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公共性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实然范畴与重要品质,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真在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并享有
【基金项目】
:
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和思想状况调查研究”(14ZDA059),2018年教育部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任务“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锻造研究”(18JF116),2019年同济大学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责任观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性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实然范畴与重要品质,也是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价值取向与实现路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本真在于具有公共价值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并享有公共利益,这些均与以共在共享为核心价值取向的公共性相契合。当下社会治理面临着的治理立场分离、公共价值认同分化、治理主体碎片化等现实考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公共性增长。为此,可从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公众的公共价值培育、推进公共文化建设、建构多元协同的社会治理机制等入手,增强并彰显现代社会治理的公共性,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其他文献
利他性质的慈善众筹在我国目前公益众筹项目中占据绝大部分比例,利公性质的公共物品众筹却发展迟缓,这种"非均衡"发展状态不仅严重限制了公益众筹的效用范围,还会诱发慈善骗
本文以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一书为依托,搜集整理其中关于“动物报恩”型的故事,并以朝代划分为依据,梳理不同朝代中国民间故事中动物形象演变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讨论中国传统社会人与动物关系的历史流变,探究故事中所反映出的不同时代有关动物的民众思想。同时搜集亚洲其它地区的“动物报恩”型故事,通过比较中国与亚洲其它地区同类型的故事,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人和动物的关系,发掘“动物报恩”型故事在不
新时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不断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展现中国力量,中国共产党展现出越来越强的政党自信。中国共产党何以自信?究其
科普文本是一种传达科学知识和技术信息的应用型文本,能让人们了解特定行业或领域的专业知识,知晓当前科技发展动态和最新前沿性成果。在科技飞速发展、信息交流日益紧密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