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传播中百年大党的形象建构——基于中国新闻社480篇报道样本的分析

来源 :青年记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nydbw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抓取中国新闻社2021年1月1日-2021年7月1日期间关于建党百年的新闻报道,并采用LDA主题模型挖掘分析其重点主题和主要话题内容,解析其在四大主题下塑造百年大党形象的方法,也指出了相关报道存在的问题.
其他文献
学位
“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传播学界的经典理论,但在新的舆论传播环境下,“反沉默螺旋”现象出现.在新媒体时代,“反沉默螺旋”一方面有效地避免了“多数的暴虐”现象的发生,维持着网络社会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也存在被一些非理性少数派利用的情况,从而成为极端性舆论轰炸的工具.因此,探索“沉默的螺旋”与“反沉默螺旋”之间的张力关系,理性看待新媒体舆情,是当下新媒体舆论传播研究的重点.
暖新闻的报道与传播对满足受众心理需求,缓解内心焦虑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暖新闻报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是媒体工作者的认识错误.对此,媒体应重新认识“暖新闻”,从内涵认知、报道力度、内容价值等方面来重构报道模式,从而提升其传播价值.
在算法广泛渗透于社会各领域的时代,基于用户偏好的算法推荐逐渐成为互联网新闻分发的主要方式,涵盖“个性化定制”的客户端成为网民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但由于其无法准确判断信息价值且不断进行同质化内容推送,信息茧房再次引发关注.本文探讨信息茧房负效应在算法推荐下的具体表现,并提供“破茧”之策.
学位
“信息疫情”带来全民焦虑,健康焦虑从特殊的个体疾病变为用户在线搜寻健康信息中的认知危机.本文对近年健康焦虑与在线信息搜寻研究分析讨论,发现无论是立足认知行为理论展开的“焦虑为因搜寻为果”研究,还是立足风险传播理论展开的“搜寻为因焦虑为果”研究,都无法完整描述二者关系,因此提出从“情绪-行为-情绪”全过程理解二者影响机制,以“动机”和“能力”为划分标准,总结出两条具体影响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