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诀乐读法”诵读经典古诗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z741335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诵读经典古诗,是中职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一。本文结合学院开展的第二课堂诵读活动,在反复练习和示范引领中,探索适合提高中职学生诵读兴趣和诵读水平的诵读方法。
  【关键词】“歌诀乐读法”;诵读;规律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国家领导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曾多次谈到“文化自信”的獲取,要以深厚的文化土壤做支撑,很大程度上要到优秀传统文化那里去寻找源头。国家领导人的卓识和倡导,激发社会各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弘扬热情。各级政府和民间团体纷纷行动,探索弘扬传统文化的具体途径和有效举措,而我院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了以“弘扬传统文化,诵读经典古诗”为主题的《每周一诵》活动,让中职学生通过诵读经典古诗,能进一步感受中国几千年文化的沉淀,也更能推动诵读经典进入中职课堂。
  在开展活动过程中,笔者发现多数班级的诵读效果未完全表达出汉语言韵律和语感的美,而在诵读比赛中,部分学生存在不熟悉诵读内容的情况。为扩大参与力度和达到诵读效果,笔者重点以“歌诀乐读法”为基本诵读技巧,探索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之诵读方法。
  一、什么是“歌诀乐读法”
  清朝著名散文家姚鼐先生说:大抵学古文者,必先高声疾读,久之乃自悟。这话的意思就是说学古文,首先要高声快读,读久了就会悟。
  而歌诀乐读法则是在古代疾读法的基础上,遵循文言的句式特征,依据古诗文吟诵音节的要求,多侧重逻辑的方式,以明快的节奏大声而迅疾地诵读。
  此歌诀乐读法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律动感和复踏歌谣的气韵,强调书读一口气,强弱快慢对比明显,一气呵成,句意不破,同句型连贯,是一种演说式的背诵方法。
  二、“歌诀乐读法”诵读意义所在
  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中国的古典诗词讲究意象,马致远笔下的“古道”“西风”与“瘦马”已成经典。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些声律意象的搭配,沿袭千年,表达着中华民族朴素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从来不缺乏诗意的生活。诵读经典诗词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习者的审美,润物细无声地增强文化底蕴;诵读经典诗词,似和古人隔空对话。
  通过“歌诀乐读法”,师生共同诵读经典,可以感受到汉语的精妙,从而给大家带来快乐和启迪,提高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
  三、“歌诀乐读法”的诵读规律
  (一)指导学生练习击打节奏
  在使用“歌诀乐读法”诵读时,可调动学生情绪,让其用手或脚或身体打起节奏来。很多学生习惯用手敲桌子,所以,在练习中听到的是“嗒—嗒—嗒—”的节奏均匀的类似鼓点声。也有人以脚点地,有人身体在左右或前后摇动。几拍之后,节奏稳定了。
  如果是用手敲击桌面打节奏,手落下的点就是重音点。所谓“重音”,“重”的感觉是给这个字注入强大的气流,低沉的发音,使得一句读来,铿锵有力,节奏感越发分明。朱光潜在
  《诗论》中曾不止一次提到“节奏”的重要性。有了节奏,就有了音乐性。
  (二)正音、根据句式划分节奏
  先正字音,明大意,标注虚字语气词,接着断句划节奏,然后配合气息打着节奏读。循序渐进,快慢交替。
  1.一般情况下,这些句子需慢读
  (1)叠字句。如“上摩苍∕苍,下覆漫∕漫”;“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短句。如“溟∕涨∕沸∕渭,岩∕峦∕纷∕披”;“我∕呼∕尔∕游,尔∕同∕我∕翔”; “跨∕蹑∕地∕络,周∕旋∕天∕纲”。
  (3)总结句。如“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2.长句、对偶句、四六句、排比句等一般快读
  (1)长句。如“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2)对偶句。如“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chūn)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三字句。如“簸鸿蒙,扇雷霆”;“乃∕蹶厚地,揭太清。亘层霄,突重溟”。
  (4)四字句。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其他文献
新帅到位  2月15日,大年初四,比利奇和他的团队结束了在上海的7天隔离,前往海口与北京国安匯合,开展第二阶段冬训。  隔离期间,比利奇团队除了适应中国生活,还做了两件事:一是把国安球员、中方教练、队医等人的照片要来,开始认人;二是与带领国安预备队训练的扬科维奇见面沟通。随后,扬科维奇选定乃比江、阮奇龙、李博希、陈彦朴、谢龙飞、史堉铖、江文豪等7名预备队球员,跟随一队参加第二阶段冬训。抵达海口后第
【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我国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当前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新的发展目标,必须加快创新步伐,探索新的教育模式,才能让课堂“活”起来,不断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阐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
【摘要】本文以“发展学生思维”为话题,从“由表及里、由粗到细、由新变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适时进行比较阅读,从而引导学生展开言语实践,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感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素养的真正提升。  【关键词】比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摘要】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中,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创新提供了最为重要的技术支  持,也为语文教学的发展改革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更为广大的平台。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语文课堂;学习主体;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语文教学中
【摘要】当前学生作文立意单一化、扁平化日趋严重,大多数学生不能就材料中的某一个问题提出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认识,对于一些可以多角度立意的材料类作文,更是不能遴选其中一种观点挖深、谈透,而且有些学生的文章观点绝对,不能辩证多元看待问题。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有必要以具体示例来帮助引导学生写好“思辨类”材料作文。   【关键词】思辨类材料作文;思想深刻性;多角度立意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针对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文段层次梳理题层次划分不准确、答案组织不严密的情况,通过把握陈述对象、紧扣文段主轴、关注内在逻辑等方法的分析,阐述如何针对不同文段,把握“立足基本内容,尊重文本个性”的原则,精准划分文段层次,组织准确答案。  【关键词】文段层次;陈述对象;文段主轴 ;内在逻辑;文本个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中指出: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
【摘要】《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在结构上具有突出的特点,小的方面是由段与段之间的对比转折构成,大的方面是由回环构成,并且不断地重复,以一种双声复调的形式不停地构成回声的效果。在文章的情感表达方面,除了体现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外,还呈现出对友爱邻里关系深深的眷念,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对残疾人生不屈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合欢树》;对比;转折;回环;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3
【摘要】新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改革课堂教学,加强语文阅读,重视积累,强化写作训练,提升思维水平。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部分,通过重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教学并以此为基点深入贯彻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标,创新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新理念;小学语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合适妙用各种音乐元素,能为语文教学的高效性带来举足轻重的作用。把音乐带进语文课堂,让语言美和音乐美融合,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创设情境,活跃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  【关键词】语文课堂;音乐 ;情感体验;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直以来,笔者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反复思考、研究、实践,一节好的语
【摘要】审视现在孩子的读书情况,大多是看一遍就完事,根本没有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要做到“读书留痕”,就是要边读书边动笔,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事实证明,只有充分意识到“写”的重要性,并与“听、说、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读书;动笔;培养;摘录;激发  【中图分类号】G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