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味人生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i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一年红薯季,每回经过烤红薯摊位,扑鼻而来的香味总会让我停下脚步,忍不住买上几个,那软酥酥、甜润润的红薯,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因为红薯在我心里承载了太多的东西。
  七八十年代,农村生活苦,家家户户地里头都种有红薯,我家地散瘠薄,父亲为了多收点红薯,总是把地翻了又翻,慢慢地那些地都变成了肥沃之地。父亲一般都会选雨后泥湿时把红薯秧插栽下去,很快嫩绿的红薯藤叶迅速蔓延,一片片绿叶你挨着我,我挤着你,铺满每一寸裸露的土地,微风拂过,跳起了调皮的舞蹈。
  初夏的时候,一放学回家,父亲就赶着我们去翻藤除草。红薯藤一年要翻上两到三次,那时我很是不解,红薯藤长得好好的为什么要三番五次地去翻动。父亲说,藤长得太快,红薯就吸收不到营养,没有收成了。
  看到细密的土地弄出道道裂缝,一个个红薯“笑逐颜开”似的拼命朝外拱,父母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收红薯的时候一锄头下去,五六个串在一起的红薯被连根带出,皮红光滑、个头饱满的红薯散布在红褐色的土地上,令人欣喜。挖的红薯太多,家里、地坪里一堆又一堆的,全是红薯。哥哥负责洗红薯,父亲、母亲负责刨丝、洗粉,我和姐姐就帮家里翻晒一下。一家人其乐融融。
  当时家里穷,买不起水果,到了秋末挖红薯的时候,父亲总会选上一些清秀、结实多的红薯连根一起挂在楼下,让它慢慢脱水。那一串串的红薯挂在房檐下,宛如一串串风铃,装点着农家的小院。入冬了,红薯竟甜得像苹果,脆得像梨子,吃起来非常解馋。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喜欢偷偷地从楼下摘上几个红薯藏在书包里,等到下课了,从书包里摸出几个在身上擦擦,就“吧唧、吧唧”津津有味地咀嚼着。
  但红薯再甜,一日三餐地吃,吃多了,也就厌了,腻了,吃不下了!母亲知道我们不爱吃,就变着花样把红薯做成薯条、薯片,打成红薯粉,做粉条,熬出红薯糖。偶尔还会在灶膛里的余烬灰中埋上几个红薯,我们放学回家就直奔锅灶扒出香喷喷的烤红薯。那烤熟的红薯或许是在滚烫的灰中埋得太久,皮肤上已经瘢痕累累,干焦发黑,甚至炸裂开来。母亲火候掌握得很好,当我们将滚烫的红薯捧在手心,哈着气忙不迭地往口里塞时,就能感觉到那种熟透的酥软,母亲则在一边叮嘱着我们“慢点吃,慢点吃”……
  吃着红薯饭,我们小树苗般一天天长大。十八岁那年,我报名参军,因为在地里收红薯时小腿正面被虫子咬了,奇痒难忍抓破了皮,没有及时医治转成了湿疹,看上去有些红肿,体检时被刷了下来。父亲知道当兵一直是我的人生梦想。那天,父亲在一堆堆红薯中精挑细选,把一个个“眉清目秀,个大皮薄”的红薯捡拾到一个背箩中。
  背着红薯,父亲拉着我说:“走,我陪你进城里一趟。”十几千米的路,我们步行进城。父亲背着箩筐佝偻的身影,两鬓斑白的头发,辛酸中带着一种坚强。父亲带我到医院好不容易才找到给我做体检的主治医生。
  父亲对医生说:“您看,这是我家地里种的红薯,是我从几千斤红薯中专门挑选出来的,保证个个味美甜心。我儿子个大,人懂事,一百多斤的红薯他挑起就走,几里不休息,当兵肯定是个好兵。现在因为一个湿疹,兵都当不成!医生您看能不能帮我们想个办法?”
  那是位上了年纪的医生,偏瘦,白大褂显得有些空荡,瘦长脸上的那双眼睛闪烁着慈祥的光。那一刻,我似乎看到了希望,果然,医生告诉我和父亲:红薯是好红薯,兵也是好兵。
  医生说完便从上衣口袋中掏出一张伍拾元的票子塞给父亲,说:“这红薯我收了,这份情我收了,我也是农村出身,我知道种这么好的红薯不容易!”父亲说这是自家地里种的,不值钱。但在医生的坚持下,我看父亲惶恐不安地把钱收下了。
  “这样吧,孩子要是真心想去,我开个处方给您,内服外洗,应该一周见效,您再让孩子来复检,没问题我就签字。”临出门时医生对父亲说。
  后来我如愿以偿地穿上了梦寐以求的绿色军装,神气活现地踏着正步走入了军营。每回父亲的来信中总会交待:“孩子,你是庄稼人家出身,要记得农村的苦,在家里种地、栽红薯的活你都干过,庄稼人讲究踏实。现在到了部队,干工作你一定要像种庄稼一样认真务实。”
  在部队十多年中,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成了部队一名好兵,立功,受奖,读军校,当干部,每回给父亲报喜,他总是乐呵呵的。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早已不在人世,那一日父亲佝偻着背,背着一筐红薯深深浅浅行走在泥路上的情景,却深深地印记在我的脑海之中。让我对家乡泥土的芬芳,对脆甜味美的红薯也始终有着一种难以忘却的情结,经历了不一样的“薯”味人生。
  发稿/赵菱
其他文献
深情地抚去时光的沉淀,双手紧贴在老屋的面庞上,静静地感悟岁月留下的沧桑,那一道道的伤痕下,似乎隐藏了我儿时的影子。老屋如慈祥的母亲,把一切包容,岁月的痕迹在这里沉淀。在繁杂的世间,老屋如一片心灵的净土,让我静静地找回自己。  故乡的老屋不知是何时建盖的,只模模糊糊记得是在我牙牙学语的年龄。盖这座房子,父母亲经历了千辛万苦。用父亲的话说:“为的是争那一口气给子女有个落脚的归宿。”  那时,我们一家五
摘 要:作为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师,应该更加深刻的领悟到特色教育教学方式的重要性,立足于国情,着眼于特殊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本论文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特色教育教学方式中应该重视的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色教育;小学语文教学  长期以来,中国对于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的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近年来更是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特殊教育队伍逐渐壮大,更多的特殊孩子得到关爱,受特殊教育的学生逐渐
中国象棋对于启迪学生智力、增强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具有难以估量的促进作用。相对于足球、篮球、排球等竞技运动而言,象棋因为其适用人群广(老少皆宜)、场地要求不高、用具简单、趣味性强且益智作用明显而深受老师、家长、学生的喜爱。基于这个特点,我校于2013年9月20日申报的课题: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编号:NG1252-098),并把《象棋》作为其中的子课题进行校本实践与研
摘 要:魏书生曾主张每个学生只有让他在班级中担负责任,他才会对这个集体更有爱心和责任心。由此可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才是一条行之有效屡试不爽的法则。  关键词:小组互助;捆绑评价;班级管理;管理效率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主阵地。教育管理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地位。为此,我校将新课程教育理念引入到班级管理中来,建立了
摘 要:要使幼儿有良好的情绪,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兴趣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只有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实在,从而得到提高。我的做法是:①创设情境诱发兴趣;②突出地位激发兴趣;③因材施教促进兴趣。  关键词:诱发兴趣;激发兴趣;促进兴趣;稳定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去设法在学生身上形成一种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内部状态,那么知识只能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上通过157Gd(19F, 5n)171Ta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布居了171Ta的高自旋态, 以多普勒移动衰减法的峰形分析法分析了171Ta h9/2质子1/2[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异彩纷呈,最重要的一条主旨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笔者也
报道银(I)催化芳香端炔与磺酰氯的新颖反应,该反应出乎意料地得到烯基砜,产率47%~72%,并且具有Z选择性.提出了自由基催化循环机理,解释了烯基砜的形成及烯基砜的立体化学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