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锋:在AI浪潮中找乐儿

来源 :法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底,《法人》记者走进了郑卫锋的办公室。他正在一个白色小平台前聚精会神地摆弄着什么,嘴里招呼着来人,眼睛和双手却始终没有离开这个新近的“小发明”。几分钟后,他终于抬起头长舒一口气,快步走过来。现实中的他要比网络上的官方照片显得年轻、生动、具有活力。
  郑卫锋身着白色T恤,坐在一张白色的桌子旁,手握一个线条极其简洁的白色水杯。他的背后是一面白墙,画着四个形似动物的白描机器人,它们是郑卫锋公司PowerVision(臻迪)的四大主要产品:空中无人机“黄金眼”、电动冲浪板WaveShark、水面机器人“小海豚”和水下机器人“小海鳐”。
  随即,他转身用黑笔在白墙上写了6个字——纳至繁于至简,以此来概括他的个人风格和产品风格。原来,这面墙是特殊材料,可以当成白板随意涂画和抹擦。郑卫锋说,“我希望10年后墙面可以铺满柔性显示屏。”
  在这里,所见之物仿佛都自成一体,洁白、简洁、流畅,科技感与美感十足。
  为了“小巨蛋”,烧掉400辆法拉利的钱
  郑卫锋是PowerVision公司的创始人,但员工们都说他更像是一位产品经理,因为所有的产品创意都源自于他的“灵光一现”。
  谈到人生最满意的作品,他走到另一面白墙下,指着上面挂着的展示框兴奋地说,“PowerEgg小巨蛋无人机,这是我人生的第一个消费级作品。”小巨蛋外观看起来像一个洁白的恐龙蛋,被拆解后其内部构造在展示框中铺陈开来,有螺旋桨、电机、芯片、主板等复杂的组件。“我们想要传递的理念是,再复杂的东西,当你交到用户手里时,一定是一个极简的艺术品。”
  小巨蛋已更迭到第三代,能够在雨天和水面起飞巡航,而其他无人机在雨天飞行会直接炸机。PowerVision拥有其防水模式的独家专利。望着展示框,郑卫锋的眉宇间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人生第一颗“蛋”的欣赏。“它是PowerVision机器人产品创意的基石,它是一个艺术品。”他不断强调。
  一颗小巨蛋,投射了郑卫锋创业的困惑与激情。该项目2014年启动,光研发就耗费了两亿元人民币,相当于400辆法拉利的钱,当时他承受着巨大的压力。“2017年,产品马上要面世了,到了最后的总集成阶段,下属却告诉我产品bug达到了600多个,把我狠狠吓了一跳,要求技术人员马上解决问题。但一周后,bug多达800多个,我差点崩溃,已经对自己和公司产生了怀疑,我和PowerVision是不是不具备研发基因?”最后,bug数量一路飙升到了1000多才逐渐收敛下降。
  这个过程让他每次回想起来都惊心动魄,但“山丘”一旦被越过,鄭卫锋便开始大胆起来,“横跨20多个专业领域的小巨蛋我都做出来了,之后无论是进入哪个品类我都不害怕了,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从“铁鸟”到飞行机器人
  2017年,在中欧商学院与TED合力举办的TEDxCEIBS主题演讲中,郑卫锋受邀演讲,回答了他与人合作过程中被问得最多的问题——为什么要做无人机。他记得当时讲了一个故事《从铁鸟到飞行机器人》。
  其实,PowerVision早在2009年就已成立,当时的方向是做VR,即计算机视觉。2012年,朋友建议郑卫锋设计一只“铁鸟”,帮助他们公司进行工程自动巡检,当时郑卫锋觉得“铁鸟”一说简直是无稽之谈。不久后机缘巧合,他在美国参加展会时,一个挂着相机的多旋翼无人机让他眼前一亮。他顿时灵机一动:这不就是“铁鸟”吗?
  彼时,放眼中国国内,还没有人敢做无人机,人工智能相应的技术没有发展起来,招聘飞控导航领域的研发人员犹如大海捞针。“我觉得这个品类一定会改变世界,于是就开始在全球寻找,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以及各大实验室考察,打算与国外企业合作,再将产品本地化。”当时郑卫锋深怀执念,“你想寻找的解决方案,在地球的某个角落一定有人在做。”
  2013年,他终于寻找到澳大利亚西澳州的一个研发团队,这是PowerVision的第一支海外研发团队。然而在这件事上,郑卫锋也承认,因为外国团队的拖沓自己交了不少学费。几年后,中国的研发速度突飞猛进,技术产业链发生了巨大变化,行业与人才积淀到位,如今研发团队启用的几乎都是中国工程师。


  由最早做VR转型到做行业应用的无人机,再到2014年由to B转到了to C,进军消费级市场并将其全球化,郑卫锋自我解嘲:“最后没想到,to C竟然是个‘大坑’。即使前期的产品研发做到万无一失,用户也不一定会买单。产品要迭代到使用户特别满意,甚至要越过一定的拐点才会迎来爆发式的销售增长。”他脸部闪过一次疑惑,“这个拐点究竟又会何时来到呢?”
  曾有朋友问他是否在美国长大,当听到否定的答案时朋友惊呆了,问他为什么敢挑战消费级产品的机器人,并称赞他实在太勇敢了。郑卫锋有些自豪,也掺杂有另外一种复杂的情绪,“也许无知者无畏吧,提前知道真相的人还真不敢去尝试”。
  “省劲不一定省事”
  从一开始,PowerVision就走上了一条快乐伴随着痛苦的创新之路。“发明一个个炫酷的智能机器人,技术壁垒极高。”郑卫锋说,“我们在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积累,是靠一张张图纸、一个个元器件、一颗颗螺丝钉、一堆堆电子料、一行行代码垒起来的,这不是随便一个公司砸下几十亿元就能立马做到的。很多人问我核心技术是什么,我说没有核心技术,因为我们的机器人是跨界整合的产品,所有地方都是核心技术。”
  郑卫锋十分憎恨抄袭。“太多的人想速成。谁都愿意做省劲的事,但反过来看,省劲的事最后不一定省事。”他不赞同一些企业家标榜自己“敢为天下后”,也不欣赏一些商家定位说要做中国的Costco,或是做中国的无印良品,“我们不能总是去复制、去模仿,应该鼓励创新,鼓励去冒险,这样人类的前进步伐才不会被阻挡。”但他又长叹一口气,“尽管冒险约等于失败。”   为了向记者证明团队的创新基因,郑卫锋拿出手机播放了一段视频:一个人脚踩冲浪板在平静的湖面急速滑行,乐趣盎然,而此人使用的工具正是PowerVision今年上市的新品电动冲浪板WaveShark。“以前冲浪对天气条件和场地都有严苛要求,水温、阳光、风速、浪的高度等都会直接影响冲浪体验。現在有了这个配备泵喷式推进器的新型冲浪工具,浪就在手里,即使身处平静的湖面和河面,无风也能起浪。”对WaveShark的亲身体验让设计者郑卫锋本人十分上瘾,但在项目研发的起始阶段,一个电动冲浪板的成本高达七八万元一台,“成本高得让我差点将其停掉,但我觉得成本一定会降下来,只是时间和数量问题。”他预感这个产品能迎来爆发式增长,“一旦拥有了革新的工具,一个崭新的运动就能崛起。”
  说罢,他又拿起一个小型机器人随动S1,宠溺地称它为“手机智能魔盒”。“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三轴机械防抖云台。”郑卫锋面对摄像头摆出各种既定手势,随动S1随之开启了自拍、跟拍、录像跟随模式,“普通的云台,用户是不会让它进兜的,但这个小魔盒既是手机支架、又有磁吸功能,既是充电宝,又是AI摄像设备,它应该会成为用户随身携带的高频手机伴侣。”同时,他又陷入了沉静的思考,“目前它还处于小众市场,但我们想让它出圈,首先需要取个形象生动的名字。”他强调,“不能再叫‘云台’,因为它已经不仅仅是个云台了。”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郑卫锋指着一进公司门就能看见的一堵巨大的专利墙,上面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各项专利证书。“我们不是为了专利而专利,是为了活着。当你的产品失去了创新和差异化之后,你的品牌就是无本之木了。”
  “企业的创始人就是挖渠人”
  随动S1上市以后,YouTube头部博主Unbox Therapy对其进行了评测。郑卫锋眼里神采闪动,“当我刷着下面一条条‘Amazing’的赞扬评论时,是我创业多年来最开心的时刻。毕竟两年前,它只是一个初步想法,今天却被我握在手里,而这个星球因为拥有了这么一个小玩意平添了无穷的乐趣。”想了想,他又笑着补充:“我是它的设计者,是它的缔造者。如果未来有一天,我看到满大街的人都在使用它时,这比给我好多辆法拉利都开心。”
  刷产品评论能给他带来无穷的快乐,而2019年水面机器人PowerDolphin小海豚由3000人盲评获得“爱迪生发明金奖”一事,也让他受宠若惊。该奖被誉为工业设计领域的奥斯卡奖,郑卫锋领奖时感慨,“当今的设计大奖针对的不只是外观本身,还有它背后的研发、结构、机构等一系列的组合体。这是中国人首次得奖,特别自豪。”
  作为企业创始人,郑卫锋是快乐的,也是痛苦的。“很多想法很好,但是成本特别高,不得不取消;或者增加了一个设计点,最后产品延迟了两个月才上市;或者把一眼认定的人才挖过来,最后却感觉不甚满意;或者当时我们实现了水下智能拍摄,最后却发现大部分河水都是浑浊的,时常面临着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他坦言,“这种事太多了,每天都在发生。如果坚持到最后证明你是正确的你会很开心,但一旦证明你错了,你又会陷入无尽的痛苦。甚至不夸张地说,我每周只有几个小时是真正开心的。”
  11年的创业经历让郑卫锋感觉,一位企业的创始人就是挖渠人,永远在疏堵,“把渠挖大,让水流越来越宽,最后变成一条大河,企业才有可能生生不息”。
  接受完采访已经晚上7点半,郑卫锋稍显疲惫,但他看了看表,强打精神,立刻又钻进了旁边的一间会议室。助理解释说:“郑总还要召开一个设计相关的会议。”
  五六年前,媒体总把PowerVision定位为无人机公司。在郑卫锋看来,传统的无人机本质上还是遥控飞机,需要飞手进行操控,对飞手的训练水平、经验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自己的整个团队目前所研发的飞行机器人,能自主起飞、降落、执行任务及充电,将真正实现智能化自主飞行,为更多场景的应用和普及提供了可能性。
  如今,相信几乎没人再称PowerVision为无人机公司了,因为这个团队和其创始人在变幻莫测的AI浪潮中始终无畏无惧,他们的创新基因在不断促使他们走出舒适区,他们的想法在不断更新,产品在不断迭代,他们还渴望着设计的机器人能改变世界。
其他文献
“早上记得带五年级英语备课本,单位查。”在我家大门上的提示牌写着这样一句话,这是我的妻子提醒她自己每天上班前要检查的重要物品。没错,我的妻子是一名小学英语老师,在家我们都称她为“梁老师”。  家校同人不同样  经常有人在得知我爱人是一位老师之后,一脸羡慕的表情看着我说:“韵石,你有福了。你爱人每年都有寒暑假,可以照顾家。上班也不累,还可以每天按时回家给你做饭,晚上辅导孩子学习。怪不得你整天笑嘻嘻的
“我的下一份工作很可能就不在教育行业了。”8月31日,在巨人学校工作了两年半的李欣对《法人》记者说,遭遇行业滑坡后,她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下一份工作在哪里”。  “双减”政策落地后,多家校外培训机构停业,K12阶段的校外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业者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有人坚守,有人“休假”  秋季开学日前一天,27年老牌教育机构“巨人”宣告退场。8月31日,记者在北京巨人学校中关村校区看到,办公区已人去
近几年,体育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趋势。AI技术的不断渗透,不仅助力运动成绩突破瓶颈,还与高科技达成奇妙的融合。近日,《法人》记者就AI如何赋能体育行业,以及又将面临哪些挑战等话题展开深入调研采访。  AI助力运动员日常训练  在刚结束不久的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中国选手孙颖莎和日本选手伊藤美诚在半决赛相遇。比赛紧张进行的同时,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平台正在监视着这场比赛。伊藤美诚的每一次发
在我的求学生涯中,受到过许多老师的教导,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学语文老师刘润,同时她也是我小学的第一个班主任。有些“洁癖”的刘老师不仅传授给了我知识,更传授给了我刚直不阿、一丝不苟的悠悠古风。  在我的记忆深处,留存很多关于刘老师的镜头,其中也有作为学生的我们,各自似曾相识的场景。  详批试卷,帮我顺利升级  1996年,我上小学一年级,就此与刘老师结缘。  刘老师个子不高,一头短发十分利落。她有点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数字化转型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个人信息的处理已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新的驱动力。与此同时,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已经成为衡量一国法治文明和法治水平的重要指针。  “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多个层面设计和建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框架,反映了立法者吸收接轨国际立法、探索开创中国路径的制度努力,特别是在制度安排上呈现出多个特色。”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