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紧”和“松”调查发现,小学生考试时普遍觉得紧张,年级越高,紧张感越强。产生这种状况除了考试有时间限制,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高,试卷难度大及学生心理素质差等原因外,也与试题往往用较为生硬的语言表述有关。如“看拼音写词语”、“填空”、“默写古诗”、“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显然,试卷设计者在语气上带有指令性,学生在与试题的“对话”中,备觉严肃、压抑。此外,考试内容的单调、枯燥,也难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考试的紧张氛围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如何将其降低,让试卷成为学生挑战智慧、展示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