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幼儿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指导策略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0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事业也在蒸蒸日上,如何培养出最为优秀的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我们幼儿教师所追求的目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幼儿园科学教育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幼儿乐于探究解决问题、乐于获得知识及如何获取知识,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的指导策略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要抓住内容的关键;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始终以幼儿为主体;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从这五个方面谈谈如何提高幼儿科学探究的有效性。
  关键词:幼儿科学;指导策略;兴趣;情境
  在幼儿科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的本质。我们也知道,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形成,仅用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学习是难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因此,只有引领孩子们亲历科学,让学生在“真枪实弹”式的探索研究过程中经历、感悟、体验,才能培养孩子们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得以提升。孔子主张“每事问 ,”提出“疑,思之初,学之端”,十分强调“疑”,对于启迪思维、促进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就要求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一种广泛应用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将教学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而且有助于引发幼儿思考与学习主动性。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孩子们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幼儿开展有效的实验探究。那么如何去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呢?笔者认为:结合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创设情境的方法(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就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创设学习情境方法有很多种,只要是能激发探究兴趣,吸引孩子们注意力的,均可运用。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合理,有效的创设情境方法,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教材,灵活选择,运用,并潜心研究更加有效的方法,使导课真正成为一节课成功的一半。
  二、在科学活动中教师的提问要抓住内容的关键
  教师抓住内容的关键来引导幼儿观察、思考,激起幼儿对观察物的惊奇。这种提问可以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调动幼儿质疑和解疑的积极性。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是从有问题开始的,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教师重复问题可以让别的幼儿回答。如科学活动《美丽的金鱼》,教师改变过去的顺序观察的模式,紧紧抓住“动”来提问。“金鱼身上什么地方在动?”(尾巴在动)。“小朋友再仔细看看金鱼身上还有什么地方在动?”(嘴巴、鱼鳍在动)。“金鱼还有什么在动?”(金鱼的身体扭来扭去,一直在摆动)。教师重复幼儿的问题,又让幼儿自己来解答,来启发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三、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实验开展
  实验探究在幼儿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常常能激起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激活幼儿的创新潜能。它对于培养幼儿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对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对于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都具有其他教学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幼儿科学教学中,选择合适方法,引导幼儿进行有效的实验探究,是最为重要的。例如:探究哪些物体能被磁铁吸引。教师应该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是有效科学探究的保证。因为这个实验的过程非常简单,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去指导,把时间留给孩子们在实验探究中去发现问题,并通过交流,收获知识。孩子会得到成功的喜悦。总之,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加上认知水平有限,缺少教师适度和合理的指导,幼儿的科学探究就会变得目标不明确,偏离方向。因此,教师要在设计教学计划时,选择合适的策略,引导实验探究,确保实验探究有效开展。
  四、在科学活动中教师提问始终以幼儿为主体
  在教学中幼儿是主体,把“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贯穿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结构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情景等设计问题,它有利于激发幼儿“乐学”、“会学”。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认识声音的震动”,我提了“你怎么知道有声音?” “请你让罐子里的物品发出声音” “你怎么发现它们有声音?”“ 你周围哪些声音好听?”“哪些声音不好听?”“想一想怎么办”等等。幼儿在这样层层递进的提问中,思维活跃,讨论热烈,学的积极主动,手、口、脑的潜力都发挥出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的主体地位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五、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
  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还在于孩子们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幼儿自信心地提升,源自教师的评价。在每堂课中教师要努力地去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有进步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如能实事求是回答问题的,能积极思考问题的,探究中能积极合作的,能为他人成功而喝彩的,能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的,只要某一方面较好,就给他鼓励性的评价。这是树立幼儿信心,帮助他们坚持探究的很有效果的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积极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的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孝英,姚荣生.芜湖市举办幼儿园自制教具、玩具展览[J].安徽教育,1980年04期
  [2]邢克超.法国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几个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2期
  [3]毛智屏.内部言语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作者简介:
  潘艳(1980.02~ ),女,汉族,民勤县实验幼儿园教师,主要从事幼儿保教工作。
其他文献
湟中县上新庄中心学校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要想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等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就要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其中,小学语文情境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不断得到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
1.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2.呼和浩特赛罕区东风路小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3.呼和浩特新城区丁香路小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小学生英语教育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21世纪的综合教育也有极大的影响。教师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了他所教学生的思想,好的教师带动学生自主思考
贵州省大方县六龙中学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中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也逐步地提高。新课程的学习强调在情境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本内涵与表达特点,是提高教学效率,让课堂高效的有效途径。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品味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从而促进学生心理
青海省西宁市第二十八中学  摘 要: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运用传统“黑板+粉笔”的形式进行教学,只有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才能够更好的促进初中英语教学体系的进步,为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笔者将会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等内容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营造;多媒体;引导;互动;融合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类学习,与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