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的反蚕食斗争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c76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从东亚前脚刚走,南海就发生激烈动荡。5月3日,中国“海洋石油981”号钻井平台在西沙中建岛附近遭到越南数十艘政府船只的骚扰,并引发了中国海警船队与越南执法船的多次追逐甚至冲撞;越南扩大与中国在南海争端的同时,菲律宾海警5月6日在南沙我半月礁附近海域强行抓扣一艘疑似“偷猎海龟”的中国渔船,逮捕船上11人,随后菲政府无视中国政府的立场,执意调查、起诉被扣渔船是否“非法入境”。
  越南和菲律宾左右呼应频频制造事端,推动南海情势急剧升温。中国面临着日趋收紧的牵制与反牵制的冲突,中国南海则将面临愈发激烈的蚕食与反蚕食斗争。

菲律宾的“游击战”


  这次半月礁抓扣事件,只是菲律宾“以小取闹”的新玩法。据被菲方扣押的“琼琼海09063”船渔民李香辉和何壮介绍,他们5月6日在南沙东部边缘的半月礁作业时,被伪装成渔民,乘坐渔船,用头套包住头部仅露双眼的菲律宾军警抓扣。而在此之前,菲方都是穿着制服、开着军警船抓扣我方渔民。
  菲律宾以小取闹的“游击战”,在非法侵占仁爱礁时就上演过。仁爱礁地处南沙东部战略要冲,被菲方视为拱卫巴拉望省的门户。1999年5月8日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第二天菲方就派一艘破旧坦克登陆舰57号舰驶往仁爱礁,声称“船底漏水,不得已坐滩”,搁浅在仁爱礁西北侧礁坪,并派出士兵轮班进驻,从而形成了菲对此礁的实际控制。今年3月29日,菲方精心策划了另一出闹剧—派士兵乘渔船强行突破中国海警船封锁,向坐滩仁爱礁的废弃军舰提供人员换防和物资补给,还特邀多家西方媒体记者随行以造势及变相求取“保护”。在半月礁抓扣事件发生前,菲空军5月3日还对仁爱礁锈蚀登陆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进行了空投补给。正当中方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仁爱礁的时候,菲方又在仁爱礁东南58海里(约合107公里)的半月礁以化装的民船偷袭中国渔船。
  这一次过招,菲方也许是吸取了2012年4月10日在中沙黄岩岛企图抓扣中国渔民的教训。当时,12艘中国渔船在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被一艘菲军舰干扰,接到渔民求救信号后及时赶来的中国海监船,则把菲军舰堵在潟湖内;3天后中国渔船在海监船护送下离开黄岩岛海域,而菲方舰船自同年6月从黄岩岛撤出后,再也不能进入该区域。这标志着中国南海维权取得重大进展。当年7月,海南省30艘渔船行经三亚、永暑礁、渚碧礁,绕至东距仁爱礁仅14海里的美济礁;我护航军舰“东莞号”甚至在半月礁“搁浅”数日,那里东距菲律宾巴拉望省仅两个多小时航程,惹得菲方一惊一乍。
  但中方远距离力量投送也时常力有未逮。南沙群岛位于南海南部偏东,与西沙、中沙均相距遥远。从中沙黄岩岛到南沙半月礁,直线距离将近400海里,普通军舰要走十多个小时。中国在南沙的行政和军事指挥中心—永暑礁,偏隅南沙西侧,对菲折冲时只能充作战略后方;中方控制的渚碧礁、美济礁,又分别处于中业岛、仁爱礁菲方驻防力量的监视下;真正适宜作为力量中转站的是九章群礁中的第二大礁赤瓜礁,中国可在此修建大型机场和码头,这样不仅能减轻西沙永兴岛的压力,还可明显增加中国在南沙海域的有效活动半径和快速反应能力,也难怪菲方近期会炒作中方在赤瓜礁填海以修建飞机跑道。
南中国海的两场海战启示我们,敢战方能言和,若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同时亦须注意,这两场海战发生时,美国都把中国当作对抗苏联的准盟友,这给中国收复南海岛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大环境。

  当然,与菲方连续不断的“大动作”相比,中方仍是克制的。5月4日,美、菲5000名军人开始在邻近南海的陆海区域举行“肩并肩”大规模演习,演习科目之一为“应对可能的入侵”;6日,菲律宾前参议员拉莫斯·萨哈尼公然鼓吹“应该让美国在仁爱礁和黄岩岛上开设军事基地”。半月礁抓扣行动当天,菲一名军方高官通过日本共同社对外抛出一份所谓的“南海防御计划”。具体内容包括:在南沙北部远离菲本土的中业岛上,立即修复机场、增建码头,部署两艘巡逻船和两架海上侦察机;在相对靠近菲本土的海域,派一艘巡逻船常驻北边的马欢岛,另一艘常驻南面的司令礁;组建陆战旅规模的“卡拉延群岛特遣队”。此外,菲方还考虑在所占岛礁修建卫星通信基站,设置具有指挥与控制能力的雷达监视系统,还打算在全球范围内发起“信息战”,炒作菲方的“主权观”。

越南的“北进”


  菲律宾近来针对南海动作多,越南也频频骚扰。实际上,在1974年前,越共政府在其声明、照会、报刊、地图和教科书中都承认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故按照国际法中“禁止反言”的原则,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并无疑义。可是,越共1975年4月解放西贡时,也占领原西贡政权占据的南沙6岛;5月越南报纸刊登全国地图,即把南沙群岛划入版图,并改名为“长沙群岛”。1976年北越正式统一南越后,随着越苏关系日趋紧密,中越关系逐渐冷淡,越南自食其言,将南沙和西沙群岛列入行政区划图,并于1979年和1982年先后发表白皮书,声称对西沙和南沙群岛拥有全部主权。为了保护其非法占领与非法利益,越南成为在南沙驻军最多的国家:越南约2000人,指挥部设在南威岛;菲律宾约100人,指挥部在中业岛;马来西亚120多人,指挥部在弹丸礁。
  中国恢复行使西沙、南沙主权的战斗,分别在毛泽东和邓小平掌军时期打响。1974年初,中国利用美军撤出南越、南北越激战正酣之机,通过海战收复全部西沙领土。1988年,中越又在赤瓜礁附近海区爆发全过程仅28分钟的“3·14海战”,中国海军大获全胜,且实际控制了永暑礁、华阳礁、东门礁、南薰礁、渚碧礁、赤瓜礁6个南沙岛礁,让中国大陆在南沙群岛首次有了立足点。南中国海的两场海战启示我们,敢战方能言和,若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很难得到。同时亦须注意,这两场海战发生时,美国都把中国当作对抗苏联的准盟友,这给中国收复南海岛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大环境。   遗憾的是,“3·14”海战大胜之后,中方没有趁势追击,针对其他越占岛礁的两栖作战计划安排得过晚,导致想实施时国际大环境已然改变,只能放弃。相反,1988年4月起,越南以救助活动为名,派军舰陆续占领南沙多个岛礁,并在各礁进行军事建设。自1990年代以来,越南在已完成对南沙岛礁军事部署的情况下,转为通过向岛礁移民、进行“国会代表”选举、设立基层政权组织、调整行政建制、对外油气招标等方式“宣示主权”,强化对所占岛礁的“行政管辖”,加速进行民事化开发利用,现在继而进一步地“向北推进”。
  最明显的就是,越南近日指摘中国钻油台在西沙群岛海面作业,演变至对峙、撞击和互射水炮,进而民间暴动反华。5月7日,越南外交部在其新闻发布会上指责中方护卫船主动撞击越方船,致使越方船员受伤。而实际情况是:越南船只蓄意撞向中国船只,并已派出武装船只。中国外交部边海司司长欧阳玉靖5月16日称,仅在一周内,越南便将向钻井平台周围派遣的船只增加了逾一倍,至63艘。自5月2日以来,越南船只在距离越南海岸150海里的这一地区冲撞中国船只超过510艘次!实际上,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距离中国西沙的中建岛仅约17海里,距离越南海岸将近150海里。

  5月26日下午,一艘越南渔船强行冲闯中方981钻井平台警戒区,并在撞击正在附近作业的一艘中方渔船的左后舷后倾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越南对中方的正常作业进行无理非法干扰和破坏是徒劳的。

中国在南海面临四重羁绊


  中国对南海U型线(断续线)内诸岛的历史性所有权不必赘述。就主权宣示而言,国民政府曾于1946年底派舰队巡视西沙、东沙、南沙诸岛,立碑宣示主权,并驻扎其中一些岛屿直到1950年国民党军队撤出。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署到西沙永兴岛,南沙一些岛屿则被法军重新占领。法军1954年退出后,中国台湾方面于1956年再次进驻南沙主岛太平岛,延续至今,构成对越、菲声张南沙主权的极大掣肘。
  正由于二战后绝大多数时间内,西沙和南沙的主岛均由中方控制,越、菲等国才在很长一段时期不敢觊觎中国南海。事实上,河内直到1975年才开始对西沙、南沙群岛提出主权要求,但仍没有对中方断续线表示异议。同样,菲律宾在1970年代以前也没有任何法律文件或领导人讲话提及本国领土范围包括南沙群岛,相反的证据却很多,从1898年《美西巴黎条约》到1951年《菲美共同防御条约》都可找到。马尼拉在南海跳得越高,越证明其心虚。
  应该看到,南海争端“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主因在于,自1970年代初开始,菲、越等南海周边国家受到双重利益的诱惑,一是科学调查发现南海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二是国际社会开始讨论沿海国海洋管辖权应从狭窄的领海扩展到200海里范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草案赋予符合条件的岛屿与大陆同等的权利。这样,中国与周边国家悬而未决的海域划界问题演变成了岛屿争夺。
  还应该看到,新世纪以来,中国南海逐渐被美国、日本、印度等区外大国盯上,南海问题演变成为美日制衡中国、牵制中国崛起的撬杠与支点!当前中国在南海面临着四重羁绊:一是菲、越等南海当事方,独自及日趋明显的反华合作;二是菲、越等南海当事国,联合东盟,试图用规则(如谈判中的“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约束中国;三是日本以建立“正常国家”为诉求,试图打造的“价值观同盟”;四是美国主导的,以重返亚太、再平衡为口号,通过其盟友与伙伴组成的“亚洲版北约”雏形。这四重羁绊的当事国,既相互联系,也各有战略重点,对华政策上也有区别,但在共同牵制中国、争夺南海利益上目标一致。
  中国南海的局面,已从1970年代海洋法公约草案所引发的“蓝色圈地运动”,演变成现在的大国间地缘政治博弈。有观点认为,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正在被菲、越等国利用来扩张海上利益,不断制造事端,以造成侵占中国利益的既成事实。对此,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金一南少将认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不是通过忍让、退让换来的,而是通过主观的努力、主动的捍卫保卫得到的。如果把维护主权和“战略机遇期”对立起来,那么就会丧失掉这个机遇期。在新一轮大国地缘政治博弈中,如何掌握主动、顺势而为,对中国将是一个重大的考验。
其他文献
1994年,从无锡这个才俊辈出的地方,19岁的顾建伟考上了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彼时,这个苏南少年踌躇满志,胸中涌动着兼济天下的情怀。  21年后的2015年2月,刚满了40岁的江苏省无锡市北塘区副区长、区政府党组成员顾建伟向组织提交了辞职信。  他选择了“下海”, 成了无锡几家创业“孵化器”的负责人,专注于对物联网、电子商务等领域创业者的扶持。  2015年11月的一个周末,《南风窗》记者来到了
主体性是当代中国思想稀缺的品质,构建中国的主体性亦是当务之急。北大设立燕京学堂,开设中国学,并将这一举动和主体性问题联系起来,恰好提供了一个反思和讨论的契机:什么是真正的主体性,以及如何在普遍联系着的世界上构建主体性。全球化条件下的主体性  主体性,或者说主体意识,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对自我的认知,和对他者的认知。  这两方面的认知不是孤立着的,因为自我与他者并不是互相孤立的存在,而是处在不断的交往
2014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  甲午新年刚过,两岸政界互动就热闹了起来。先是2月11日下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负责人王郁琦会面,就推进两岸关系等问题广泛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积极共识。接着在2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时,肯定
1月30日,联想集团证实将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完成收购之后,摩托罗拉移动的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商标,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归入联想移动业务集团。  目前,联想集团已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根据IDC全球智能终端市场数据报告,三星公司目前以23.6%的出货量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苹果公司以16.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联想集团市场份额约为6.7%,而收购之后
公共预算并不单纯是一个技术性问题。掌控钱袋子的权力,是所有权力当中最大的一项。公开辩论、讨论政府的收支计划,使得公共政策更能体现公共利益,这是政府生命的源泉,它是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的问题。  “部长先生……你在政府里非常重要……但与预算局长相比,你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我没有说错。他是这个城市的主宰……我能强烈地感觉到预算局的存在。”在总统预算办公室的前身“预算局时代”,美国国会众议员Flood以
总的来说,各种要素的供给和制度的供给,都应该成为一个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在供给端入手推动新一轮制度变革创新,有效缓解中国经济“滞胀”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式的、“塔西佗陷阱”式的风险。  各种要素的供给和制度的供给,都应该成为一个体系,只有如此,才能在供给端入手推动新一轮制度变革创新,有效缓解中国经济“滞胀”式的、“中等收入陷阱”式的、“塔西佗陷阱”式的风险。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冲击和中国进入全面
数月前刚参拜过靖国神社、大选前曾表示“后悔”自己上个首相任期内没能参拜的安倍晋三,如今却对自己在新任期内是否参拜支吾其词,仅表示明年春季将不例行参拜。看来,安倍是把参拜当作一张牌捏在手心,以在中日关系不可通融时甩出,从而转移视线,转嫁民怨。靖国神社作为祭祀场所,何以有如此魔力?  很多人说是供奉了14名甲级战犯的缘故。不错,除了这14人,还有2000多乙、丙级战犯也在“灵玺簿”上面。但“供奉”一词
2013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由习近平任组长。到了1月22日,该领导小组举行了第一次会议,李克强、刘云山、张高丽首次以副组长身份亮相。  据报道,目前31省份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名单全部出炉,各省的领导小组组长多由党委一把手领衔,副组长则由本省省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等人员担任。但是,只有少数省份公布了改革办公室的主任人选,其多由省委秘书长、省委副
2015年新加坡大选,人民行动党取得高达70%的选民支持率,李显龙总理组织了一个甚有新加坡特色的内阁,其结构有点像武侠小说中江湖古老帮派的管理层。  简而言之,人民行动党的内阁设置有4层权力级别。最高层的教主位置由李显龙本人高居,其背后是永远的精神领袖、已经驾鹤西去的李光耀。教主下有3位长老,地位仅次于教主,每个人总摄一面本教最重要的事物,官方名称为统筹部长,分别是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
国际著名人力资源信息服务及顾问机构ECA International在2012年发布的宜居城市调查报告中称,新加坡对亚洲移民来说是最佳居住地。报告调查了全球400多个城市,从气候、医疗服务、住房与基础设施、社交、休闲、个人安全、政治安定性和空气质量等角度评价其宜居性。新加坡在排行榜上高居第一,属于入选前十名的两个亚洲城市之一(另一城市为日本神户)。中国香港排名第11,上海排名第83。有趣的是,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