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昌平农商对接做强百合产业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gu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北京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的组织下,昌平区百合花农与来自国内各地的百合种球供应商及切花销售商齐聚一堂,在昌平区马池口镇乃干屯村共同举办了农商对接现场会。会上,昌平区园林绿化局百合花产业负责人介绍了昌平年度百合生产情况,百合种球供应商和切花销售商分别介绍了种球及切花的市场供需情况,随后产销双方就有关收购情况进行了沟通。此次农商对接会,减少了产销的中间环节,使花农更加便利地面对市场,为百合产业良性、稳定发展提供了平台。
  据了解,为了办好百合农商对接现场会,昌平区园林绿化局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配合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抽查组对昌平国家级百合栽培标准化示范区进行抽查检查。抽查组听取了示范区项目总结报告,并实地参观检查了位于南口镇李庄、流村镇禾子涧村百合种球研究基地,对昌平区百合标准化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其次园林绿化局为百合花农提供了入夏生产技术辅导。入夏以后,昌平地区降水较多,百合切花及种球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百合病害也进入了高发期。昌平区专门派遣技术人员采取入户指导及电话通知等方式,指导农户做好阴雨天气百合生长各项技术措施。要求各百合花棚要调整风口大小,防止雨水淋湿种苗;减少施肥、打药次数,以降低温室内湿度,从而减少在阴雨天气中因管理操作不当而造成的损失;同时要求在天晴后及时采取上遮阳网、喷施杀菌剂及补充肥料等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据介绍,近年来昌平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农业品种、品质和品牌,逐步形成了以“一花三果”为主导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集群,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一花”就是指以百合花为代表的花卉产业。昌平百合主产区位于昌平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口、流村、马池口和阳坊四镇,这里原本多是废弃荒沙地,是首都扬尘产生的重要区域。昌平区园林绿化局通过调研、走访,确立了百合产业的发展目标,通过建立百合花日光温室,采用循环农业技术改造荒滩地,大力发展设施百合种植,实现技术与资源的有效结合。多年来,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昌平区百合产业得到进一步扩大与提升,开创了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的产业化生产新格局。
  如今,昌平区已建成百合种植示范基地41 个,百合日光温室1726 栋,并成功注册了昌平“静香”百合品牌。2012年昌平区与荷兰马克公司、伏莱特公司签约,引进先进的百合生产技术和种球繁育技术,加速百合品种国产化繁育进程,促进新品种的繁育和开发。引进种球育种技术后,百合的种植成本可以降低20%左右,花农每栋温室、大棚可增加5000元至7000 元的利润,同时还可以减少原先从国外进口种球的运输损耗和种球病变等不利情况。
  据了解,2012年昌平区共生产百合鲜切花443.6 万枝,收获百合种球约600 万粒,销售种球550 万粒,实现产值达6525 万元。
  来源:中国花卉报
其他文献
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的应用是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工厂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目前中国设施蔬菜长期发展中出现的土传病害逐年加重,不重茬营养土难选,营养土养分配比不平衡等诸多问题的有效途径。辽宁省海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07年从农业部引进“蔬菜集约化育苗”项目。笔者经多年的大量试验示范,逐步总结出一套适合海城地区的设施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现以日光温室冬春茬番茄集约化育苗为例,将该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