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安徽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频率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开展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细刹、可杀得及
【机 构】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安徽合肥 230031阜南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徽阜南 236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疮痂病是马铃薯生产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近年来安徽马铃薯疮痂病的发生频率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开展枯草芽孢杆菌、寡雄腐霉、细刹、可杀得及五氯硝基苯等5种药剂对马铃薯疮痂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和寡雄腐霉菌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到51.52%、43.4%.枯草芽孢杆菌处理马铃薯产量最高,为34717.5kg/hm2,比对照增产6.6%,商品薯率达91.3%.
其他文献
干扰素诱导跨膜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ransmembrane proteins,IFITMs)已经被鉴定为宿主I型干扰素防御系统中的关键效应分子。大多数RNA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入侵阶段被IFITMs所
目的:STGC3基因是新近克隆的一个候选抑瘤基因。本研究以STGC3基因阳性表达的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细胞为模型,采用siRNA技术,使NIH3T3细胞的STGC3基因表达下调,观察STGC3基因表
在皖南烟区开展了中川208、CF227、云烟301、云烟121、云烟116、云烟87、云烟97共7个品种的比较试验,分析其田间表现、经济性状和质量性状等.结果表明:中川208、云烟87综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