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州族群结构看中国民族关系模式

来源 :广西民族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y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族群结构复杂,分布有汉族、瑶族和壮族等15个民族,而居住在贺州的汉族和瑶族都分别包含有至少两个支系。贺州各个族群在国家认同和汉文化的基础上,一直保持着各自的文化传统与特色。经过不断地磨合,在1949年之后真正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族群关系乃至民族关系模式。贺州市族群结构的状况及其形成过程,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民族关系模式的类型和特征。
其他文献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要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与邓小平理论的关系,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
中越瑶族信歌是珍贵的民族文献,对了解两国瑶族的往来有极大的帮助,但因信歌语言模糊,难以阅读,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错误理解和采用甚多。本文从世系、称谓、作者、村屯、
伦理基于经济,它不是一种外部的力量,而是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力。经济伦理思想作为壮族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壮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成为了过去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