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人文素质教育,促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ho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人文学养,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人文素质;多种能力;各项工作;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一、人文素质与和谐校园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对高职院校而言,就是要建设和谐共融、团结奋进的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促进高职院校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源泉,由学生个体的人文素养而形成的校园人文精神,是学校的精神之魂,是校园文化中的精髓,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精神推动力,人文精神一旦形成,就会不断地浸透到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并以其特有的导向、凝聚、激励等功能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校园的人文精神还可以促进教职工之间的和谐、学生之间的和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从而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激发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整个校园处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积极向上的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因此,由价值观、理想追求、精神风貌、道德情感等构成的人文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校园文化建设所要营造的高一层次的目标。
   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和谐发展
  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多种能力的人才,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文素质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加上在这些人文知识的影响和熏陶下产生的各种能力和由此形成的做人的品格,它对一个人的提高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与科学知识、职业技能等教育相对应的人文科学知识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增长人的人文科学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的转化再造人的人文精神,使得学生得到丰富、健康、和谐、完美的发展。人文素质教育是近些年来各高职院校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提高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素质的重要性。
  在职业院校,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专业教育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而人文素质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一个人如果只有高技能,没有人文素质,充其量是个人手,而不是人才,仅求得生存尚可,但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高职院校既要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转岗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处理各种社会关系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较为丰厚的人文素养可以使学生养成高品位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而高品位的人格和优良的品质又能使学生忠于职守,积极进取,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促使了学生多种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学校,他们能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尊重师长、热爱学习、关心他人,积极向上,是品学兼优的学习者;在未来的工作中,能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踏实肯干、开拓创新,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职业人。在面临人生道路选择的时候,他们不仅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优良的品性,还有过硬技术应用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良好的创业、敬业、团队合作精神等多种能力,這些能力都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和谐发展
  1. 人文素质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之间的和谐发展
  德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而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一样,都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解并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德育是在准则和规范中使人获得自觉的道德意识;人文素质教育在给学生传授人文科学知识的同时,着重再造其人文精神,即把本民族积累的精神财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洞察社会、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明确自己对社会、对他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气质、人格修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质教育是在熏陶、感染中对人的精神的激励、净化、升华作用,它对人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和情操。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具有独特的作用和重要的意义。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具有同样的作用,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人文素质教育。
  2.人文素质教育与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之间的和谐发展
  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离不开校园各项管理工作的和谐发展。很多职业院校在办学之初,办学的思路非常简单,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紧跟市场设置专业,走的是“短、平、快”式的办学模式。在教学上只注重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教学,看淡甚至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认为开设人文学科会占去学生专业学习和技能培训的时间,甚至片面地认为人文知识对职业院校的学生没有什么用处,有的学校将人文学科几乎是一砍而光,只剩下了上级文件规定必开的思想政治课。这种办学模式直接导致了学生人文素质的不足和综合能力的低下。人文素养之于其他课程就好比基石之于大厦一样,基石牢固了,大厦才能稳固。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底蕴足了,才能有更多的知识积淀,也才能激起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素质普遍的缺乏,这是因为,首先,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收入层次和教育层次比较低的家庭,特别是农民家庭子女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他们从小就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学习成绩较差,而且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远远低于家庭教育环境较好的学生。其次,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平平,大部分是因为没能考上普通高等院校才来到职业学校学习的,他们来学校的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一门专业技能,以便在社会上寻求一席生存之地。他们只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对人文学科产生了极度轻视的心理,这直接地导致了学生人文素质的低下。由人文素质缺失而造成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不健康,使得校园内迟到、旷课、打架、斗殴、偷窃等违法乱纪和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有利于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有序而和谐地发展。
  3. 人文素质教育与学校招生和就业工作的和谐发展
  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关系到校园的和谐,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招生和就业工作的和谐发展,同样是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文素质的欠缺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影响了他们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到了他们的成功就业。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既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校园的和谐稳定。各职业院校在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中发现:毕业生很难寻求到生产条件较好的高薪岗位的一个原因之一是受到了自身人文素质的局限,即便是学校在毕业时为他们铺就了就业之路,但由于自身人文素质的缺乏,一旦遇到行业或企业不景气,他们很难进行转岗和再就业,只好去从事一些耗费劳动力时间较长的简单劳动或从事其他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部分学生直接面临着一毕业就失业的危险。2007年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面临企业被迫停产或倒闭的局面,那些平时技能较强又有良好人文素养的学生,很容易转换自身的角色,能在社会上迅速转岗并在最短的时间里胜任新的工作岗位,而那些实践能力较强但人文素养缺乏的学生,即使能够再次就业,但也很难适应新的工作岗位。从近些年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反馈意见来看,毕业生文化素质欠缺是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育人工作存在不足的普遍反映,并向学校提出要加强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的要求。近几年来,我院加强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不仅重视课堂教学,开设了大学语文、文学欣赏、礼貌礼仪、公共关系、论语、摄影绘画、儿童文学等课程,还把人文素养教育延伸到课外,充分利用校园的橱窗、板报、广播电视、校报院刊等宣传设施,在校园的环境建设上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和文化品位,为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优良的育人环境。人文素质的提高,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大大提高,为他们成功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在社会上很受欢迎,巴州不少优秀的企业与我院签订了教育订单,甚至还出现了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由于学生的就业前景良好,又促进了学校的招生工作,学校的生源逐年递增,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
  由此看来,人文素质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双刃剑,缺一不可。学生个体的人文素质丰厚了,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从而使学校的各项工作处在良性循环和协调发展之中,并促进了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荣.浅谈幼儿教师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7).
  [2]林海龙.以人文素质教育为路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高教探索,2009(25).
  
  本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规划项目“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课题研究成果,项目编号是:HXDY-2008-022。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加强技校学生就业前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培养具有高尚职业道德情操和熟练专业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是实现毕业生顺利就业和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
1案件简介某年6月4日18时许,村民刘某(男,48岁)被发现在本村的西侧150m处自家的水田地里死亡,尸体在水田地里呈俯卧位。据发现的村民和家人反映,死者生前在地里劳动,有同村人看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提出的京尼平方法可以用来显现渗透性纸张上的汗潜手印,如果其溶液稳定性得不到保证,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推广应用.本文针对京尼平显现手
目的介绍1种新型PolyCyano UV粉末显现非渗透性光滑客体表面潜手印的新技术。方法选取多种常见客体,由志愿者在客体上捺印指印,将PolyCyano UV粉末加热至230℃使其升华,待该
想象,作为人在大脑记忆表象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创造力的翅膀,也是沟通学生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桥梁。文章主要就想象在阅读教学中的合理运用进行探讨。 Imagi
某年7月31日14时许,某路段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车辆号牌鄂FEH×××红色宗申牌125型两轮摩托车(简称摩托车)驾驶人肖某受伤,经群众指认车辆号牌鄂F1Z××白色江
1案件简介某年3月2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移交过来一起黑网吧案件,现场缴获了31台电脑主机和一台服务器,服务器上储存了大量的淫秽录像,并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但是难以确认具体传
学校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摆正学校体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课教学对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小学作文质量一直不高,因此提高作文质量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为了提高作文质量,师生都付出了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对此,我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注意平时积累,提高阅读能力,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注重作文评价等途径。  关键词:提高;小学;作文质量;途径    一、小学作文质量不高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怕教,学生怕写 
摘 要:中职学校化学教学在传授学生化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很多化学物品的毒性、易燃易爆比较危险等特殊性的存在,如果想要成功地完成化学教学任务,需要化学教师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使教学适合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关键词:中职学校;化学;教学改革;    一、中职学校化学教学的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及就业发展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