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r——以鄂托克旗为例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1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求鄂尔多斯高原西部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方法]根据鄂托克旗气象站1961~2018年(58 a)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累积距平法和小波分析法对研究区的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鄂尔多斯高原西部1961~2018年年降水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量以1.2 mm/10a的速率增加;春季、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分别以1.3 mm/10a、2.0 mm/10a和0.4 mm/10a的速率增加,夏季降水量以2.5 mm/10a的速率减少.研究区年降水量在1989年发生突变,春季和夏季、秋季、冬季降水量分别在2001年、2008年、1970年发生突变.年降水量存在着25 a、12 a、19 a和5 a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主周期变化,各季节同样存在着多个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结论]根据不同时间尺度的主周期变化,该区未来几年将进入降水量偏丰时期,据此可适当调整区域主栽作物紫花苜蓿的灌溉制度,以达到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其他文献
会议
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利用现有计算机资源及技术来弥补这一缺陷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采用 Delphi 为开发界面,后台调用 SystemView 动态仿真软件
会议
萧然先生是书法江湖硬笔区的总版主,也是我的网络书法朋友,天天相会在网络空间,谈书论艺,很是投机,也很自在。他虽不满而立之年,然其对于书法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却常常令我心
会议
通过不同地膜利用方式(NT:前茬玉米覆膜收获后免耕,次年直接播种;RT:秋免耕春覆膜;CT:传统耕作覆膜)和不同灌水水平(I1:全生育期灌水450 mm;I2:495 mm;I3:540 mm)下玉米干物
会议
[目的]对陇东黄土高原区人工刺槐树干液流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响应关系进行研究,为该区域森林生态耗水的准确估计和林地水分的综合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通过热扩散
会议
以不同施肥处理下的桃园土壤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梯度的生物菌肥T1(200 kg·667m-2)、T2(300 kg·667m-2)、T3(500 kg·667m-2)及T4(1000 kg·667m-2)4个处理,以鸡粪为CK(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