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如何践行小学语文“后教”策略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0211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以《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教学为例,阐述了践行小学语文“后教”策略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一是师生共创情境,在协同勾画中互动;二是启发合作探究,在小组学习中共生;三是引导寻找规律,在知识重构中自主;四是适时拓展内容,在学习迁移中自致。
  【关键词】小学语文;后教;策略
  在“研学后教”的理念下,如何理解“后教”,“后教”的策略有哪些,如何在课堂上实施“后教”等问题都是区内教师们当下非常重要而又“时尚”的话语。我们深思,我们学习,我们探索……下面以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第二课时)的教学为例阐述“后教”策略的践行。
  一、师生共创情境,在协同勾画中互动
  优美的、合适的情境是小学语文教学赖以开展的平台,同时也是它的重要“构件”,没有情境的支撑,或没有情境的构成,便难以开展语文教学。所有的情境都是师生共同创设、协同勾画的,情境共创的过程也是师生视界融合、经验共享、智慧互生的过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是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为我们讲述了季老在德国读书时,发现德国家家户户都把花养在邻街窗户外,他们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多年后,季老先生又回到德国,发现变化很大的德国,“美丽”依旧没有改变。在奇特的风景里,抒发了内心真实的感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境界。为此,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在第一环节【借“题”设疑,直奔中心】中,教师的目标设定为:让学生回顾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并抓中心句生成研学问题。结合上节课的学习和各自收集的资料,请你说说本文中的‘花’与什么联系在一起?”课堂上,学生有的说与一个国家联系在一起,有的说与一个民族联系在一起,有的说与民族的精神境界联系在一起。精神境界一出,教师就马上追问:“什么精神境界?”这样一来,“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中心句就出来了。在PPT的辅助下,让学生读句子并引导质疑。学生们都能围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进行提问。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就产生了“‘我为人人’和‘人人为我’分别体现在哪里?”的研学问题。
  在该环节的教学中,教师先作引领,接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历和收集的资料进行情境补充,气氛和谐,情境自然,更重要的是在师生互动中巧妙地达成教学目标。
  二、启发合作探究,在小组学习中共生
  合作探究是研学后教理念下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强调学习中以学生为主体。这会让我们联想到:在《情境教学策略》一书中提到的“主体共生”策略。在“研学后教”理念下,启发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共生,才是教学“共生”追求的更高境界,或者说根本目的之所在。
  课例的第二环节【借“题”品句,剖析中心】中,教师设计了“紧扣问题,自主研学”、“小组交流,合作释疑”、“汇报互动,感悟中心”的学习线路,意图在于让学生围绕研学问题进行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再透过合作探究进行释疑体验,最后透过小组汇报进行词句品读,从而了解德国风景和风俗特点,以及感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境界。在小组交流中,教师作了以下交流提示:(1)读出画出的句子,再说出体会。(2)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并作补充。(3)小组代表做好记录,总结你们组所有的感悟,准备汇报。学生在清晰的指引下,交流气氛热烈。组员们在合作中探究交流,抓重点词句进行品读和感悟。在此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因此,在“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让学生透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取长补短,互动学习,确实能收到共生的互赢效果。
  三、引导寻找规律,在知识重构中自主
  我们必须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寻找规律,自主重构知识,建构适合于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策略。文章只是一个范本。《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采用了“由景及人”和“以小见大”的写法。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师设计了以下环节:一是在学生抓重点词句品读感受德国人养花的与众不同和奇丽的景色的基础上,透过教师的引读进一步感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崇高精神境界和奇特的民族风俗。与此同时,要引导归纳写作方法。在朗读重点词句后,教师作了以下引导:教师出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觉得这种境界是颇为耐人寻味的。”此外,教师继续引导“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到家家户户的窗子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本来是写景的,但作者由景联想到德国人民的崇高精神。这就是什么写法?”这样一来,“由景及人”就一点即出了。二是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教师巧妙过渡:“多年后,季老先生重回德国,他是这样说的‘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这美丽是指什么呢?”课堂上,学生展开想象踊跃回答。教师马上予以肯定,并要求运用写作方法完成《依然》的小诗创作。
  依 然
  四五十年过去了
  美丽
  依然没有改变
  家家户户
  依然
  满街的窗子前
  依然
  这境界
  依然
  那就是
  课堂上,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并加以运用,是教学的宗旨所在。学生们在一次次的知识重构中真正学会了自主学习,自我成长!
  四、适时拓展内容,在学习迁移中自致
  在“研学后教”理念下的语文课堂,要适时拓展内容,引导学生在迁移中自我达成,自我消化,自我吸收,自我生成。这样一来,学生的知识构成丰富了,也鲜活了。与此同时,良好的学习方法、较强的知识构建能力也在潜移默化地生成、巩固。
  课例中,教师非常注重适时地拓展内容,不但能辅助文本的理解,更能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面。教师抓住课文的一处难点进行拓展。“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学生在不了解作者背景的情况下是很难理解这“梦”的含义的。于是,教师也透过拓展达成目标:
  拓展材料:
  1935年9月,根据清华大学文学院与德国交换研究生协定,清华招收赴德研究生。季羡林被录取,随即到德国,入哥廷根大学。“我梦想,我在哥廷根,……我能读一点书,读点古代有过光荣而这光荣将永远不会消灭的文字。”“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捉住这个梦。”(《留德十年》)
  我真是万万没有想到,经过了四五十年的漫长岁月,我又回到这个小城里来了。难道是一个梦吗?这毕竟就是事实。我脑海里印象历乱,面影纷呈。我那一些尊敬的老师,他们的笑容又呈现在我眼前。我那像母亲一般的女房东,她那慈祥的面容也呈现在我眼前。(《再返哥廷根》)
  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拓展材料谈谈对“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一句的理解。课堂上,学生们有的说:“季老先生几十年后重回德国,重遇自己的老师,自然回想起当初老师们悉心照顾的情景,真如梦一般!”……正因为有了材料的拓展,才能让学习难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确实,课堂上适时拓展内容,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过关斩将,从而在学习迁移中达到自致的目的。
  正所谓“教无定法”!在“研学后教”的课改中,我们只要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必将走出一条促进发展的高效之路!
  参考文献
  [1]冯卫东,王亦晴.情境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曹鸿飞.略读有道[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4.
  [3]肖龙海.学与教的新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微课是新时期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微课与传统的多媒体视频教学相比,具有“微…‘精”“灵活”等特点,将其运用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理解文本、掌握重难点和循环研究、深入领悟有重要的作用。笔者试图通过课例《苏州园林》探討借助微课引领教学,实现微课与原有课堂的深度融合,为语文课堂注入“活水”提供具体做法。  关键词:微课;中学语文;阅读教学  微课是新时期教育与科技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的多媒体视频教
【摘 要】钟村育英小学基于本校的社区文化、人才培养和学校传统,提炼出“雅致教育”的校园特色文化。在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从雅致教育的内涵和外延、行动与策略、成效与影响详细阐释了雅致教育的特色校园文化的建设历程。根据我校的教育理念体系,开发校本课程,创建文化特色,使我校的雅致教育理念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关键词】雅致教育;内涵与外延;行动与策略;成效与影响  一、雅致教育的缘由与依据 
【摘 要】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孩子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孩子人生旅途中的一次重大转折。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活,培养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责任感、时间概念,同时还需要家庭予以配合。  【关键词】幼小衔接;沟通;合作交往能力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使之过渡和衔接得合理、科学、恰当,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我认
摘要:微课的出现给课堂变革带来新的机遇。微课因精短、简练、重点突出等特点,能让小学数学课堂大放异彩。微课的融入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有效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并解决数学课堂上的重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独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文章结合教学的真实案例粗浅阐述如何借助微课打造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又称微课程,指课堂卜-利用微课教学
【摘 要】“复习课难上、复习课难教”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同心声,也是许多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因为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也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就感”。为了实现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笔者做了一项新的尝试——在“研学后教”理念下用电子书包翻转复习课。  【关键词】研学后教;电子书包;复习课  一、微课引导复习,自理知识  在过去的复习课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放手让学生采用不同的
【摘 要】3-6岁幼儿仍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阶段,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而不顾及周围人的想法,因而在与同伴的交互活动中,矛盾冲突便频频发生。作为教师,应正视幼儿间的矛盾,坚信这是对幼儿进行认知、道德、社会性教育的良好契机。本文针对日常生活中幼儿间发生的常见矛盾,通过实例剖析如何抓住“幼儿间矛盾”这一教育契机进行智慧指导,以求在教育过程中能合理地进行自己的角色定位,让幼儿在矛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低年级学生缺乏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与知识,本文笔者提出教师要通过采取措施使研学问题形象化、趣味化,改进低年级数学研学后教课堂,回归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研学后教;体验;探究性学习  “研学后教”是番禺区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它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摘 要: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语文教师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花费了较多时间,但课堂的识字效率并不高。统编教材的生字主要分布在识字板块、课文板块和语文园地板块中,教师可以借助统编教材在不同的板块中识字的编写特点,针对性地设计识字策略,引导学生科学、巧妙、趣味盎然地识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更好地为阅
【摘 要】随着学生自杀事件、校园欺凌事件的不断涌现,学生心理状况已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大中小学也不断引入心理老师,以帮助学生处理心理问题。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每天都要处理学生的大小事务。近年来,笔者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慢慢掌握了一些儿童心理学的知识,并在班级管理中进行实践探索,终于取得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心理学;科学管理;班级管理  一、无条件接纳每一位孩子  在每一个自然班里,我们都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电子书包进入课堂已是必然趋势。电子书包的应运而生,丰富了教学资源,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作思维能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电子书包;想象思维;创作思维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新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与此同时“电子书包”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应运而生,为小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