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裂隙扫描和飞点状照射法切削治疗32例39只眼,术后随访观察1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治疗性角膜切削术(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的效果。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裂隙扫描和飞点状照射法切削治疗32例39只眼,术后随访观察1年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3,6,12个月检查:矫正视力提高2行以上者,分别为48.7%,53.8%,51.3%,46.1%;等值球镜分别为+1.8,+2.2,+2.0,+1.6;部分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检查,术前、术后无明显差别。结论PTK治疗浅层角膜病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部分患者可避免角膜移植手术或延迟角膜移植手术时间,但术后存在原有疾病复发和远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BLEC)增殖的影响.方法对培养牛晶状体上皮细胞采用3H-TdR掺入法及MTT法,研究不同质量浓度CsA(1~16 μg/ml)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在光镜、电镜下进行观察.结果 CsA(1~16 μg/ml)作用24 h和72 h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24 h 50%抑制质量浓度(IC50)为
当前,信息技术和网络不仅成为教师学习提高的途径,也越来越成为师生学习的工具。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当今教学把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引入写作教学中,明显提高了写作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文心雕龙》中云,“情者,文之经”;“文章之作,在乎情性”。至诚至情发出的心灵之音,才能触动读者的心弦。但是,在写作教学中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写出声情并茂的文章呢?
进入21世纪,随着人类科技特别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逐渐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信息素质也就成了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为顺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的新课程正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进行根本性的变革。由于中学时期正值各种素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我们以审慎的态度讨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在信
目的 观察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基因对角膜细胞的转染情况,探讨用hEGF基因对角膜损伤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了hEGF全基因序列,将该基因序列插入pcDNA3.1真核表达高效穿梭质粒,用脂质体包裹注入家兔角膜前房.从RNA、DNA和蛋白质水平分别测定了角膜组织中hEGF mRNA和D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了hEGF在兔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基因转染24h后在全层角膜细胞内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在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得到思维的拓展,进一步发展其空间观念?本文将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空间观念发展的渐进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教学策略提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为课堂活动的生动化、情趣化提供参照。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恰恰也是儿童空间知觉即形体直观认知能力形成的
我们采用保存的人羊膜行羊膜移植修复结膜缺损,获得理想效果.现将术后随访6~18个月的22眼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18~56岁.病因:
目的 研究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LEC)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的变化及生化改变.方法用链脲佐菌素(STZ)45mg/kg腹腔注射复制糖尿病大鼠白内障动物模型后分为对照组、STZ组和治疗组(应用葛根素腹腔注射).分别于实验第20、40、60d时取材,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及生化方法观察糖尿病大鼠LEC iNOS mRNA表达的变化及其对一氧
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而传统“灌输式”教育存在思想僵化、教学方法呆板,把教学过程仅理解为知识传授过程,忽视了学生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受教育者的潜能,妨碍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所以,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改革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 一、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 观念的变革是根本的变革,要在中学历史课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