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基层医院检验科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管理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预防和控制检验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分析检验科医院感染存在的原因,根据这些问题提出预防院内感染的对策。结果:检验科存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预防措施不到位,操作仪器污染,医用垃圾处理不彻底等问题。结论:加强领导,更新观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完善体系文件,加强培训和管理,对医院感染管理深入研究,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关键词: 检验科 院内感染管理控制
  1检验科原因分析
  1.1 管理制度不完善。检验科内部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规章制度不建全现有的规章制度主要是对检验科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方面的,而对购买控制医源性感染的设备和仪器投入很少,科内人员只重视业务学习,很少参加医院感染方面的学习班和会议。
  1.2 工作环境污染。检验人员每天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标本在离心操作时会形成汽溶胶,标本外溢等造成空气、台面和地面的污染。
  1.3 各种标本具有传染性。检验科汇集各类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各种标本,这些标本含有不同种类的病原微生物,若未加防护,长期接触带有传染性的临床标本,不仅易发生实验室获得性传染,而且检验人员被感染的概率也高。
  1.4 个人防护不到位。在操作中不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和规范,不戴手套、口罩、帽子;工作人员穿着污染的工作服出入休息室;或在实验室内吃零食、吸烟;在实验过程中接听电话、填写资料、无处不摸等有些人只重视自己的保护,轻视患者的保护,有的甚至为了操作方便,既不保护自己也不保护患者。清理处理废弃标本时消毒处理不严格,从思想上轻视医院感染工作。
  1.5 操作仪器污染。操作的仪器有的直接与标本接触,如血细胞计数仪、生化自动分析仪等。在仪器吸取标本时,容易造成仪器表面污染,离心机在离心时若试管破裂,液体外溢及其他如冰箱、培养箱、显微镜头等都可能被污染,污染的仪器不及时消毒处理也会造成检验人员感染。
  1.6 医用垃圾是个重要的传染源。实验室的废弃物有固体和液体之分,一般情况下,固体废弃物经消毒后放人黄色医疗废弃物带中,液体废弃物经过严格消毒达到无害化标准后再排入下水道。但是,有些单位为了方便将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相互混淆,分不清。一些检验用品如采血针、注射器、试管、尿碗一次性用品未经消毒浸泡与生活垃圾放在一起,直接污染医院环境,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
  1.7 菌种的保存。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存有各种各样的菌种,这些菌种一般都是致病菌,如果保存不当可能造成实验室的污染。长期接触带有传染性的菌种,检验人员被感染的几率也很高。
  2 预防与管理措施
  2.1 建立健全科室的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检验科工作人员安全防护、实验室安全防护、消毒隔离等规章制度。同时医院感染科要加强对检验科预防院内感染工作的管理,院感专职人员要深入科室检查、指导医院感染制度执行情况,在知识更新、技术操作、管理水平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检验人员自觉提高防护意识,掌握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检验科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
  2.2 加强检验科环境的消毒管理。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器具摆放整齐,仪器之间有通风。清洁区与污染区严格区分开,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的物品不能混用。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和地面进行常规消毒。
  2.3 注意气溶胶的污染。样本的离心必须在开放实验室中进行。真空采血管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Orain后再打开。细菌室乙醇灯火焰上应套一个长管使乙醇灯火焰上方有充足的无菌空间,最好使用焚烧灯。
  2.4 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工作及个人防护的认识。
  2.4.1 要求全科人员严格执行检验科的操作规程:在检验的过程中一定要戴口罩、手套、帽子,不得穿污染的工作服进入休息室,不在实验室内吸烟、吃零食、饮水、会客,个人食品不得放在实验室的冰箱中,在实验的过程中不能接電话。
  2.4.2 严格洗手:污染的手是传播病原菌的主要媒介。有资料表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病菌而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O%,所以控制好手的卫生,有利于降低医院感染率。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或检验同类标本后再检验另一类标本前应及时洗手,并且需要强调的是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2.4.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并用镊子取棉球,对每位患者操作前应洗手或消毒。
  2.5 医用废弃物的消毒与处理。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法》的要求进行分类、收集、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严格区分开,医用垃圾用黄色塑料袋,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在各种污物袋上标有“危险、污染物、废弃物、焚烧”的字样。一次性检验用品、采血针、注射器、采血吸管、试管、医用手套、反应板等使用后经高压灭菌,由专人回收。废弃标本:关节液、胸水、腹水、胃液、脑脊液、尿液等液体标本,每lOOml加漂白粉5g搅拌后作用2-4h倒入厕所或化粪池;粪便、血、痰液及其他固形标本,装入黄色塑料袋中由专人负责回收。微生物室的医用垃圾:如细菌标本、培养基、药敏纸片、细菌鉴定条以及一次性用品,均应高压灭菌后装入黄色塑料袋中有专人负责回收。
  2.6检验器材用品的消毒与处理。各种器具除无传染性的器材外,凡直接或间接接触检验标本的器材都视为具有传染性,应进行消毒处理显微镜、离心机、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培养箱等局部轻度污染,可用2%碱性或中性戊二醛溶液擦拭,污染严重时,可用环氧乙烷消毒。
  2.7 菌种保存。菌种保存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由专人保管只有充分认识检验科在医院感染方面存在的利与弊,才能提高检验科工作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才能制定出相关的预防与管理措施。这不仅保障了检验科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也有效地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3 讨论
  医院检验科是工作人员直接与患者、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组织接触的工作区域,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高危区域,也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控的科室。根据检验科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防范管理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参考文献
  宁尚民,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2):20,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足显微外科断指再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到我院外科室行断指再植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休克观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1月所收治的59例感染性休克患儿,给予相关观察护理,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
咯血,尤其是大咯血是呼吸科危重症之一,表现为病情发展快,死亡率较高.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有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血管畸形等,治疗上有促进凝血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如酚妥
本文目的是研究准分子激光围手术期护理优化的作用,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7月和8月行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眼患者80例,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室中存在的风险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5年10月164例患者,随着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
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尤其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是国内外中年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极大地影响了糖
全国医学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研讨交流会于2012年5月25-26日在首都医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26个省市、55所医学院校的23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由于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是采用离开母体的茶树枝条的芽叶进行扦插培育茶园的,因此,扦插前苗圃地的畦面必须铺盖一层红、黄心土,其作用是防止插穗入土部分切口腐烂,促进插穗早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到2015年6月收治的8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发配为观察组和对照
一.用途YOTJ 调速型液力偶合器可用于实现动力机的空载或轻载启动,可用于对运转中的设备进行无级调速。在机械传动中,应用调速型液力偶合器还具有:吸收冲击,隔离扭振,防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