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批示,南阳9名失踪儿童回归家园

来源 :现代青年·感动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lytl1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4月到12月,河南南阳9名男童先后离奇失踪,社会上一度传出“挖眼割肾”的谣言。2007年12月23日,总理温家宝通过内参获悉此案并作批示。2008年1月3日,警方快速侦破此案,9名被贩卖到河南新乡、山东东明等地的男童和亲人团聚。
  
  9名儿童神秘失踪,“挖眼割肾”谣言四起
  
  2007年4月15日,河南淅川县大石桥乡毕家台村5岁的毕俊欣在外婆家暂住,当天中午12时,毕俊欣在老城镇小操场附近玩耍时失踪。
  2007年5月19日,7岁的杨帅在河南淅川县上集镇钟观社区的灌河边玩耍时失踪。
  2007年7月26日,7岁的贾少攀与4岁的贾阳鑫兄弟俩随父母在淅川县上集镇罗寨社区居住,两人出门玩耍时失踪。
  2007年11月3日,6岁的刘晓东,在淅川县上集镇谢岭村的家门口附近玩耍时失踪。
  2007年12月8日,淅川县上集镇娃鱼河村付营组4岁的吕向阳、两岁的吕向雷兄弟俩在金河镇外婆家玩耍时失踪。
  2007年11月25日,淅川县城关镇龙城街道西湾村,4岁的陈淅阳在丝毯厂玩耍时失踪。
  2007年4月至12月,淅川县先后有8名男童神秘失踪,年龄在2岁至7岁之间,失踪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午11时至下午1时。此外,2007年11月10日,相临的西峡县也发生一起失踪案,6岁男童李征在丁河镇天池山庄附近失踪。多名儿童离奇失踪,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寻找失踪的孩子,几个家庭印传单、做广告,花费达10万元,但一直没有任何有用的信息。与此同时,孩童失踪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挖眼割肾”的谣言悄悄在這个偏远县城散布开来:淅川有一个专门偷盗小儿肾脏和眼角膜的团伙。流言引起当地无限恐慌,不少家长对孩子进行严密保护,专门接送孩子上学,学校老师也不敢怠慢,将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
  巨大的恐慌继续在山城蔓延……
  
  总理批示后的雷霆行动
  
  早在2007年5月,失踪儿童的父亲杨天贵到当地派出所报案,但当时并没有立案,派出所让家人查找线索。杨天贵提供了第一个线索:孩子失踪前一天,一个曾有矛盾的亲戚来过家里,还给了孩子一块钱。派出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无果。随后,杨天贵到派出所提供第二个线索:村里一个12岁的小孩看到杨帅被陌生人带走了,但派出所对这个线索并不在意。杨天贵心急如焚,找到县刑警队。刑警队到村里了解情况,也去亲戚家进行调查,排除了犯罪嫌疑。找不到儿子,杨天贵三番五次去派出所、刑警队。派出所的工作人员说,不知道算拐卖儿童,还是自己走失,不好定性。
  4个月后,杨天贵几近绝望,不再找警方反映情况。
  另外几个家庭也在苦苦寻求线索,以便派出所立案侦破。2007年12月,失踪儿童的父亲吕富金到当地派出所报案,有关人员让他有了线索再来。“找线索”成为失踪儿童父母最大的心结。
  后来,失踪儿童的家长们逐渐互相认识。2007年12月16日,他们联合写了投诉状交到县委。县公安局有关人员答复说,要对男童失踪案侦查,但由于无法定性,不能立案。
  2007年12月,家长们打热线电话求助当地媒体。
  12月20日,河南商报的一篇稿件《南阳淅川5个月失踪7男童》见报。随后,新华社河南分社记者到淅川县调查写内参。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此案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河南省主要领导过问此事。同日,河南省委领导分别批示。特别要求:“省市公安部门从速处理,要扩大侦破视野,不惜一切力量,限期破案。”
  12月24日,河南省公安厅领导到淅川县指挥侦破工作。当晚,南阳市委迅速成立“12·24”专案指挥部,组织刑侦、技侦、治安、网监等部门150名民警参战。
  12月28日,专案指挥部邀请多名资深刑侦专家加入侦破行动。专家们分析认为:男童失踪案是一个拐骗、拐卖犯罪团伙所为。指挥部又从南阳市公安局特警、治安、交警等部门和邓州等五个县市紧急抽调200名民警参与侦查工作。专案指挥部派人对失踪儿童父母进行采集血样,将DNA录入全国信息数据库。
  “这是近年来,上案子上得最厉害的一次!”当地一名警官接受采访时说。
  专案组开展密集排查,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凌晨两点钟还在敲居民家的门。同时,《关于在全市范围内排查失踪儿童的紧急通知》、5万份《悬赏公告》、《致全县所有司乘人员的一封信》、《致淅川籍在外务工人员的一封公开信》等贴满淅川大街小巷。公告称:只要提供有价值线索,每找回一个孩子,奖励现金3万元;每抓获一名犯罪嫌疑人,奖励现金5万元。
  在河南省公安厅的统一部署下,省内其他公安机关也开始协查。
  省公安厅抽调的网警总队、技侦总队专家,对案件的状况进行专业性分析,并采用最先进的DNA比对技术。部分与南阳交界的外省县市的公安局长也被请到了淅川,连夜开会商讨对策。专案组调查发现,在某案发现场,淅川县一家企业的监控摄像头拍下了一段录像。录像里,一个10岁左右的少年领着一个更小的孩子匆忙离开。经证实,小孩正是失踪孩子之一、4岁的陈淅阳。
  淅川县电视台每隔半小时便会播放这段不足2分钟的录像,向市民征集线索。
  自此,专案组可确定的信息是:这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拐骗、拐卖犯罪团伙,多在双休日或学生假期的白天,以带儿童玩耍、买玩具、买食品等理由进行诱骗,或干脆趁人不备侵袭单独或结伴玩耍的2~10岁男童,借助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带儿童迅速逃离现场。排查工作被分为十个重点进行,骑摩托车的男性犯罪嫌疑人,与失踪少年有非正常接触的10岁左右少年……
  
  案件告破,“偷子家族”连续作案
  
  2007年12月31日23时许,2008年的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
  此时,专案组仍在连夜突击。新乡警方反馈来一条信息,当地警方连夜协查时,发现有来历不明儿童,解救出一名疑似被拐儿童。
  警方将失踪孩子的父亲贾建峰接到指挥部,比对新乡警方传来的男童照片。贾建峰仔细辨认后,说“像”。为进一步确认,专案组连夜赶往贾家,让贾阳鑫的母亲朱春红辨认。当朱春红看到照片上男童那两颗门牙有些缺失(豁口)时,差点晕倒:那就是自己的儿子!
  1月1日至2日,经缜密侦查,犯罪嫌疑人叶增喜、其六弟叶晓林等10人被抓获。经讯问,这是一个家族式犯罪团伙。他们通过引诱、拐骗、贩卖一条龙式的犯罪活动,将这些受骗儿童贩卖至河南新乡、山东东明等地。截至破案时,8名男童被以每人2万元的价格卖出,1名儿童尚未卖出。
  随后,经过工作,9名被拐卖儿童全部被解救。
  叶增喜共兄弟六个。提起叶增喜的名字,许多人都说他是骗子,村前村后都被他骗过。当年,叶增喜是村里的篾匠,他对大伙说,认识外地一个林场的领导,可以弄到便宜木材,借给他两三百元钱,能给弄回来足够盖起3间大瓦房的木头。这样的便宜事,诱惑了大多数乡亲。后来,叶增喜欠了一屁股债躲了出去。这些年为了躲债,叶增喜几乎没有回过家。
  在这个家族式团伙中,主犯叶晓林黑瘦精明,是团伙的“主脑”。兄弟中,叶晓林排行老六,也是村里的“秀才”。这个38岁的男子在当了几年老师后,1996年考进了师专,一年后因家庭困难辍学,先后在广州等地打工。1997年,叶晓林回到老家淅川,做香菇生意,但没有赚到钱,于2003年离婚。2005年,叶晓林来到郑州,在一家律师事务所做勤杂工。在郑州几年时间里,他还自学法律。在他出示的名片上,赫然印着“律师”的头衔。在这个头衔的掩护下,他帮人协调经济纠纷,还收到过两三万元的代理费。在被抓获前不久,他还参加了司法考试。
  叶晓林走上“拐卖”路的原因是欠了很多钱,刚开始是打麻将想赢钱,可输得更多了,后来被人家逼得狠,被暴打多次,叶晓林只好到处借钱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找到哥哥叶增喜。哥哥说,还不如去弄两孩儿卖呢,很赚钱。叶晓林动心了,开始在村口转,给小孩买玩具……“农村小孩防范意识差,喜欢在村口路边玩,而且大多是一两个人,给他们买玩具、买吃的喝的,他们很喜欢,然后就跟你走了。”叶晓林这样向警方交待。
  现年23岁的叶欣帆是叶增喜的儿子,因染上赌博恶习,欠了一屁股赌债。2007年4月15日将5岁的毕俊欣拐卖后,一下子还了1万多元的赌债,从此开始不停诱骗贩卖儿童。
  
  9名被拐儿童和亲人团聚
  
  2008年1月2日,失踪孩子的家长陆续接到通知,说犯罪嫌疑人已抓获,1月3日可以领孩子。失踪孩子的家长陈建国激动得一晚上没睡着,特意给儿子陈淅阳买了一个奥特曼,和妻子将孩子的床铺了一遍又一遍,感到手忙脚乱,想早点上床睡觉,但根本睡不着,每隔几分钟就看看表,觉得一分钟像一年一样漫长,夫妻俩硬是坐了一夜。
  第二天8点多,家长们赶到淅川县公安局,仍然是漫长的等待。
  家长大多是熬了漫长的一夜,此时,他们偶尔会问问对方的情况,更多的是沉默。
  与此同时,解救出来的9名孩子从新乡出发,在多名特警护送下,一起往南阳进发。当护送车队进入淅川县城北入城口时,一大早自发前来的上万群众,挤在不到5公里的马路两邊,人们翘首企盼,想看看失踪归来的孩子,想看看那个应被千刀万剐的家族团伙。
  车队行驶进淅川县丹阳宾馆,早已等候在此、望眼欲穿的9名孩子的家属一见车来,立刻奔向车门,当一眼认出自己的孩子时,个个哭喊起孩子的名字,撕心裂肺。
  认亲现场,4岁的陈淅阳在离家39天后,重新回到了妈妈的怀抱。手伸向孩子的那一刻,陈建国夫妇的泪珠不停地往下掉,也不知是喜悦还是悲痛,他们将儿子紧紧抱在胸前,只有泪水,没有话语。
  整个现场,可能是受惊过度,多数孩子都只是呆呆的,不敢说话。有些年幼的孩子一见大人哭成这样,也跟着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孩子们回家了,回到父母温暖的怀抱。然而,这些天的梦魇并没有就此消失。
  6岁的刘晓东被卖到了一个农村单身汉家,那家给他起了个新名字叫“马国豪”。回家后,刘晓东当天夜里睡觉做梦,突然把被子一拉,蒙头就哭,父亲刘国军叫他“晓东”“东东”都无法把梦中的孩子叫醒。情急之下,想起孩子的名字“马国豪”,情急中“马国豪”这么一叫,刘晓东一下子吓得坐起来。
  4岁的吕向阳被起名“李丰雷”,如果说自己叫“向阳”,就会被打。
  面对恶梦般的过去,家长们都说,等过一段时间孩子情绪平稳了,就送他们上学校去。从此以后,接送孩子上学下学、看护他们更加风雨无阻。另外,据记者了解,本案的涉案人员均已被批捕。下一步,随着案子的侦查终结,等待这一家族式犯罪团伙的,必将是法律的严惩。
其他文献
西贡,曾是南越的首都和东南亚最繁华的城市。越南统一后,为纪念国父胡志1区。可对中了《情人》的“毒”的文艺青年们来说,仍会把胡志明市固执地叫作“西贡”。作为城市名的“西贡”像一袭奥黛飘隐于历史难觅芳踪,但富有文艺气息的    难以释怀的“西贡情结”    对不少中国人而言,许多西贡题材的文艺作品是耳熟能详的。美国百老汇舞台剧《西贡小姐》和法国女作家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情人》,赋予了西贡的妩媚与哀愁,
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高标准严要求推动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履行新时代移民管理职责使命提供了坚强保证。坚持政治统领,坚定看齐追随,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移民管理工作全過程  狠抓政治理论武装,筑牢全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命的思想根基。强化政治机关意识教育,组织
中国工商银行机构金融业务部党总支突出固根铸魂,注重融入实践,推动创新发展,带领党员干部持续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着力锻造维护核心、听党指挥的绝对忠诚,着力强化勇于改革、敢于突破的创新意识,着力严明高度自觉、令行禁止的纪律红线,在强堡垒、当先锋的过程中不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发展。  深化对金融机构政治责任的再认识,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中展现新作为。敢于担当,服务国家重点领域改革。总支党员干部勇担使命
1    爱情是一场慢性病,总在你不经意的进修,,偷偷溜出不,絗细地折磨你,而且你也别想着治它,因为你总也治不好它,好了又犯,犯了又好。  17岁,小朵升高二。教室从底楼搬到四楼,靠窗的位置,每天上午满满一桌的阳光。小朵在阳光中眯起眼睛,想到一个被用滥了的但却依然很清新的词:太阳的芳香。青春说来就来了,一个奇怪的季节,即使没有玫瑰、吉他和歌声,心里却是暖的,好像梦想就在前面,伸手就可以抓住。  小
初见吴笛笛,是在她《春分》的个展上,很难想象如此温婉的她除了艺术家的身份外,还是所名校的老师。在采访她之前,记者在画展上流连了小半天,看她的画,就像看到了遥远的希望和梦想。她的画想象力丰富而饱满,她能用形象和色彩说话,画面上表达出一种很确切的语言特质。每一幅画都有很强的造型意识和比较复杂的构图色彩。让你看了不觉产生出一种’晾异的感觉,这和她这个娇小而活泼的人仿佛有些不大合拍。此时,你会想到一个人当
“我不在乎市场怎么样,就按照我想的写。”在《古炉》的后记中,贾平凹对自己的写作态度直言不讳。  这样的态度令人惊异。在网络文学风行天下的今天,很多著名或不著名的作家在小说第一页就让人看到其巴结读者的态度。“他们太知道故事可以改编成电视或者在市场上销售好的原因,反而扭曲了自己写作的姿态。”阎晶明说,贾平凹的写作态度让处于快餐文化之中的人们重新回归对传统文学的思索。  《古炉》深陷官司,“因为不懂” 
2007年11月5日下午5时许,落日的余晖倾洒在金沙江里,倒映出一个美轮美奂的世界,厉陶手里捧着一个盒子,神情哀凄地走向江边,在他身后,还跟着一对呼天抢地的老人。捧着这个盒子,厉陶的手在不停地颤抖,因为里面装着的,是他女友的骨灰啊!来到江边,厉陶缓缓打开盒子,抓起一把骨灰,却迟迟不肯抛洒,他害怕这一松手,心爱的女孩就会随着滔滔江水永远离他而去了……  厉陶是一位研究生,一次突然的变故把他推向了生命
7月的某一天,我正穿行于青藏高原的某一个角落,口袋里多日不响的电话突然叫了起来,顿时种奇妙的陌生感油然而生。接通后,宏勋说他要办个展了,在这缺氧的地方谈到艺术颇有点洛特雷阿蒙说的“一把雨伞和一台缝纫机在手术台上偶遇般可爱。”  写这点文字的时候,我已经下了高原,充足的氧气应该允许我说点理智的话。  宏勋是裁的学生,我还记得带他到黄土高原采风,再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是研究生了。所以他从习作到作品这一过程
2006年7月,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名未婚男青年因酒后放纵而染上了性病,经一家私人诊所治愈后,他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该诊所负责人认为这是个难得的宣传机会,就将感谢信放大复印后挂在诊所的大厅内。  孰料,这一举措给当事人带来了伤害,令其无法正常工作,未婚妻也离他而去。一气之下,这名男子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将小诊所负责人告上了法院,索赔1万元精神损失费。法院最终会支持他的诉讼请求吗?这起官司给我们带来怎
穿着深灰色学位袍的厉克奥博,风度翩翩。他顺利获得约克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下一步的计划是回国读博。不过,为了忙课题,厉克奥博已经错过2010年的考博申请,他并不着急。“如果是为了赶紧读完书找份工作,那么上学的时候肯定不会那么重视学术,也很容易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毕业后找的工作跟专业完全没关系。”厉克奥博淡淡地说。他,早在大二时就找到了研究的方向,并为此不断努力。他在两年前撰写并且出版了《改革开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