年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中也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使传媒业有了迅速的进展,能够及时地向人们传播新闻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信息智能化的进程。但是,在新闻传播中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可能会发生无可避免的伦理失范。  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传播;伦理失范;思考  人工智能作为较新的科学技术,在各行各业中
摘要:广播电视制作中,声音处理流程是将人的声音、音乐以及音响等声音共同设计,互相交融在一起,最终形成特定的影视听觉体验。目前,广播电视声音后期处理的优良直接关系着广播电视的整体节目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广播电视影视中声音后期处理的作用,希望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广播电视;声音处理;传播质量  一、有声语言的处理原则  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主持播音、旁白解说以及背景音乐都属于广播电视的有声语言。除了
摘要:社会突发事件通常是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但由于这类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及较强的紧迫性,因此对新闻记者的职业要求以及新闻敏感性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更高。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分享新闻记者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时的相关工作策略,旨在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新闻媒体;记者;社会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一、应对突发事件  在社会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赶往事件现场,同时尽可能靠近现场及时还原现场
随着环境和食品污染的日益加剧,血管瘤在婴儿中的发病率快速增加,目前高达10%。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良性肿瘤,通常在宝宝出生时至出生后3个月内出现。血管瘤半数以上发生在宝宝的头面部,出生后6~8个月内一般生长较为迅速。  血管瘤分3类  1/3的血管瘤是浅表型毛细血管瘤,在5岁左右完全自然消退,留有的痕迹也不太影响美观。  1/3为海绵状混合型血管瘤,在宝宝2岁前明显增大,2~5岁停止生长,有部分消
我们初步的研究发现3-NPA单次预处理对多巴胺神经元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包括抑制凋亡,升高黑质腺苷含量,增加细胞能量储备,上调黑质纹状体TH基因表达等.同时国外报道3-NPA多次
摘要:近年来,民众了解政府政策、建言献策的渠道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各大电视台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电视台为争夺收视率不遗余力,“电视问政”这种新的节目形式应运而生。自“电视问政”问世之日,它便具有双重属性,既是政府管理的创新方式,也是媒体致力于构建公共领域的新尝试。笔者将探究电视问政类节目的优势和新出路。  关键词:电视问政;公共领域;建构策略  一、湖北省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   栏目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