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用现代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yue_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把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人们在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辅助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越来越感觉到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实行改革的必要性。本文探索如何真正使多媒体网络技术革新传统语文教学,发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协作性、交互性、探索性等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兴趣,借助情景,破难释疑,指导朗读,感悟语言,想象说话,拓展思维,以达到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电教;语文教学;课堂环境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状况。根据教育技术的准确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教学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这个表述全面、深刻地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实质。传统的电化教育技术强调了视听媒体的选择和设计,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之相关的学习过程和教学模式的设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使教学工作者从传统的教育设备使用者的身份投身到教育改革中来,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的设计与策划,使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传统的知识传授,基本都是用语言描述,虽也可能重现客观世界,但很抽象,学习者需要领会,在大脑中努力拼凑,重现客观存在,这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即使采用录音机、录像机、幻灯机等电化教育手段,由于其交互性不强,学习者只能被动接收或有限地控制信息资源,使学习者很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学习主动性不强。
  以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交互性的特点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以鲜艳和谐的画面,轻松悦耳的音乐,惟妙惟肖的动画,使得信息的呈现方式变幻莫测,丰富多彩。它集声、光、色、图、动画于一体,超越了传统教育教学的视野,能化难为易,化静为动,化枯燥为有趣,能把从远古到现在,从自然到社会,从太空到海底,从异国到本土等,所有的事物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表现出来,让学生亲眼目睹又有身临其境之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电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它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教育方面显示了现代媒体最优化的功能。利用电化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在情感认知上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会把教学内容中所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再现于课堂,摆脱书面语言的沉闷。这种具有动感的知识情景,会把学生带入现场去体味,去感受,教师更能有意识地控制学生的思维流向,形成轻松活泼、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氛围。
  几年来,我发现,通过整合电教优势与语文教学特点,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和谐发展。鲁迅先生说:“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可见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手段单调、呆板、枯燥,难以诱发学生的兴趣,那么下面我谈几点实践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运用电教,让课堂变压抑为轻松
  多媒体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对信息载体处理的多样性,对信息媒体的交互性及对多种信息媒体处理的集成性的特点,能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线性模式,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寓教于乐成为现实。计算机集文、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于一体,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如何不失时机地把CAI优势激发起来的学习兴趣及使诱导到研读文学教材上来,诱发学生较高层次的阅读愿望呢?为了突破这语文教学的“瓶颈”,教师必须加强导向、调控作用,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去完成阅读任务。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首要任务是要让你所教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这门学科。语文作为人文化极强的一门学科,更是如此。因为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学生必定能专注于学习,其汲取知识的效率也将大大提高。而要维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在教学《葡萄沟》时,我先让他们欣赏一段新疆民歌,感知新疆的民族特色。
  二、运用电教,借助情景,破难释疑
  多媒体技术能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具有信息量大,特别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相融合,实现知识共享,最新知识的快速传播,有利于知识视野的拓宽,给学生传播知识具有前沿性和全面性。课文中的难点重点比较抽象,若按传统组织教学,老师讲解枯涩,学生理解吃力,效果极差。多媒体可以把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集于一体,全面刺激人体多种感官,能使学生从多角度接收信息,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而解决课堂中的重点、难点。
  三、运用电教,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感触
  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引起学习主体在情感和精神面貌上的变化,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心世界的感触,使学生回归实际社会。学生在情感、精神面貌上的变化正是我们在教学中最为期盼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都是希望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学以致用,进而在用的过程中使其情感、精神面貌发生新的变化。多媒体技术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声音、图片、录像等媒体从多个角度,多层次撞击学生的心灵世界,最大限度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使之感觉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进而促进学生以社会成员的身份看待书本知识讲述的内容,而不是单纯地以学生视觉看待社会。
  四、运用电教,创设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环境
  有了贴近生活的教材内容,教师还必须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多媒体设备和技术的运用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形象逼真地而模拟现实生活,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悦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在《找春天》一文中,教师在正式上该课内容前,把有选择性地把学生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作成比较简单的课件,由学生亲手操作,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简易课件向学生讲解课件中的内容,充当寻找春天的引路人,让学生在生活的情趣中学习语文;同时也鼓励学生把自己不知道而且又想知道的问题通过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努力一起解决……一个课堂就是一所浓缩的学校,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学生在这个课堂里,开展的不仅仅是语文学习,学到的也不仅仅是语文知识和技能,还有强烈的探索精神和浓浓的人文关怀!学生也不再仅仅是以“学生”的身份出现,他同时还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是充满个性和灵气的生命。
  有人这样形容电化教育:“电与教结合,如鱼得水。”“教与电结合,如虎添翼。”由于多媒体信息技术中,大量运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等文件,集图像、动画、文字、声音为一体,可达到视听结合、声画并茂、动静交互、虚实相衬、时空穿插、创设情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在心理上、生理上造成了一种舒畅感,使学生眼、鼻、耳、手、脑并用,大大提高了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多媒体CAI以教学课题为主要线索,以多种方式、不同表现手法对新授课进行加工处理,并生动有趣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起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化抽象为直观的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电化教育在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已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随着电化教育的发展,将引起教育的又一场变革。电化教育一定会加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为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总目标献出更多的硕果,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多媒体网络技术真正使教学从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从说教式转变为交互式学习;从集体化的无个性的个体学习行为,转变为多样化、个性化的合作学习行为;教师可从知识的垄断者和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指导者。
  (1.乐清市虹桥镇第二小学,2. 乐清市虹桥镇仙垟陈小学)
其他文献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诺兰达铜渣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进行了研究,并采用“焙烧-浸出”工艺探索铜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结
现代信息化社会需要的是全面而且有专项特长的人才,这就要求素质教育应该培养多元化人才。多元智力理论正好为我们开展灵活多样的网络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观。首先介绍了
为了检测空背景下的红外弱小目标,提出了一种预测式管道滤波新算法。首先进行单帧检测以获取候选目标,并以该候选目标位置为中心建立预测管道;根据前三帧管道中心位置预测下一帧管道中心位置,从而实现管道随着目标的移动,而且为下一帧的预处理提供先验知识;使用管道滤波算法进行目标检测。由于进入管道预测阶段后,单帧检测只需在预测的管道中心周围进行,由此显著提高了该算法的检测速度和抗干扰能力。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具
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从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树立创新意识;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两方面来钱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利用七阶循环行列式来推演了系数具有某些特殊性的七次方程的根式解。结合具体例子,验证了解的可行性。
针对超低空间频率(f〈20mm^-1)的特殊要求,提出利用平板分振幅法制作低频全息光栅的新思路。该方法光路简单,使用器件少,性能稳定。通过对大量实际光栅样品的测量,详细研究了光栅常
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要找特色与重管理。校园文化是学院的“灵魂”,民办高职陆家校兼有民办性与职业性双重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增强民办高职核心竞争力。构建有民办高职特色
实验中心不仅首先要有坚实的硬件基础,还要有一整套完善的教学管理软件管理系统,以便实施较为完善的管理且以最快的速度响应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环境。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好的教学艺术,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可以通过对语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这样,将大大有助于提高语文课程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