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运动缺乏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运动耐量下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要症状。影响运动耐量的机制包括中心机制和外周机制。运动训练在提高患者运动耐量的
【机 构】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血管内科卫计委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运动缺乏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行为危险因素。运动耐量下降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要症状。影响运动耐量的机制包括中心机制和外周机制。运动训练在提高患者运动耐量的同时,对于延缓心血管疾病的发展和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均具有显著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下降的射血分数,对于健康人群同样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意义,并被写入了指南和共识。因此,对运动训练进行量化、个体化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就运动耐量的影响机制及运动训练对机体的保护作用进行简要阐述。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关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问题的研究,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讨论,为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为进一步了解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arter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探讨胆总管一期缝合联合鼻胆管引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130例行
全民健身活动为大众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目标支撑与展示平台,以及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但我国大众冰雪运动面临冰雪运动指导人才匮乏、运动文化氛围淡薄、场地设施便捷性不足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输注全身麻醉诱导方案对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拟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术的84例重度子痫前期产妇随机分为A、B
概念确定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概念界定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对象的特点或本质,并准确描述事物的内涵与外延,逻辑学一般采用“被定义概念=种差+属概念”的思维方式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