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玻璃体切除术对白内障患者晶状体悬韧带及前房深度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白内障86例(86眼)的临床资料,分为有无玻璃体切除手术史两组:手术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眼科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全景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晶状体悬韧带。
结果手术组平均睫状突到晶状体赤道部的距离和前房深度分别为(1.08±0.22)mm和(3.22±0.37)mm,而对照组分别为(0.77±0.22)mm和(3.50±0.41)mm,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40, -3.876, P=0.000,0.000)。不同眼轴长度患者的睫状突到晶状体赤道部的平均距离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眼轴长度≥29 mm的患者中,其前房深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1,P=0.000),而眼轴长度<29 mm者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3,-1.345, P=0.328,0.182)。
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可增加白内障患者睫状突到晶体赤道部的距离,降低前房深度,且与眼轴长度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