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ffee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在经历由小到大再到饱和发展之后,隐藏着的一些深层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优势不突出及专业发展不明朗的问题,都对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品质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鉴于这种情况,在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过程中,应根据专业特点,明确差异化发展定位,丰富专业教学体系,开拓更多元的上升通路,为专业学生提供更具多样性的教育支持,凸显师范院校影视专业的显著优势。
  关键词:师范院校 影视表演专业 就业需求
  进入21新世纪后,随着影视表演教育培训行业的蓬勃向前,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也经历了由小到大再到饱和的发展历程。在对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现状的观察中,能够深刻感受到专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根据新时代发展特点进行转变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笔者立足当前发展现状,对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刻解析,以期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一、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现状
  自20世纪60年代起,师范院校就已开设影视表演专业,经历了多年发展之后,逐步成为兼容教育、影视、传播等众多领域的综合性专业。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国内高等师范院校总数为199所,其中近八成院校开设了影视表演、音乐表演、艺术表演、戏剧影视表演等相关专业,整体规模十分可观。仅就“影视表演”这一专业而言,开设院校虽不众多,但却也处于持续发展过程之中,专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一)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差异化发展
  从实践观察中不难发现,不同于艺术类院校,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既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客观不足。在优势方面,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部分院校更注重教育领域的深耕,旨在培养“教育+艺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关专业学生也主要面向大、中、小、幼等教育机构,从事编导、表演、创作等教育工作。在不足方面,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表演”教学,相较艺术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成长高度及实践舞台有所局限。正是由于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优势与不足的客观存在,才需要在专业发展上扬长避短,寻求差异化的突围,力争走出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发展新道路。
  (二)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品质化发展
  在持续推动差异化发展的过程中,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非常重视品质层面的不断跃迁,在专业课程建设、专业教学升级和专业实践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持续探索。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基于校企合作、教研合作的基本模式,在大中小学教育体系内建立了纵向人才实践机制,支持专业学生理实并进,高效成长,并逐步健全了师范人才培养、输出的基本模式,能够为教育领域持续输出优质人才资源。在我国教育改革工作逐步进入深水区的情况下,致力于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和综合教育的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将能够不断为相关改革工作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支持。
  二、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师范院校为了能够开拓就业渠道,逐步增加了更多非教育类的专业元素,强调让学生在艺术专业上实现更高的突破,以获得教育领域之外的就业机会。这种避重就轻,放弃“专注教育”的差异性优势,显然不符合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建设初心,也并不利于专业学生的多领域发展。通过对近年来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当前专业发展的问题相对集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师范专业特色不明显
  在对海南、广州、上海、北京、山东等地区15个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在发展定位上的同质问题非常突出。


  由表1可见,在专业教材、培养方向、能力结构、课程设置等关键节点上,全部受访院校的相似度水平明显偏高,其中,师范院校和非师范院校的相似度水平,并无明显差异。在课程设置相似度上,师范院校相似度达到78.97%,而在非师范院校也高达73.43%;在能力结构相似度上,两类院校均突破了90%。这意味着师范院校影视专业整体专业定位存在显著的同质化问题,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师范”特色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彰显。在深入走访中发现,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艺术类课程的受重视程度更高,教育、师范相关课程的地位明显下降,专业学生应有的“教育专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尤其是有关“立德树人”的师范专业育人重心上,师范院校影视表演專业并没有形成突破性的创新,反倒逐步趋于弱化。
  (二)师范专长优势不突出
  在对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进行就业需求的调查中,呈现出显著的分散特征,其中,教育方向就业需求学生占比仅为33.71%,影视方向学生占比32.44%,传播和娱乐方向学生占比数量也较以往有了显著的提升,二者总计达到了29.0%。在对受访学生进行深入访谈时了解到,当前师范院校学生的师范专业优势并不突出,在面临非师范专业学生的竞争时,无法运用自身的教育专长来获得更好的教育岗位。加之,当前本领域内就业环境复杂,很多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更倾向于抛开教育专向岗位,在更为多样的休闲娱乐传播领域寻找合适的工作。然而,在当前同质化的教育环境中,这种就业需求很难得到有效的满足,师范院校学生不得不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三)师范行业前景不明朗
  行业环境转变问题,是现阶段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所面临的客观问题。一方面,在传统的教育培训行业中,多元化、细分化和多样化趋势愈发显著,师范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就业环境变得异常复杂,加之目前教育培训领域正处于关键转折阶段,学生难以精准定位自身的行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教育领域正面临严重的内卷问题,优秀师资力量供大于求的现象比较严重,后进者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面向新兴教育领域的市场开拓仍处于摸索阶段,专业学生需要承担更多的发展风险,才能在新兴领域站稳脚跟。总体来看,尽管教育端人才需求十分旺盛,可是留给新一代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机会并不多,整体的发展前景并不明朗。   三、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策略
  在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客观问题,应主动寻求教育定位的深刻转变,使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发展道路更为顺畅。
  (一)德行教育为先,培养双向专精的师范人才
  有鉴于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具有显著的教育特性、艺术特性和社会特性,专业学生发展也面临多重性的考验,因此,建议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建立“三德合一,双向专精”的综合发展定位。
  所谓“三德合一”,是根据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特点,强调建立以师德、艺德和公德为根基的专业基础。师德,主要对应师范院校教育的专业特点,明确立德树人的基本定位,不断提高学生培养中的师德水准;艺德,主要是以影视表演为切口,让学生遵循行业道德规范要求,实现艺术素养的有效发展;公德,主要是针对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从业者的社会影响力,强调提升学生的公共道德水平,使之肩负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通过“三德合一”的培养方式,让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在德行教育上走出特色化道路,真正培养一批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要求的优秀师范人才。
  “双向专精”则是在重视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前提下,根据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复合特点,要求学生在教育领域和影视表演领域实现双向的专精。学生既需要通过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在教育实践方面的能力水平;还要通过扎实、广泛的影视表演专业训练,具备较强的艺术能力,从而成长为符合专业定位、具备差异优势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教学体系革新,沉淀教育专长的核心优势
  师范院校影视表演教育教学工作要注重自身的综合性特征,针对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学生提供高度自主、灵活多元的学习选择,配合教学形式的有效创新,助力学生“教育专长”核心优势的不断凸显。
  1.“专业名师小班课”。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可以尝试引入“专业名师小班课”。通过专业名师小班化教学,支持学生根据教育岗位的实际要求,灵活选择多位名师进行“组合”学习,专项提高自己的教育专长,以便于在教育岗位竞争中,获得更多的专业优势。
  2.“教学导师专修课”。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可以尝试引入“教学导师专修课”,由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担任指导学生专业发展的导师,并作为学生就业发展的引领者,带领学生在岗位上进行实践,积累更多的实践资源,切实助力学生在感兴趣的专业方向上进行持续的磨炼和提高。
  3.“自主发起项目课”。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还可以尝试开设“自主发起项目课”,由专业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偏好或市场需求,发起专项的学习项目或专业项目,并自主完成相应资源的整合,进行系统的专项学习和专项拓展,开发一些具有更强细分竞争力的专业课程体系。在面向特殊教育、培训教育以及老年人教育等新兴需求领域时,这种“自主发起项目课”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使之在新兴领域提前部署、及早探索,在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在专业上的精准突围。
  (三)师范业务拓展,开辟多元发展的成长路径
  在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发展过程中,需主动应对当前行业发展的复杂状况,寻求通过多元适应的方式,争取更多的就业发展机会,并能够凭借自身在师范类业务上的显著优势,取得差异化的发展突破。
  1.融入教改,增强素质教育。在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主动融入现代教育改革事业,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在中小学教育领域进行深入而广泛的布局。一方面,要凭借影视表演专业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的显著优势,鼓励专业学生深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去,开辟中小学素质教育的新场域;另一方面,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应抓住校外教育改革的发展契机,依照校外教育的政策要求,积极参与到高质量校外教育产品和服务开发中去,在促成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方面做出更多的创新尝试。
  2.助力转型,推动企业教育。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企业的视觉传播和视觉发展战略变得异常重要,对影视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了新的高峰。在这一过程中,优质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竞争优势将更为凸显,能够承担起面向企业员工的影视表演教育培训工作,使企业在视觉传播层面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凸显,从而增强企业的整体价值。这一企业教育方向的就业前景非常乐观,是现阶段较为稀缺的复合型就业岗位,能够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综合优势。
  3.下沉发展,服务大众教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追求幸福美好的生活成为新的发展核心,影视表演服务下沉,丰富大众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趋势愈发明朗。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学生可以立足“大众教育”这一新的发展角度,针对影视表演专业需求,进行专项课程、专项服务的开发与输出,凭借自身在师范业务方面的显著优势,深度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去,在实现自身职业发展高度有效突破的同时,助力现代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四、结语
  在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的发展过程中,学校要主动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三德合一,双向专精”的专业结构,致力于培养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在专业教学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愿,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选择,让学生在专业名师小班课、教学导师专修课和自主发起项目課等渠道的综合运用中,进行教育细分领域或专长领域的探索,从而积累更多实践经验,逐步形成具有显著优势的发展特征。最后,师范院校影视表演专业要能够在教育改革、企业教育、大众教育发展等多元领域,进行成长路径的开辟,借助院校、机构、学生的多方合力,让拥有师范专业优势的学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金霄,刘永昶.长尾转向:论当下电视媒体的传播力提升策略[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
  [2]孙承钢.多元思维在高校戏剧影视表演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艺术评鉴,2019(21).
  [3]李娜,计莹.戏剧影视表演品牌专业建设探究——以吉林艺术学院表演专业为例[J].艺术教育,2019(10).
  [4]林起明.“互联网+”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9).
  [5]鄢小凡.全媒体时代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之我见[J].名家名作,2019(08).
  [6]赵健.试论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人才教育现状[J].戏剧之家,2019(23).
  [7]杨越添.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戏剧之家,2018(33).
  [8]金鑫.师范类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发展的几点建议[J].音乐创作,2017(03).
  [9]杨素霞,董长洲.地方高校影视表演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智富时代,2016(06).
  [10]李刚,丁超男.再议高师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J].音乐创作,2015(09).
  【编辑:朱垚颖】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在中国故事“走出去”的同时,一批外国视频博主也“出海”中国,活跃在B站、微博、YouTube等社交平台,以丰富的内容创作展现中国的风土人情、大美风光、社会变迁等,架起了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本文以“我是郭杰瑞”为参照样本,探究其Vlog的叙事之道,并借此分析“洋网红”应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关键词:Vlog 我是郭杰瑞 洋网红 中国故事  2020年4月1日,一则名为《郭杰瑞带你走进纽
摘要:视觉中国网站因黑洞照片引发热议并遭受行政处罚,凸显了新媒体时代的图片版权贸易及其法律问题。引发争议的图片交易行为,属于冒用版权人名义进行非法牟利、未经许可违规从事新闻图片传播的行为。这一违法行为反映了四个方面的版权法律问题,即对于他人作品、作者身份不明作品、公有领域作品、国家作品,可否进行经营获利?该案例对我国图片版权贸易和图片版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以下三点启示:图片生产、贸易与服务
摘要:内容安全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以英国互联网内容治理的标志性文件——《在线安全法(草案)》为基础,分析英国在互联网内容治理领域的全新监管路径与框架,如独立的监管机构、内容安全责任、注意义务等,同时结合英国的监管实践,总结归纳《在线安全法(草案)》对互联网内容治理的启示。  关键词:内容治理 《在线安全法(草案)》 网络安全 言论自由  在线服务尤其是社交媒体服务
摘要:深度融合背景下,党报如何通过深度报道不断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实现差异化发展?近年来,长沙晚报大胆创新,在全国党报系第一家推出“封面特稿”。但凡大节点、大主题、大事件,都在报纸封面版推出精心策划、深度挖掘、精心打磨的万字报道,引发现象级热议及转发热潮。为什么要推出特稿?特稿如何“特”起来?特稿如何更完美?本文试图从选题、内容、采写、呈现及传播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长沙晚
摘要:全媒体时代,高校治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都面临新的考验,特别是面对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疫情防控,如何提升舆论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就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全媒体论述,探索构建全程化、全息化、全员化、全效化的舆论宣传工作路径,以增强高校舆论宣传工作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展开有益探讨。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高校 舆论宣传 全媒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提出“建设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