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异性抗体介导的血液恶性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输血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k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的免疫治疗研究近年来进展显著,通过将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桥接、重定向并激活免疫效应细胞杀伤癌细胞,实现了令人瞩目的疗效。自2014年抗-CD19及抗-CD3的双抗blinatumomab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以来,重定向免疫效应细胞的双抗在血液恶性肿瘤的临床前和临床中的研究越来越活跃。本综述针对最常见的淋巴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和白血病3大血液恶性肿瘤,总结了B淋巴细胞、浆细胞和髓细胞不同的癌细胞抗原靶点双抗的科研和临床应用的进展。为了更好地使临床受益及降低毒副反应,寻找特异性更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1985—2014年中国7~18岁汉族学生身高发育地区不平等性。方法选取1985—2014年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30个省市(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和西藏)基本信息及身高数据完整的7~18岁汉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极端值及不合逻辑个案,共纳入1 495 182名学生。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收集各省份在调查年度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分析平
目的 探讨影响骨髓衰竭性疾病(BMFD)患者红细胞输注疗效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20年5月收治入本院的81名BMFD患者的红细胞输注情况,运用血红蛋白(Hb)作为量化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在提高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项目组运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现有流程能力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控制计划,持续改进。收集本院2019年1~11月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临床红细胞输注病例,1~3月病例为项目改进前现状分析,4~8月病例用于及时跟踪项目改进效果,9~11月病例用于跟踪项目改进后效果。分析比较改进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红细胞输注有效率及流程能力。结果改进后全院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红细胞输注有率从76.
目的了解国产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IVIG)中凝血因子Ⅺ(FⅪ)的活性水平,为提高我国IVIG制品的安全性及开展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显色底物法、凝固法,分析国内23个厂家(品牌)共71批次(其中半数为近效期)的IVIG送检制品的活化凝血因子Ⅺ(FⅪa)、FⅪ和非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NAPTT)。结果 FⅪa活性(mIU/mL):15个厂家(品牌)的32批次IVIG为<0.1或定量限(0.02),12个厂家24批次IVIG为0.1~1(0.39±0.20),余下6个厂家15批次IVIG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