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职院校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改革,中职院校学生的不断增多,加上教学设备的改进,中职类院校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改革。本文将探讨中职类院校数控专业在教学方面的改革。
关键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
数控技术目前已经在加工制造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是实现制造业的自动集成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技术。随着数控技术的广泛运用,制造业相应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对此,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数控专业,以培养更多的数控人才来满足社会制造业的需求。
一、中职类院校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数控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差异
数控专业近几年是中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其主要原因是该专业学生易就业,可以满足大量的岗位需求。但是,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该专业学生学习到的技能、知识与岗位需求存在差异,缺乏实践性;很多中职院校的实训条件不够,设备欠缺;课程侧重书面知识,忽略实践性,且知识内容陈旧,与企业的日常生产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异。
2.缺乏实训教学设备
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参加大量的实训,以确保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迅速胜任企业工作。尽管数控专业的学生在不断增长,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建设数控实训基地,但是与企业实际生产之间还是存在差异。而且数控设备价格相对较高,学校配置的设备有限,导致每个学生在实训课程上训练机会少,影响了实训的效果。此外,由于设备不断优化,而学校的教学设备往往更新速度较慢,导致学生实训设备与当下企业使用设备并不统一,实训效果与目的并没有达到。
3.数控专业的老师综合素质不高
数控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多,但是老师团队却相對较为薄弱,缺乏足够的专业老师,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中职类数控专业的老师,由于自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往往在实训教学上效果不佳。近几年来,中职类院校会从企业中选择优秀工作者来担任专业老师,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教学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二、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1.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意识
学校应该意识到企业需求的是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与时俱进,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当下的数控行业发展状况,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创新性,以便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此外,老师应该抓住数控专业的教学重点,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实训练习,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2.加大数控设备的投资,构建实训基地
以往的数控专业实训内容主要是对传统金属加工的实训,而先进的实训设备较为缺乏。因此,学校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大先进设备的投资力度,构建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实训教学都是以数控系统的操作与功能为核心的,在配备数控设备时,较为重要的是数控系统的选择,所以,数控系统需要满足功能上的齐全。此外,还应该配备对应的数控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减少教学运行的成本。
3.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现下有很多中职院校都在实施校企合作计划,通过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通过企业来分配毕业生是最终校企之间达到双赢的最终目的。以往的学生只在学校完成课程,缺乏实践,导致工作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学校应该与合作企业商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了解企业运作,并在企业实践中锻炼技能,学习实际岗位中专业技术的运用,最终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4.不断提高数控专业的师资力量
老师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其综合素质对于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数控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应该注重培养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较多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本校的专业老师进行数控操作的实践训练,提高老师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能力;其二,就是从企业聘用优秀的专业技术员作为兼职老师,但是要培养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以确保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中职类院校应该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强化师资力量,以确保数控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岗位需要。
参考文献:
[1]谭大喜,谭 倩.以就业为导向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0(3).
[2]王海燕.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8).
关键词: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
数控技术目前已经在加工制造业上得到广泛应用,是实现制造业的自动集成化生产的重要基础技术。随着数控技术的广泛运用,制造业相应岗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转变,对此,很多中职院校开设了数控专业,以培养更多的数控人才来满足社会制造业的需求。
一、中职类院校数控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数控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差异
数控专业近几年是中职院校的热门专业,其主要原因是该专业学生易就业,可以满足大量的岗位需求。但是,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该专业学生学习到的技能、知识与岗位需求存在差异,缺乏实践性;很多中职院校的实训条件不够,设备欠缺;课程侧重书面知识,忽略实践性,且知识内容陈旧,与企业的日常生产实际需求存在很大差异。
2.缺乏实训教学设备
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同时,应该参加大量的实训,以确保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能迅速胜任企业工作。尽管数控专业的学生在不断增长,有不少学校已经开始建设数控实训基地,但是与企业实际生产之间还是存在差异。而且数控设备价格相对较高,学校配置的设备有限,导致每个学生在实训课程上训练机会少,影响了实训的效果。此外,由于设备不断优化,而学校的教学设备往往更新速度较慢,导致学生实训设备与当下企业使用设备并不统一,实训效果与目的并没有达到。
3.数控专业的老师综合素质不高
数控专业的学生数量较多,但是老师团队却相對较为薄弱,缺乏足够的专业老师,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中职类数控专业的老师,由于自身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往往在实训教学上效果不佳。近几年来,中职类院校会从企业中选择优秀工作者来担任专业老师,但是由于他们自身教学水平有限,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快速、准确地传达给学生。
二、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1.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提高实践教学意识
学校应该意识到企业需求的是动手能力较强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教学注重与时俱进,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联系当下的数控行业发展状况,确保学生掌握的知识的创新性,以便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此外,老师应该抓住数控专业的教学重点,在进行相关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安排学生进行实训练习,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2.加大数控设备的投资,构建实训基地
以往的数控专业实训内容主要是对传统金属加工的实训,而先进的实训设备较为缺乏。因此,学校应该在此基础上加大先进设备的投资力度,构建设备齐全的实训基地。实训教学都是以数控系统的操作与功能为核心的,在配备数控设备时,较为重要的是数控系统的选择,所以,数控系统需要满足功能上的齐全。此外,还应该配备对应的数控仿真软件,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减少教学运行的成本。
3.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现下有很多中职院校都在实施校企合作计划,通过学校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通过企业来分配毕业生是最终校企之间达到双赢的最终目的。以往的学生只在学校完成课程,缺乏实践,导致工作需要很长的适应期。学校应该与合作企业商定,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了解企业运作,并在企业实践中锻炼技能,学习实际岗位中专业技术的运用,最终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4.不断提高数控专业的师资力量
老师作为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其综合素质对于教学效果影响较大。数控专业作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校应该注重培养老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较多的方法有两种。其一,本校的专业老师进行数控操作的实践训练,提高老师的理论与实践综合教学能力;其二,就是从企业聘用优秀的专业技术员作为兼职老师,但是要培养技术人员的教学能力,以确保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中职类院校应该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强化师资力量,以确保数控专业人才能够满足岗位需要。
参考文献:
[1]谭大喜,谭 倩.以就业为导向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职业,2010(3).
[2]王海燕.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浅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