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去看最美的霜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ewy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冷起来了,寒气变魔法似的,变出了一些好看的景致。
  霜降以后,霜开始现身了。
  霜,比雪轻微一点,低调一点,轻悄悄的小冰晶,只在黎明时分出现。那时刻,周遭肯定是逼人的寒气,也许还有惺忪的树木、刺骨的晨风、晃动的棘条、蛋壳般薄薄的静谧……再远一些的池水,可能冉冉冒着些白气。霜花,附着在草木上,像纤细的蕾丝;落在地面上,像一层洁白的盐粉。
  万里霜天,这是一个寥廓的大境界。
  晨光熹微,烟树素淡,小径边的白茅,白霜覆盖了它们,茸茸的细毛毛儿,有点清丽柔靡的味道,好似古代失意文人的凉凉诗词。枯草深处的路面,布满了盐白,一踩,扑簌簌的微响。霜地上,一串脚印子,明明白白记录下一个早起者的踪迹。
  “霜降”,这两个音节,给人的印象好似自天而降的断喝,冷酷而又威严。但,不是的,霜不是从高处降下的,它来自地面,是有根的水,借一缕寒气凝结成形。我们喜欢把霜比作刀,说“霜降杀百草”,其实,危害庄稼的是“冻”不是“霜”。霜不但危害不了庄稼,相反,水蒸气凝华时,还可放出大量热来,1克0℃的水蒸气,凝华成水,放出气化热是667卡。它会使重霜变轻霜、轻霜变露水,免除庄稼花木的冻害。所以,说“霜降杀百草”,其实是“霜冻杀百草”。
  霜,只是一種纯粹的凛冽之美。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你想看到完美的霜,需起个早。霜,只为黎明而生。如果你的脚步迟于太阳,就会错过。你到来之前,遍地白霜,已然消逝。
  目睹一场初日化霜,是一种照耀和沐浴、消逝和升华、转瞬与永恒的神奇感觉。那时,朝阳在地平线拱起,光芒从背后推来。地上的、草叶上的,全部的白霜,忽然间就地消失。没等你眼睛眨一眨,就不见了踪影。一颗颗水珠幻化出来,缀在草间,发着光芒。地面润润的微湿,证实那些霜真的来过,又刚刚离开。沉默的草树、原野,敛含无穷的语言,却对刚刚发生的隐秘闭口不提。天空洞开,大地扩展,空气一缕缕飞散,所有的一切,都沐浴在小温暖之中。
  看霜,其实是一种生活的美学。
  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在《金蔷薇》中引述过一位画家朋友的话:“冬天,我就上列宁格勒那边的芬兰湾去,您知道吗,那儿有全俄国最好看的霜……”
  哦,最好看的霜,你看到过吗?辨得出吗?一年、十年、半生、一辈子,你看到过几次最美的霜?
  (编辑 郑儒凤)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ISM)对60Coγ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和红系爆式集落形成单位(BFU-E)生成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予生理盐水,不予注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予照射)、模型+ISM给药组在60Coγ射线照射前后腹腔注射ISM,0.04ml/g,2次/d,连续注射6d,照射后第4天取股骨骨髓制备有核细胞悬液,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测定CFU-
危险性评价和管理理论始于1983年,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首先提出,并将其划分为危害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剂量-反应评价(Dose response assessment)、暴露评价(Exposure assessment)和危险度描述(Risk characterization)4个阶段[1].自此,围绕危险性评价与管理的4个阶段对环境污染物致机体危害的危险
目的 为提高尘肺病诊断标准培训效果,探讨影响学员培训效果的个体因素.方法 2004年4月至2006年4月止,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644名学员的专业技能相关因素的信息,分别对从事尘肺诊断不同工作年限、技术专业、职称及学历的培训考试合格率与合计合格率比较,评估影响合格率的因素.结果 工作年限<1年者,考试合格率为42.11%,明显低于合计合格率(66.93%);11~15 年者合格率为79.79%,明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