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合璧二宜楼

来源 :今日中国·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y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安县的丘陵山地间,分布着60多座土楼。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大地土楼群,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
  
  土楼中的第一个“国宝”
  
  华安的二宜楼,被称为“土楼之王”,用了40万片瓦建成。没有其他土楼的“老相”,这座200多年的新式土楼中西合璧,显得十分“洋派”。
  “二宜”两字,源出《诗经》,寓“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宜武”之意。
  二宜楼是福建土楼中最早摘取“国宝”桂冠的土楼。如果说,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土楼是地道的“土”楼,那么,华安200多岁的二宜楼则有很多西方元素,是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
  目前,二宜楼还保存着900多处壁画彩绘。天花板上,糊的报纸是1931年的《纽约时报》(据说,这种报纸目前只有纽约国家图书馆才能找到),门楣上画着酷似印度女神的半裸像,甚至还能看到描摹得十分精确的罗马表。在二宜楼的门楣上,分别画着15个时钟,时间各不相同,代表着世界各地的时间差,可见户主的世界视野,“海归”身份。
  门楣上标示的“风松号”等名称,则显示着二宜楼主曾经是富商,赚了大钱,回到家里“宜兄宜弟、宜子宜孙”。
  1988年,台湾《汉声》杂志3位编辑和几位土楼研究专家,联合组成“福建土楼”之旅,历时36天,共调查了70余座土楼,结果一致认为:福建土楼是中国民居建筑的瑰宝。圆楼是土楼世界中的奇葩,而华安的二宜楼“独占鳌头”、“总分第一”,是中国圆楼中的“宝中之宝”。
  1992年7月,中央电视台《中国民居》摄制组把二宜楼作为福建土楼的优秀模式进行全面、重点的拍摄。
  走出土楼的蒋老伯
  迈进黄墙青瓦,古朴安宁的二宜楼,几个女子正在门檐下摘着茶梗,阳光均匀地撒在庭院里,宛如世外桃源。
  如今,二宜楼当年的创建者之一蒋士熊的子孙已有4000余人,分居海内海外。楼中仍然居住着蒋士熊后代30多户200多人,辈分最小的为26代。
  86岁的蒋火炉在土楼里年龄最大,是二宜楼的老住户,土楼人都唤他阿公。除了当兵的10年住在他乡,其余的日子,蒋老伯都在土楼度过。
  蒋老伯去过朝鲜战场,在部队服役多年。军功章、纪念章得了数个。在二宜楼中,他曾经和美国大兵会面,并上了报纸的新闻。朝鲜战场上的正反方,耄耋之年,握手相拥,主题是和平友谊。
  蒋老伯有4个儿子,6个女儿,10多个孙子,是一个地道的土楼大户。他的家从一楼一直延展到四楼,加起来有16个房间。如今,儿孙们都过上了土楼外城乡结合的日子,只有他和老伴儿还留守在这里。
  每天8点,蒋老伯准时起床,在太阳底下料理他的小摊,茶叶、菌菇、纪念品。他的主业是“做茶”,生意嘛,自然是时有时无,他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没人的时候,他喜欢四下转转,或一个人呆着。住在土楼里,在他看来,就像呼吸空气一样正常,生于斯,长于斯,“习惯了”,因此,住在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算作舒适。
  “申遗”以来,土楼的名气打了出去,一天下来,多则500多游客、少则100多,寂静的土楼忽然热闹起来。外国游客来得比原来多了,会闽南话的台湾人也接踵而至(蒋老伯称他们说话自己“能听得懂”),甚至还来了非洲客人,“皮肤就像这件衣服一样。”他拉拉自己的黑色上衣。
  华安的二宜楼在中国不一定尽人皆知,但在欧洲的电视台上,它曾经上过镜头,吸引了很多西方观众。
  2006年,德国电视台一台摄制组一行5人来福建拍摄专题片。在二宜楼前拍后照,忙得不亦乐乎。摄影师提着10多公斤重的摄像机连续10天不离身,甚至膝盖都磨出了窟窿。
  拍完土楼,蒋老伯和他的儿子及一位农民摄影师随德国记者到了上海,他们的任务是,作为演员,客串8天自己。
  
  蒋老伯开心地第一次游了花花世界:坐了摩天轮,去了百乐门,还登上了东方明珠塔。
  谈起上海,蒋老伯虽然觉得很过瘾,称那里“什么风景都有”,但是,他却惦记着回家做茶,住在大上海13层的豪华间里,500元一晚,蒋老伯并不觉得比土楼舒服,对于一个在土楼里土生土长的人来说,那是“调料”,比不上“主食”管饱。蒋老伯一心急着往家赶,本来说好住20天,结果只呆了8天,他就赶回了二宜楼。
  过惯了邻里相串的日子,喝惯了自己亲手冲泡的乌龙茶,虽然不是每一天都有上好的生意,但是,住在土楼里的蒋老伯却过得安逸。
  4个儿子在外面盖了房子,想接他和老伴去住,蒋老伯却不干,一句话:我们的土楼盖起来200多年了,人老了,喜欢宽松。
  这里空气好,头顶一片蓝天,喝的是矿泉水,吃的是绿色食品……“天亮的时候,门口鸡鸭鱼肉都有得卖。”吃喝拉撒,土楼里面全部可以解决。蒋老伯很少走出土楼。
  我们去的那天,蒋老伯80岁的老伴出门去烟草行批发烟草,这是他们的生意之一。在我们的印象中,80岁,应该是要人搀扶的年龄吧,蒋老伯的老伴竟然还在跑生意。
  哎,土楼真的是养人。
其他文献
“我太爱那些老照片了.”阿根廷摄影师艾琳娜·维尔宁在她的个人网页上这样写道。维尔宁拍摄的一组名为“回到未来”的照片让数以万计的网友产生了对怀旧和美好记忆的强
今年7月8日发行《喀纳斯自然保护区》邮票,这个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内的风景名胜地到底叫“喀纳斯”还是“哈纳斯”,一直让人迷惑不解。
“一体化”教学的成功尝试丁世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一体化”教学是深化技工学校改革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技工教育质量的方向。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在保证教学(培
3月5日《玉兰花》玉兰花别名木兰,木兰科木兰属。树与花都美,且具浓香,喜阳光和温暖气候,花开时节,宛若白云雪涛,蔚为奇观,为早春观赏花木。我国在春秋时期就已种植,屈原《离骚》中有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创建若干一流大学,培养杰出人才。什么样的大学制度更有利于杰出人才培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方平接受了本刊
2006年5月17日是第三十八届世界电信日,又恰逢5月18日是上海电信卡部成立5周年,双喜之际上海电信择机于5月18日举办主题为“汇聚信息世界 演绎精彩生活”的电信卡藏品展,期望通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1882—1945,图1)是美国第32届总统(1933年当选),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的总统,创下了美国总统任期最长的纪录。他在第四届任期开始后不久因
北京奥运期间,CBC网站介绍了一位名叫David Tool的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帮助中国人民办奥运的事迹。Mr.Tool是一位美国退役军官。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来北京旅游,立刻就爱上了
中国与西班牙联合发行《城市建筑》邮票(2004-25)第1种的主图是位于上海浦东,建筑高度居世界第三的金茂大厦。
2001年《京剧丑角》问世。回顾历史,1980年T45《京剧脸谱》首登方寸,它个性十足——大八怪似的六张脸庞,十分优美地表现了京剧——这精美的国粹、夸张的艺术,为此得到了国人的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