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定位: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目标研究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binw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目标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和价值取向,是确保评价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反思现实,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目标存在“标准混乱”淡化“分配正义”、科研“GDP”替代“思想创新”、“科研行政化”替换“学术共同体”和科研评价“国际化”凌驾“本土化”等四个方面的困境;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要破解其评价目标困境,真正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实现由内至外三种境界的评价目标,即道德升华,讲求心灵净化;社会责任,追求质量创新;文明传承,立足人类发展.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18)17-2373-04  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18.17.16  摘 要 目的:建立甘遂半夏汤的指纹图谱,为完善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法建立13批甘遂半夏汤的指纹图谱,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环境设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一是价值观念偏离;二是人文知识贫乏;三是学习兴趣低落;四是审美情趣低俗;五是心理健康失调;六是创新精神缺乏;七是人际关系
研究在线视觉检测玻璃瓶气泡和结石的分类方法.根据检测系统具体的应用环境,实现了线性预分类器和BP神经网络分类器,并通过提取合理的样本特征,参数调整,整体优化了玻璃瓶气
随着服务型政府、民主政治理念的不断推进,行政法领域在不断地探索新型模式来弱化行政权的强制性,而行政奖励作为一种缓和的、非强制的具体行政行为,被越来越多学者拟为研究对象
老城区海绵城市建设应基于问题导向,从全流域系统的角度,统筹源头-过程-系统的项目体系。为推进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落地,优化具体项目设计,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实施效果,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