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tch_deam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有这样一些人,在孤独的岁月中等待,直到自己两鬓苍白,才得到他人的认可;曾有这样一些人,在孤独的岁月中企盼,直到自己的死神来临,才得到世界的肯定;曾有这样一些人,在孤独的岁月中渴求,直到自己的肉体消失,才得到后人的认同……
  等待,是一种抽丝剥茧的痛……
  但在这种绞心的痛后,茧中会飞出美丽的生命,丝会化作华丽的锦绣。
  如此,等待应该是一种堆积快乐的过程,一种等待成功而深沉的执著
  与其独自苦等,不如融入快乐的生活,在等待快乐的同时,品味现实的生活。不停地蛰伏、不停地探索、不停地沟通、不停地融合。持一种对未来的坚韧,留一份对物事的从容。最终会得到他人的认同、世界的认同,特别是自己的认同。
  春将至的过程是让人在一种感情中纯粹的悸动,在悸动中细腻的思考,在心灵的体验中加深对“未得到”这种希望状态的认可。
  对于小孩,等待是没有穿上水晶鞋的灰姑娘;对于学生,等待是曙光洒进知识殿堂前的黑夜;对于成人,等待是完善自我追求卓越的代价;对于老人,等待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的希望。
  对于世界所有的人,等待是一种幸福的苦涩,是凋零后的花开,是重生前的死亡。
   (编辑 一昕)
其他文献
我国当代著名报人、原《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生前在对朋友谈起母亲对自己的两次教诲时总是饱含感激之情:“这是我人生记忆最深刻的两件事,事情虽然不是很大,却是我在人生路上的清醒剂。每当有片刻的迷惑时,就会想起母亲的那两次教诲,脑子也就立刻清醒了许多。”  范敬宜于1983年任《辽宁日报》副总编辑,一年后,调文化部任外文局局长。从东北调到首都北京,无疑在仕途上又上了一个档次,对于他当然很
家乡有条不大不小的河,也就是现在的淮安翻水站引河——新河。在没有建翻水站之前,平时的水面在50米左右,水深在35米上下,两边是美丽的河滩,河水清澈。作为生长在这条河畔的我,少年、青年时在这条河里发生了很多故事,而在这条河里撑船却是我印象较深的。  1966年秋,14岁的我小学毕业回乡务农,随着比我大12岁的哥哥到离家近10公里的白马湖筑草渣。开始我拉纤,但到了桥或闸处,当船距离桥还有一段长长的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