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车路协同的概念与机理

来源 :公路交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b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路协同是20世纪末伴随智能交通系统(ITS)发展而提出的,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 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而逐渐成为行业热点.首先,本研究从协调解决车与路矛盾的角度,简要回顾了车路协同思想和内涵的演进发展历程,并列举介绍了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ETC)、 智能公路磁诱导技术等广义车路协同技术案例.然后,本研究针对当前行业关注的面向交通安全和车辆控制功能需求,提出了基于车路直连通信技术的智能车路协同概念,以及包括车载系统、 路侧系统及云控中心等组成部分的智能车路协同系统架构.最后,本研究从功能协同、运行协同、 体制协同等3个层面阐述了智能车路协同的工作机理,其中,针对系统设计阶段的功能协同问题,主要论述了路侧功能与车载功能的技术比较优势,以及软硬件成本分摊原则,并提出了将车载和路侧功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冗余设计的观点;针对系统运行阶段的资源协同问题,初步建立了以计算和通信资源为对象、 以系统时延和能耗开销最小为目标的车载和路侧系统间资源优化分配方法;在体制协同层面,主要从体制机制的角度阐述了涵盖标准、 政策、 法规等的路车一体设计、 协同部署的原则.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全新历史课程标准的推行,“活动探究”作为一泓新水注入了历史课堂。在历史教学中,对于活动探究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实施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活动探究” 意义 实施要求    一  “活动探究”即通过对课堂重点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以实现历史学科的育人目的,与以往单一讲授教学模式截然不同。  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
由于老挝政府推出了旨在实现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新经济体制,并且加入了东盟组织和大西洋自由贸易区,并即将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因此,老挝对于国内外投资者来说越来越具有吸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不再仅仅局限于衣食住行的满足。换言之,广大人民群众需要通过相关的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就业的巨大潜力必将引起劳动者的大量流入。关注劳动者流入旅游业的现象,对地方劳动者转移和扩大旅游就业意义重大,而目前我国对旅游从业者流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