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城:新来“闸”到

来源 :足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1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价签下英格兰球星凯尔·沃克后,瓜迪奥拉治下的曼城竟然又为同一位置的达尼洛砸下了3500万欧元的转会费,着实令人费解。失误频频以至于被皇马球迷视作“瘟神”的巴西右闸就此告别伯纳乌。然而,在这个边后卫稀缺的年代里,达尼洛或许也并没有那么糟糕。

瓜迪奥拉的边路哲学


  上赛季,瓜迪奥拉曾不止一次对曼城边后卫位置上人员老化表示担忧,尤其是欧冠淘汰赛与摩纳哥的两回合较量,边闸完全被对手的青春风暴冲垮,曼城老臣们迟缓呆滞的表现,俨然就是两个时代之间“代沟”的完美写照。赛季刚一结束,两位法国边后卫萨尼亚和克利希就先后离队,能中能边的前队副萨巴莱塔转投西汉姆联,塞尔维亚老将科拉罗夫重回意甲。瓜氏曼城首个赛季充满波折,所幸仍完成进军欧冠的最低目标,随着四大边后卫相继被清洗,萦绕在瓜迪奥拉心中的不满随之烟消云散。尽管错失了瓜帅心目中最完美的边后卫阿尔维斯,但曼城很快弥补了边闸漏洞,他们花费约1.4亿欧元签下门迪、达尼洛和沃克三位新援,大手笔令人咋舌,也显示出瓜帅对边闸改造的决心。
  纵观瓜迪奥拉在巴塞罗那和拜仁的过往经历,不难发现其对边后卫的要求。巴萨时期,由于前场攻击力异常强大,球队甚至都不用在中场安排防守型中场,而是由中后卫高位逼抢,门将大范围活动来压缩空间。相应的是,在这种条件下,边后卫的工作只是管好自己的一侧即可。如阿尔维斯一样全能可遇而不可求,瓜迪奥拉对边后卫的看法更多的集中在另一侧的阿比达尔和阿德里亚诺身上,前者防守能力更强,几乎可以当作中后卫使用,而后者则是“万金油”属性,在整体阵容中算是个不错的“补丁”。看起来,由于有巅峰梅西和哈维等人,巴萨时期的瓜帅还处在醉心进攻的整体控制力,而来到拜仁后,面对伤病不断的“罗贝里”,瓜迪奥拉的战术思想竟然“被迫”出现了飞跃。最为人所称道的就是“边后卫内收”,拉姆和阿拉巴两个世界顶级边后卫都被打造成“边后腰”“边中卫”,甚至连拉菲尼亚和贝尔纳特也因此受益。在此基础上,能够解放中前卫更多地参与进攻,营造出恐怖的前场火力。

史上最贵走廊


  在传统意义上不被人重视的边后卫位置上频出如此大手笔,也难怪外界颇有疑义,尤其是对饱受争议的“达尼漏”开出如此天价表示不解。但现实就是,靠谱的边后卫千金难求。“我想当今足坛并没有那么多好的边后卫,或许右边有五个,左路有两三个,最多也超不过五个。总之,要想找到一个好的边后卫并不容易。如果你想在边路买人的话,价格肯定是很高的。”阿拉巴道出了事实的真相,或许从他的一番表态中还能体会出更深一层的意思:像“刘星”这样好的边后卫,地球上不会超过10个。而即将开始的新赛季,曼城的这三位新援能否打出身价,更值得期待。
  作为史上最贵后卫,门迪拥有超强的助攻能力,上赛季他在法甲和欧冠赛场共送出8次助攻,放眼全欧只有马塞洛比他做得更好。在摩纳哥队中,左边锋勒马尔活动范围极大,门迪拥有超高的自由空间,同样的待遇在曼城完全可以实现。除了传中脚法不俗,爆发力出众外,门迪的控球能力也不容小觑,简直是转会市场上能选到的最好的左后卫了。不过门迪也有回防意识不佳,盯人有所欠缺等弱点,这些都需要瓜迪奥拉从训练和战术调配角度进行解决。右路的沃克特点更加鲜明,他的爆发力、冲刺和上下往返能力堪称当今足坛的翘楚,这些优势决定了沃克是一名兼具突破与回追的球员。而且上赛季效力托特纳姆期间,沃克就曾多次出任三后卫阵容下的右翼卫,站位相当靠前,极为符合瓜迪奥拉的需求。在季前热身赛上,瓜帅甚至尝试让沃克尝试出任边后腰,看似对其拉开球场宽度的能力造成浪费,有些得不偿失,却也不失为极端情况下的一种应变。能够兼顾左右两边的达尼洛更多的时间里将会作为主要替补来使用,但不容忽视的是,巴西人的全面能力,“足球是不断变化的运动,每個位置都需要几名好球员。而我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踢多个位置,对球队来说也有好处。我之前更多踢右后卫,不过瓜迪奥拉告诉我,未来会让我担当更多责任,包括右后卫、左后卫和中场,我已经准备好了。”效力桑托斯期间就经常被当做后腰使用,在皇马期间的糟糕表现确有整体战术和后防搭档特点等原因所累,至少从他加盟曼城以来的几场热身赛表现来看,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尤其是频繁漏人导致整条后防线都要为他补位的情况明显好转,似乎瓜迪奥拉已经掌握了达尼洛的“说明书”。

边之变


  瓜迪奥拉对边后卫有着特殊的要求,但要说起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当今足坛罕有人能与莫里尼奥相提并论。或许是在短暂而平淡的球员时代曾踢过右后卫位置,“狂人”在边后卫的选择上常有出其不意的独到之处,每每令人拍案叫绝。切尔西一期时,两个边闸人员有所欠缺,于是,在左后卫上,人们常常能看到以突破犀利而见长的左边锋达夫;而右边路从葡萄牙带来的嫡系费雷拉不够给力,在尝试过中卫布拉鲁兹和中场拉斯·迪亚拉等众多人选后,莫里尼奥将当时的夏转标王、“兽腰”埃辛放在这个位置上。2006-2007赛季,“世界第一后腰”频繁出现在右闸,出色的身体、凶悍的防守和强大的冲击力总能让对手头疼不已,无论是与曼联和阿森纳的强强对话,还是和巴塞罗那的焦点之战,埃辛始终是莫里尼奥在右边路最放心的人选。此后,加纳人再接再厉,在与巴伦西亚的欧冠淘汰赛上,他在右路带球远射绝杀对手,从此其右后卫属性被所有人承认。莫里尼奥一招以退为进,既避免了切尔西中前卫过于囤积的浪费,又在薄弱环节找到最佳答案,可谓世界足坛一大经典妙笔。在国际米兰期间,莫里尼奥将迈孔“升华”为世界第一右后卫的同时,也对两闸的使用上大胆尝试。2009-2010赛季欧冠决赛,莫式防反的巅峰之战,他明令禁止基伏和迈孔助攻过半场,把精力时刻放在防守和压缩后场空间上。敢于舍弃强大的个人能力,来为整体战术服务,莫里尼奥的勇气收获了巨大成功。
  切尔西二期,在对阵大巴黎一战两球领先后,莫里尼奥狂奔半个球场跑到托雷斯面前,安排“金童”站在右后卫位置上加强防守,一时传为佳话,或许鸟叔看过了托雷斯从左后卫一路狂奔最终在诺坎普“绞杀”巴萨的成功案例。而来到曼联后,莫里尼奥再次点石成金,他将早已不受重用,处于离队边缘的安东尼奥·巴伦西亚固定在右闸,竟然激活了厄瓜多尔人的潜能。其实弗爵爷、莫耶斯和范加尔此前都曾做过类似的尝试,但只有莫里尼奥真正将巴伦西亚视作长期的人选来栽培,而并非凑数的“临时工”。在“狂人”的指点下,巴伦西亚学会了利用出色的身体和速度来进行防守,一直不甚理想的传中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31岁的时候又得到了“红魔”的一纸续约,已然跻身世界顶级右后卫行列。“有的人说莫里尼奥不喜欢边后卫前插,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给边后卫许多空间,只不过不允许两翼同时助攻。”在经历了断腿重伤后,卢克·肖在鸟叔的帮助下不断恢复,他对“狂人”的安排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我不去前插的时候,我会选择坚守自己的阵地,或是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他给了我这样的自由,这也让我更有信心了。”

无一定之“边”


  一千个主帅心中,就有一千个完美边后卫模型。就像不同人对足球战术有着不同的理解一样,足坛名帅们对边后卫的见解也有所差异。
  带领西班牙开创“斗牛士王朝”的德尔博斯克就认为边后卫在当今这个时代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虽然看起来不算显眼,却并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担当的位置。边后卫要在防守中有所表现,他们要盯防对手的边路突击手,还要时不时帮助中路队友补位;在进攻中更需要大量前插,敏锐地寻觅出每一寸空当,即便全过程完全不接触足球,也要用不懈的跑位成为进攻战术上的一环,起到扩展球场深度和宽度的作用,最好是既会拉边,也能内切。攻防一体的要求,决定了一个好的边后卫必须是兼具身体素质、技术能力与战术思维的复合型人才,甚至可以视作球场上最全能的人,这是由博斯克的传控打法所决定的。
  至于“重金属”风格的克洛普,无论在多特蒙德还是利物浦,对边后卫的最大要求就是身体条件出色。“渣叔”的球队讲求快速转换,高速推进,在他手下得到重用的,要么如皮什切克(也包括被改造为边闸的米尔纳)一样身强体壮、能拼能抢、基本功扎实,要么像施梅尔策和莫雷诺一样,在速度方面有过人之处,能够不惜体力地跑动穿插,反倒是像李荣杓这样偏重个人技术和控球能力比较细腻的球员往往得不到许多机会。“边后卫的职责改变了。在我的第一场比赛里,我做的更多是防守对手前锋,并向中路靠拢。”克莱因对克洛普的战术思想有着深刻的认识,“但现在一切都变了,为了帮助进攻,你必须要在边路快速地移动,我几乎已经是边锋了。相应的是,边锋们更多的去中路活动,这给了边后卫更多空间。”
  在主教练们纷纷提高对边后卫要求的同时,另一方面,有如此全面的能力,在球场的其他位置或许更能发挥作用。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了当今足坛优秀边后卫稀缺的局面。而三中卫战术的大行其道,也有这方面的考虑。当年,由于优秀中后卫层出不穷,清道夫备受追捧,意甲许多球队改打三中卫战术,引得著名体育解说员韩乔生老师情不自禁地吟出“忽如一夜春风来,意甲流行三后卫”的名句,而今则截然不同。三中卫体系下,两名边后卫位置前移,形成左右边翼卫,将两闸的防守作用提升为对边路进攻的支持,相應的增加中路防守人员,最大程度降低边路“失守”带来的隐患。上赛季,孔蒂正是通过变阵三中卫,将切尔西推上了冠军宝座,这一举措,既弥补了戴维·路易斯和卡希尔一直为人所诟病的单兵防守能力,也用增强边路进攻的方式解决了球队缺乏中场创造力的现状,还最大程度地挖掘出阿斯皮利奎塔和马科斯·阿隆索的多样化潜能。更重要的是,孔蒂的“放手一搏”将“蓝军”从莫里尼奥时代过分严谨的惯性中解放出来,释放了球员的自由度,使球队迅速完成转型,可谓一举多得。孔蒂的三后卫体系在意甲磨炼得炉火纯青后,在英超也取得巨大成功,使得不少同行纷纷效仿,比如在新年过后的“蓝军”与托特纳姆的比赛中,波切蒂诺来了一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年轻的托特纳姆充分发挥出超强的上下往返能力、不知疲倦地奔跑以及随时都像冲刺一般的速度优势,一举击败切尔西。阿根廷主帅出奇制胜,用阵型的变化弥补了后防中坚阿尔德韦雷尔德和进攻尖刀阿里缺阵带来的影响。
  其实,三中卫体系在前些年销声匿迹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从2014年世界杯开始出现“复兴”的迹象,直到去年欧洲杯渐有大行其道的趋势,相信随着战术的日益精进,会有越来越多的俱乐部投身于此。相应的是,昔日那些能攻善守的边后卫们,也必须要向着边翼卫的要求转型:更加出色的位置感,优秀的个人进攻能力以及整体防守意识。

引言摘


  尽管错失了瓜帅心目中最完美的边后卫阿尔维斯,但曼城很快弥补了边闸漏洞,他们花费约1.4亿欧元签下门迪、达尼洛和沃克三位新援,大手笔令人咋舌,也显示出瓜帅对边闸改造的决心。
  “有的人说莫里尼奥不喜欢边后卫前插,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给边后卫许多空间,只不过不允许两翼同时助攻。”在经历了断腿重伤后,卢克·肖在鸟叔的帮助下不断恢复,他对“狂人”的安排佩服得五体投地。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