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委托管理开展适性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_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长春市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学校是净月区一所城区公办学校。在2016—2019 3年里,学校抓住改革契机,有效利用净月区“区管校聘”“绩效工资”“委托管理”3大改革举措,充分发挥家委会等外部资源力量,确立“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每一步成长”的办学理念,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创设以“适性课程”“适性教学”“适性管理”等为主要特征的“适性教育”文化体系。全方位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教学成绩飞速发展,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学生入学人数增长近三倍,中小学教学成绩都得到迅速提升,在净月区名列前茅。一举甩掉了薄弱学校的帽子,真正实现了“办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的办学目标。
  [关键词]委托管理;适性教育;教育改革实验区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9)11-0121-05
  [DOI]10.13980/j.cnki.xdjykx.2019.11.022
  2016年至2019年,是长春市净月高新区参加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试验区实验的3年,也是净月第一实验学校参与教改实验,实行委托管理的3年。3年来,在净月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新教育集团专家的指导下,长春市净月第一实验学校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经历由弱到强,由小变大,由一所无人问津的薄弱学校蜕变成为拥有近40个教学班,1 500多名在校生,教学质量逐年提升的新兴优质学校。
  一、艰难发展低起点
  净月第一实验学校,最初坐落在长春著名五A级景区——长春净月潭国家公园内,是一所面向农村农业的学校——长春市第二耕读学校。1965年更名为长春市第七十四中学,是净月区历史悠久的老学校,也曾经是净月城区唯一一所公办初中。2016年8月,笔者被派到这所学校担任校长工作;2017年学校更名为长春净月第一实验学校。
  相较之前工作的乡镇学校,虽然进入城区学校,但笔者没有感到丝毫喜悦,却感觉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当时的七十四中学,由于多年来民办学校的恶意竞争,优秀师资的大量外流,学校处在艰难求生的境况。中考成绩不佳,社会认可度低,生源锐减。学生自暴自弃,家长怨声载道,社会冷嘲热讽,政府极不满意。教师们面对这种工作环境,一方面强烈希望改变现状;另一方面还比较享受这种相对安逸的生活。由于优秀师资大量外流等原因,中考成绩和办学质量都受到强烈的冲击和影响,长期以来中考仅靠初三下半学期转回来报考推荐生的几个学生成绩撑门面。
  二、适性教育发展之路
  (一)确立理念,树立师生信心
  面对这样的生情校情,笔者陷入深深的思索,怎么样才能在短时间内扭转这样的局面,完成上级交给自己的任务。通过大量的调研,与师生谈心,请教专家,找到了学校发展的最大问题,是信心的缺失。如何重拾大家的信心,提升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势气,让正能量压倒负能量,学校给笔者提出了一个既复杂、又严峻的课题。一遍一遍建构自己的思路和设想,又一次次的推倒重来。经过教育专家多次指导后,思维和框架不断清晰,未来学校发展的路径日漸明晰,经过全体班子成员和教代会一致通过,最终把学校办学理念确定为“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每一步成长”。
  尊重是信任的基础,学校只有给予每一名教师和学生足够的尊重,才能唤醒师生对学校的信任和支持,让师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成为学校主人的归宿感,内化为不断成长的需要。尊重是激发每一名师生工作热情和干劲的根基,不同的师生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个性,也是大家不断成长的基点。最大限度的尊重,就是对师生超越自己、实现慢慢成长的呵护和培植,点亮心灵和个性的火种,才能绽放更加璀璨的发展之路。如果尊重是起点,那么关注就是关键过程。让每一名师生在时时、处处被关注的环境里,寻找到崭新的自我、不一样的自我。
  由于当时周边居住的原住民多为农民,学校的学生大多处于社会底层家庭,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尤其是心灵上潜在的自卑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习和生活。他们对未来处在一种茫然的状态,没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通过办学理念的树立,就是让这些处在边缘化、底层化的师生,得到尊重和关注,让师生树立信心。找到心灵的寄托,让学校全面接纳,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都要互相包容,互相尊重,平等相处。
  为了让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得到老师的关注,在确立的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把“适性教育”确立为学校文化。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核心是尊重规律,直面差异,因材施教。适性教育主要包括5大领域,涵盖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一是包含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主题课程为主要内容的适性课程体系;二是以分层教学、合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适性课堂教学;三是以三加一生成式备课、双轮教研为主要内容的适性教研;四是以六星少年评选,日常行为规范十二个点为主要内容的适性德育体系;五是两部双线五中心的适性管理构架。学校开展适性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最优发展的教育目标。为了提升师生自信,在各种场合为师生勾画学校发展愿景。把即将进行集团委托管理、新建教学大楼、教师队伍改善,学校更名等好消息向师生和家长传达,尤其是当教育集团派驻省级知名的专家进驻课堂,并手把手指导教师教学后,给老师们带来了更大的变化。
  (二)践行理念,关爱每一个学生
  3年来,教师是如何践行办学理念的呢?给大家举几个实例:九年级有个学生,从小患有脑瘫,仅生活能自理,学习无从谈起,但老师却没有放弃这个学生。2017年第一次教学开放日,让他和其他学生一样走上讲台,去表演诗朗诵。当他妈妈在台下看到自己的孩子背诵出全篇的《满江红》,激动的泪流满面。小学部于洋、中学部韩峰两个贫困家庭,面临交不起房租,有病无钱医治的情况。全校80多名教师,在党支部组织下,半天时间捐款八千四百多元,让两个孩子免于失学之苦。我校张颖老师,承担两个年段数学课教学,他利用午休时间给两个学困生补习数学,让他们的成绩从一位数到及格。九年级的陈继安、陈继平、柳鹤翔等贫困生,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家里没有钱假期补习,学校5位老师牺牲假期时间在社区活动室义务给这些学生拔高补习。   (三)借助外力,谋求深度发展
  1.借助政府之力,依靠政策实现体制革新。2016年,净月高新区成立了教育局,政府把教育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区里出台了3项政策,即教师区管校聘;学校委托管理;实行绩效工资。3项政策的出台,极大的促进了净月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在这一时期利用新政策,实现了管理体制的革新。首先,利用教师区管校聘政策,采用自愿流动和学科均衡的方法调入7名教师,招聘了四名青年教师,极大的解决了师资不足的问题。其次,利用区里得天独厚的教师绩效工资政策,研究制定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方案的制订,确立了学校良性发展的正确导向,为调动教师积极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2.借助集团之力,依靠专家实现质量提升。净月高新区以公开招聘的方式,将4所学校委托给吉林新教育集团,开展为期3年的委托管理。吉林新教育集团为学校派来了全省知名的教育专家作为执行校长和学科专家。为了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充分放手让执行校长开展工作,积极配合学科专家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由执行校长和专家精心打造的课程体系,以及学科教研制度就确立起来,并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3.借助家长的力量,依靠家长解决办学难题。净月第一实验学校的家长群体相比较其他学校的家长有其特殊性。社会阶层结构相对复杂,有来源于大学教师群体的知识分子家庭,还有城市白领阶层的中等收入群体与外来务工人员组成。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群体虽然对教育投入较少,但他们质朴、勤劳、善良,对学校工作在调动好的情况下非常热心。比如学校在拆迁过程中,需要大量校车运送,由于教师人手不够,家长自告奋勇地承担了这项艰巨的工作,为学校解决了最大的安全难题。而来自知识分子和城市白领阶层的家长,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资源,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出人出力。为学校校本课程的开设、实习实践场所的开辟、咨询指导服务、营养餐公司的考察,以及参与借读学校环保检测等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育改革结硕果
  3年来,学校经历了由粗放、低效、应付的教育管理,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最后向优质化、创新化管理的转变过程,适性教育作为学校的文化特色,逐渐发展并形成体系。
  (一)组建课程发展指导中心,构建适性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学校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结合学校的自身特点,在专家的指导下,研发净月第一实验学校适性课程。主要包括5个部分:初小衔接课程;职普对接课程,学科拓展课程;主题实践课程、主题德育课程。
  1.初小衔接课程。包括初小衔接英语课程、初小衔接语文课程、初小衔接数学课程,初小衔接科学课程。初小衔接课程主要设置年段是小学六年级,充分利用小学六年学习时间充裕,学生智力发育较快的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初中课程的前置,做好初小课程衔接过渡。初小衔接课程主要是英语、数学、语文学科。
  2.职普对接课程。包括职普对接通识类课程、职普对接专业类课程。职普对接课程主要针对的是学习基础较差,升入高中无望,本身孩子没有放弃学习意愿,希望获得一技之长的学生。因此在初三阶段,开展中职课程下延,开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有青少年礼仪修养课程、计算机拓展课程、创客课程、实践类课程。
  3.学科拓展课程。以“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每一步成长”为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丰富学生的成长体验,建构成就每一个生命健康生活的“成长体验课程”体系。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交往,成长为具有“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自觉守纪的道德修养、乐观强健的身心体魄、鲜明张扬的个性特长”,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阳光青少年。为此,把课程目标界定为“夯实基础”“尊重差异”“丰富体验”“促进交流”“成就发展”。我们通过多渠道引进、自主开发等方式构建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涵盖人文科技、艺术健康等各个领域,课程门类达到史上最多。2019年上半年开设43门校本课,其中1—2年级11门,3—6年级10门,7年级12门,8年级10门,全面实现了走班上课。下半年根据班级及教室情况灵活设置。在丰富课程门类的同时,规范课程管理、实施课程评价,还要打造特色课程。如非洲鼓、超脑麦斯、创客课程、创意美术、趣味绘本、金话筒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程。课程师资由3部分组成,本校教师(学科拓展,如金话筒、有趣数学、玩转篮球、英语配音;特长发挥,如锦绣前程、折纸);外部力量(东北师大红烛协会、吉林外国语大学志愿者、家长);购买课程(超脑麦斯、创意DIY)。
  4.主题实践活动课程。每学期分学部及年级组,分别开展主题实践类课程。主要课程有博物馆课程(科技馆、省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省规划馆);种植课程(中医药大学中药园、无土栽培及园艺实验室);艺术欣赏课程(交响乐进校园、文化馆艺术展览);航天科技课程;职教实践课程(市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参观)。
  (二)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
  1.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实现专业成长。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专业性强,开发本学科拓展课程。如音乐拓展课程非洲鼓、二胡演奏;体育拓展课程玩转篮球、趣味排球、快乐足球及太极功夫扇;美术拓展课程粘土玩花样、创意美术。老师自身有特长的可以跨学科开设校本课程。课程的开设对于教师学科素养的发展、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提供了机会。
  2.在教学研究与管理中提升能力。构建了以学科组为单位,专家為引领的教研机制。继续深入开展“3+1”生成式备课,主题教研及双轮教研活动。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主题教研、双轮教研活动。教师们在研究中学会了解读教材,创新了教学设计,提升教学与研究能力,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3.校本化培训与共同体建设实现专业成长。一是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化理论培训;二是做好青年教师实践培训;三是扎实开展好常规教研活动。包括“3+1”生成式备课、主题教研、双轮教研,同时也包括骨干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教研活动。在研究中实现专业成长;四是进行课标及教学技能验收,以验收形式促进教师成长;五是读书引领教师成长,学习教育家的观点和做法,指导教学实践。同时,也开展师徒结对等活动,师父带徒弟,实现教师共同成长。   (三)加强常规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全面提升学业水平。建立学业评价机制,采取平时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措施如下:(1)适性课堂。八年级以下建立学习共同体,九年级开展分层教学。(2)适性测试。一是规范测试流程;二是建立健全测试制度。(3)适性辅导。具体辅导形式:一是线上辅导。利用直播平台、移动录播、微信群、直播软件等新媒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假期及周末,各科教师对学生学习进行针对性辅导。二是线下辅导。学校根据学生学科学习水平的差异情况,从每个学科中选出需要补习的学生名单,学科教师根据学生需要补习的情况,分配给每个教师辅导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有针对性辅导,并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三是导师制。在初三下学期冲刺阶段,发动全校学科教师力量,对学优生开展针对中考的答疑辅导,打破年组界限,以提高幅度作为评价教师导师制工作效果标准。
  2.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围绕适性教育,开展适性德育。从日常规范抓起,制订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制度,即日常管理规范十二點。在做好养成规范的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六星评价体系。“六星”即立德之星、启智之星、健体之星、实践之星、博艺之星和创新之星评价。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大手拉小手”主题课程,主要表现在学生乘班车及实践性劳动中,大学生带小学生,培养学生友爱情感和互助精神;开展了礼仪课程,针对七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讲座,通过互动,让学生明礼、知行。开展了书香校园建设,涵养学生良好品性。通过营造读书氛围,开展读书活动,(共读一本书活动、读书交流、读书比赛、好书推荐、读书漂流),评选读书小明星活动,扎实开展读书工作,形成读书习惯,培养良好品行。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一班一品”活动,形成特色班集体。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主要从课程建设和社会实践两个方面来培养,在动手操作中开发大脑。同时,在数学课堂中结合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动手画、用手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
  (四)构建适性管理体系,实行民主管理
  学校建立了两部双线五中心管理格局。两部,即中学部和小学部,分别由中小学部副校长负责,两位副校长向校长负责。双线,即年级组和学科组并行。年级组由年级主任负责,归属学部副校长领导,负责本年级教师班级及学生管理,教学与德育并重。在教师管理上侧重事物性管理,负责教师的考勤、绩效、年度考核等评价性管理。班级及学生管理侧重班级建设及评价。学科组由学科组长负责,归属学部副校长领导,负责本学科的业务管理及评价。学科内教师培训、岗位练功、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减少管理层级,实行扁平化管理。
  (五)重建学校适性教育文化
  建立以适性教育为主题特色鲜明的学校文化。全校所有活动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全校师生对适性教育、办学理念、三风一训了然于胸,适性教育文化成为学校的标志性文化。同时,制订学校章程、重建管理制度和绩效考核方案,建设好班子队伍和教师队伍。做到制度合理、班子分工明确,教师队伍业务精湛,团结奉献,努力奋进。
  通过不懈努力,学校按照既定的发展规划,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教学成绩从区内默默无闻,到各个年段平均分都名列前茅。全区统考前10名本校占一半,毕业生质量调研成绩最高分,甚至都超过区内省二,师大等民办学校。初中部各年级在区内统考中都处在全区前列。小学部在全区的教学质量调研中,成绩进步也非常快,从原来的全区倒数,到2019年已经排在全区第四名。2019年中考,全校有120名毕业生,有两名学生超过620分,5名学生超过610分,40名学生考入重点高中。最高分628.4分,不仅在公办学校独占鳌头,也超过很多民办学校。在素质教育领域,2018年,有57人次在全国、省市等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其中不乏金牌和特等奖项。在吉林教育电视台、长春电视台等媒体的访谈节目中,师生都能面对镜头,侃侃而谈,落落大方。短短的两年时间,全校已经有28个班,在校生的1200余人,学生入学率成几何增长。
  四、蓬勃发展看未来
  3年来,全校教职员工真正践行了“尊重每一个生命,关注每一步成长”这一办学理念,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自己孩子。把教师当成了学校不断跨越式发展中的主人,才会赢得社会各界和广大家长的信任和尊重。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家长正是深切感受到学校的变化,才放心将孩子送到学校。目前学校正在投入建设新校舍,并将配置与教育教学相匹配的装备。未来的净月第一实验学校,无论是在软硬件上,都将成为长春市一所一流的学校。
  (责任编辑:王岚)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我国学校生命教育不断发展,但个别学生生命意识淡薄,轻生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学校生命教育刻不容缓。语文学科最具人文情怀,承担着铸造人的灵魂之重任。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思想性决定其在开展生命教育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所以,语文教师要内修其心、立德树人,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并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元素,利用课堂教学和语文教育平台,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使之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日本幼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对关注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性能力的发展达成了共识,少子高龄化现象对日本幼儿教育产生挑战。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17年颁布了最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为日本幼儿园课程后十年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教育政策分析理论指出,应从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对教育政策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教育政策分析理论视角对新修订的《幼儿园教育要领》进行解读,围绕基本理念、培养目标、课程与教
期刊
[摘 要]运用SPSS19.0软件统计2018年度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论文转载的整体情况,从转载来源期刊、第一作者情况、论文研究领域、基金项目情况和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分析,解读转载论文的内容及特点,进而提出化学核心素养、学业水平考试评析、化学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融合等问题需要更深层次的研究。  [关键词]中学化学;教学研究;《中学化学教与学》;转载情况  [中图分类号]G632
期刊
[摘 要]大学生挫折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塞涅卡的挫折观为视角,对当前大学生挫折教育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挫折教育存在主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缺乏挫折情境的预见教育和对挫折情境的价值判断过于武断等问题。塞涅卡的挫折观对当代大学生承认挫折情境、预见挫折情境和正视挫折情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使大学生能依靠自我教育的形式最终化解挫折情境,实现自我超越。  [关键词]大学生挫折教育;塞涅卡;
期刊
[摘 要]福柯提出的全景敞视主义阐述了如何通过规训使权力运行得更轻便、更迅速和更有效。从全景敞视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摄像头、事无巨细的规定和“死”的评价制度是如何为学校管理中的规训提供保障的。学校管理中的规训可能产生摄像头功能的异化、师生矛盾的激化和学生思维方式的固化等影响。为此,需要重申教育的目的,重新定位摄像头的功能,倡导提问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审辩式的思维。  [关键词]全景敞视主义;学校管理
期刊
[摘 要]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是验证教师思想道德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工作实效的途径,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成长,而且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从自身办学实际出发,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的新时代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优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路,使之更为科学、合理,以推动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持续提高。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评价体系  [
期刊
[摘要]研究方法是教育实证研究的核心,是决定教育研究质量的关键因素。作为教育实证研究的主流方法之一,混合研究是指在一个研究或者一系列研究中,以一定的世界观和研究逻辑思维为基础,设计研究方案的收集、分析,并有效混合量性研究数据和质性研究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对研究者及学生而言,合理、严谨的混合研究论文设计离不开对混合研究设计的哲学导向、研究设计的基本逻辑以及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等层面的了解与探究。  [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工作性质的变革,并影响到未来劳动力市场对人才技能的定义。《工作性质的变革》中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必然带来工作性质的变化并正在重塑工作所需的技能。无论发达经济体中还是新兴经济体中,对非重复性认知技能和社会行为技能的需求皆呈现上升趋势,对完成重复性任务所需要的具体工作技能的需求均呈下降趋势,而复合型技能的回报率则持续走高。教师和学生应辨证思考工作性质变革的影响,秉承“为未来
期刊
[摘 要]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的基础工程,也使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为重点资助对象。通过对近3年的学生资助政策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学生资助工作围绕着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样一个群体在不断精准化。首先,完善精准帮扶政策,保证这个群体在学生资助资金评审中获得最高标准资助;其次,完善精准识别政策,再次把这个群体置于优先资助位置;最后,落实精准管理政策,以保障国家资助政策在这个群体身上得到最彻底的
期刊
[摘 要]本研究利用2011—2017年支援中西部地区协作计划输出省“211工程”院校的实际招生数据,从高校、教育部门和考生家长三个层面对影响录取率的因素进行作用机理探究,以分析协作计划对输出省份优质高校录取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协作计划实施没有影响到输出省份对本省的“本地化”招生倾向,并且其对输入省优质高校录取率略有提高,但有轻微挤占到其他输出省的录取率。研究表明,适当增加当地教育投入,有利于高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