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局部血流量与血脑屏障动态变化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局部脑血流 (rCBF)与血脑屏障 (BBB)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规律和尼莫地平 (Nim)的作用特点。方法 通过大鼠枕大池自体血注入法制备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模型 ,在SAH后 1h、 4h、 12h、 2 4h、 3d、 7d、 14d及 2 1d等不同时相点 ,利用激光多普勒技术和电镜对各组大鼠局部脑血流与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SAH后大鼠的rCBF明显下降且具有“两期”反应 ,在SAH后 1h后rCBF有所恢复 ,4h后再度降低 ,并可持续至 2 1d。BBB损害改变在SAH后早期即可观察到。Nim对rCBF降低和BBB损害均有改善作用。结论 SAH后rCBF与BBB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符合CVS的发展规律 ,可以反映该时期CVS的状态。早期应用Nim可以改善SAH后CVS ,并对BBB的损害有一定保护作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changes of ultrastructure of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rCBF) and blood-brain barrier (BBB) ​​in rats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and the effect of nimodipine (Nim). Methods Cerebral vasospasm (CVS) model of SAH was established by autologous blood perfusion into the cistern and cisternus of rat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of 1h, 4h, 12h, 24h, 3d, 7d, 14d and 21d after SAH, Le technical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of the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 in rats and changes in the blood-brain barrier ultrastructure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rCBF of ra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SAH and had a “two-phase” response. After 1 h SAH, rCBF recovered, and then decreased again after 4 h and lasted for 21 days. Changes in BBB damage can be observed early after SAH. Nim improves rCBF reduction and BBB damage. Conclusion The dynamic changes of ultrastructure of rCBF and BBB after SAH accor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VS, which can reflect the state of CVS during this period. Early application of Nim can improve CVS after SAH, and have a protective effect on BBB damage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绝经状况与不同分子亚型对北京乳腺癌患者生存的影响,为乳腺癌临床研究以及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北京市肿瘤登记处提取北京4所医院2006—2010年全部北京户籍的乳腺癌病例,通过病历摘录的方式收集患者TNM分期、受体状态、分化度、身高和体重等信息,结合北京肿瘤登记数据和人群肿瘤登记的随访信息获得患者的生存结局。随访截至2015年12月31日,最终纳入4 531例浸润性、原发性乳腺癌病例进行分
期刊
摘 要:实验教学在留学生医学遗传学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如何提高留学生实验教学质量是相关授课教师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我教研室留学生医学遗传学课程教学积累的经验,探讨如何有效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  随着人类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不断取得新成就,医学遗传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医学遗传学作为高等医学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承担着基础医学和临床
期刊
本文以工厂产生的“三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三泥”的相关内容,接着分析延迟焦化装置回炼“三泥”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延迟焦化装置回炼
目的探讨多环芳烃(PAHs)暴露对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s)的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修饰(p-H3S10)改变与DNA损伤效应之间的关系。方法2014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辽宁省本溪市某钢铁厂75名焦炉作业工人作为PAHs暴露组,并以年龄、工龄、劳动强度和高温作业为匹配因素,选取当地50名热轧厂工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尿1-羟基芘(1-OHP)水平。采用彗星实验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PB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刘新光,1964年10月出生。1985年毕业于江西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生物化
水是居民生活的保障.在水质检测的工作中,要对典型水源地地区地下多加关注,这样可以对水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识别,水质发生变化时,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提前预报,并可以依据出
目的分析上海市虹口区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HS)随访管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于2016年10月1—20日,以虹口区CHS在2012—2016年期间随访管理的302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有效率为87.1%(263例)。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社会人口学特征、HIV感染途径、CD4+T淋巴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