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对四川攀西地区农用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影响的分析

来源 :四川环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我国西南地区宝贵土地资源开发利用面临的瓶颈问题之一。针对四川攀西地区典型涉矿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应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比较了背景及污染土壤中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菌群分类结果显示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是主要细菌门类。多样性分析表明,各样方具有较高的细菌多样性,且α多样性指数在样方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显示中度污染样方与背景土的细菌组成更为相似。LEfse分析共鉴别出103个差异微生物,分属于Actinobacteria、Proteobacteria、Planctomycetes、Nitrospirae、OD1、WS3和Bacteroidetes。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重金属浓度主要与Acidobacteria、Actinobacteria、TM7、Chloroflexi和Firmicutes呈负相关关系,与OD1、Verrucomicrobia、Planctomycetes、Nitrospirae、Gemmatimonadetes、Proteobacteria、WS3呈正相关关系。结果对明晰微生物对重金属的响应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重金属土壤修复微生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阿尔茨海默症(AD)作为一种慢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入,还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更多的研究把重点转移到早期诊断、预防,以及干预治疗上.目前诊断方法有脑脊液(CSF)生物标志物的检测、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ET)等影像学技术检测,但却存在侵入性强、风险大、成本高等局限性.液体活检-血液检测可将样本由相关组织转移至血液,具有无创、便捷、成本低、风险小等特点.近年来,基于血
学位
魏晋南北朝虽然是一个急剧动荡的年代,但是在艺术领域却有着空前的繁荣和极高的成就,其中就包括书法艺术。纵观魏晋南北朝的书法艺术,既呈现出作品丰富、用笔多变的总体特征,又在每个历史阶段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更是涌现出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一大批书法大家。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空前的成就,其原因更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本文就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对魏晋南北朝书法艺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
关于章草的出现与发展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在整理章草文献过程中,发现章草的出现与发展在两汉至魏晋时期极具变化。尤其在汉末至西晋时期,章草及今草两种书体并存,章草盛行于西晋至东晋,随着社会形态复杂多变、玄学兴盛,章草迎来了嬗变的契机。章草与今草的正、草关系,至东晋,今草脱胎于章草从此走向流美。
本文通过在实际工作中查询个人、企业信用报告中遇见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提出完善二代信用报告相关政策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