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夷陵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的主要做法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宜昌市夷陵区是三峡工程坝区库首重要区域,外来入侵生物蔓延危害潜在的威胁形势严峻。近年来,全区持续开展外来入侵生物除害灭毒行动,致力于铲除其危害,并着力推行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取得一定成效。未来外来入侵生物防控工作任重道远,需从防控技术研究、监测机制、制度建设、宣传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遏止外来生物蔓延势头,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
  关键词 外来入侵生物;危害现状;主要做法;防控对策;湖北宜昌;夷陵区;三峡库区
  中图分类号 S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1-0186-02
  长江三峡库区作为我国重要植物资源库和物种基因库,近年来正遭受以空心莲子草等为代表的多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在威胁着库区本土生物发展的同时,对库区的生物种群结构、水土流失控制、土壤营养循环、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夷陵区作为三峡工程坝区库首重要区域,近年也饱受外来生物危害之苦,常年发生危害面积达666.67 hm2以上,空心莲子草等主要外来入侵有害生物有扩展蔓延趋势,外来生物入侵危害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搞好外来生物的监控和防治,遏止其蔓延危害趋势,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农业环保部门的神圣职责和重要使命。现就夷陵区外来入侵生物危害和防治现状作简要介绍,并对进一步加强外来生物防控的对策作初步探讨。
  1 外来入侵生物种类及危害现状
  2002年开始在全区开展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发现区域内共有3种纳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的生物物种,分别为空心莲子草(水花生)[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凤眼莲(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ius)Solms-Laubach]、牛蛙(Rana catesbe-iana Shaw)等。其中空心莲子草在夷陵区分布较广,全区12个乡镇的平丘和山区均有零星分布,以中东部低山丘陵区危害较重;凤眼莲主要分布在中东部小溪塔、鸦鹊岭、龙泉等堰塘密集区和水稻产区,其中黄柏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形成约3 km长的回水区段,此水段夏秋季节常有不明来源的凤眼莲植株漂浮至此,繁衍滋生,破坏水生态平衡,形成较严重危害;牛蛙的传入主要源于极少数农户的商业养殖,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养殖效益不佳,现已放弃养殖,未发生牛蛙逃逸現象,牛蛙在夷陵区已基本绝迹。2006年新发现未纳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但具有潜在威胁的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Retz.)Walker]等1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目前,全区仍然实有3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物种,其中以空心莲子草发生危害较重,常年发生危害面积666.67 hm2左右。
  2 主要做法和成效
  2004年以来,夷陵区实施农业部“十省百县”外来入侵生物除害灭毒行动计划,认真组织、扎实开展除害灭毒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外来入侵生物防治工作的开展,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提高了认识,增强了社会公众对外来入侵生物的防范意识,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知毒、识毒、防毒,积极主动参与到灭毒除害的行动中,为大面积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的铲除奠定了基础。
  2.1 建立监控观察点,严控紫茎泽兰
  为确保三峡库区环境安全,严密监控“植物杀手”紫茎泽兰,分别在坝区长江沿线的三斗坪镇石牌村、乐天溪镇莲沱村、太平溪镇伍厢庙村和太平溪村个设置4个各66.67 hm2的紫茎泽兰调查监控区,每个监控区分别挑选10名思想素质好、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为调查监控员,与乡镇和区农业环保站建立电话联系,完善监控网络,畅通疫情预警渠道。2006年7—9月,与相关乡镇配合,开展了3次较大规模的紫茎泽兰的踏查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尚未发现紫茎泽兰疫情。
  2.2 组织铲除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在充分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的基础上,2006年9月组织全区农民开展对空心莲子草和凤眼莲的铲除活动。实行群防群治,分片负责。一是农民的房前屋后、空地、承包地由农民自行“铲除”;二是乡村路旁、沟旁、集体牧场、公共场所由乡村组织“铲除”。10月黄柏河流域凤眼莲肆虐成灾,发现疫情后,积极向区政府参谋建议,提出铲除防治技术方案,11月由区政府牵头,有农业、环保、环卫、交通等部门参加,开展了一次声势浩大的黄柏河流域凤眼莲集中铲除行动,此次活动共投资20余万元,调用大型江上垃圾清漂船1艘,小型渔船10余艘,连续打捞,凤眼莲植株残体经压缩装箱后,运往丁家坝、太平溪、梅子娅等3个垃圾填埋场集中填埋处理。经过1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彻底清除了凤眼莲的危害,黄柏河恢复了清澈美丽的面貌。通过集中重点铲除行动,扩大影响,促进全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区空心莲子草发生面积为688.6 hm2,人工铲除面积143.07 hm2,化学防治除去206.67 hm2;凤眼莲全区发生面积43.47 hm2,人工打捞清除31.33 hm2;紫茎泽兰监测调查面积266.67 hm2;全区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3 引种专食性天敌,示范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管理工作要求和《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印发2015年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要点的通知》(鄂农办函[2015]22号)文件精神,2015年全区以水花生为重点防治目标物种,部署开展外来入侵生物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工作。于5月13日和6月9日分2批次从长阳白氏坪繁衍基地引入水花生专食性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累计达3万余头,根据全区水花生分布及危害状况,分别投放在小溪塔街办、龙泉镇、鸦鹊岭镇、分乡镇、黄花镇等5个乡镇共计15个水花生绿色防控示范点,目前部分示范点水花生的地上部分被啃食已枯萎死亡,取得明显控制成效。下阶段将继续定期定点开展观察研究,总结天敌放飞规律特点,为全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1~3年生物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逐步遏止水花生发展蔓延趋势,有效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保护农业生态平衡。   2.4 制定应急预案,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全区应对外来入侵生物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有效防范外来入侵生物灾害,及时恢复生产秩序,挽救灾后损失,降低损失程度,保障农业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环保站汇同相关技术部门,于2006年4月起草制定了《夷陵区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从工作原则、组织机构、职责及联动机制、监测报告和预警、应急响应处置程序、援救保障、奖励与责任追究等方面,完善了防范外来入侵生物灾害的长效机制,提高了应对处置能力,预案于2006年7月经区政府审核,由区农业局发布实施。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外来入侵生物具有量多面广、蔓延快、危害重的特点,灭除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二是防除经费不足,有效防除范围较窄。三是宣传面仍不够广泛,尤其在广大农村,全区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形成。
  4 防控对策
  4.1 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三峡库区外来入侵物种已达50多种,已对库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也给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和旅游业等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要充分认识外来入侵物种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外来入侵物种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障库区环境安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影、電视、报纸等宣传媒介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入侵途径、防治技术方法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公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做好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1]。
  4.2 建立健全外来入侵物种监测制度和信息报告制度
  加强有关部门的联合,在做好外来入侵物种情况报告调查工作。要制定外来入侵物种监测计划,建立县(区)、乡、村组监测网络,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监测和铲除工作。要争取国家三峡办的支持,将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工作纳入三峡库区环境监测点的重要监测项目,发现外来入侵生物疫情后,及时向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通报有关情况,责令有关单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和清除[2]。
  4.3 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针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加强研究。特别要重视外来物种入侵和危害机制、引进外来物种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外来物种控制技术,如生态系统、生境恢复技术、生物防治、低污染化学防治、生态替代、早期预警等综合防治方法的研究,为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使防治工作更加科学有效[3]。
  4.4 加大对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省、市、县(区)各级都要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预防、控制和清除的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的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防治外来入侵生物的能力和水平,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4]。
  5 参考文献
  [1] 赵怀浩,田家怡,程建光,等.黄河三角洲地区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的种类分布与防治[J].滨州学院学报,2011,27(6):31-36.
  [2] 舒易星,施祖荣,王连水,等.外来入侵植物及其生物防治[J].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1):64-71.
  [3] 陈铃光.福安市主要外来生物物种入侵初探[J].防护林科技,2013(1):74-75.
  [4] 郭鄂平,陆学忠,杨树国,等.几种外来有害生物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3(2):66-70.
其他文献
骤旱是一类特殊的干旱现象,以快速发展为主要特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骤旱可能会成为干旱的一种“新常态”,亟须开展深入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骤旱定义争论,本文指出其本质为
为了明确湖南省棉田牛筋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情况,在采集各地棉田牛筋草种子的基础上,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其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水平。结果表明:采自常德澧县和常德桃源的牛筋
目的总结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影响声门上型喉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5年12月在我院首次手术治疗的116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医护同组责任制护理对肝硬化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肝硬化患者,根据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圾观察组(n=40),对照
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机插水稻田新型除草剂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20%二氯喹啉草酮·氰氟草酯悬浮剂对机插水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7
随着中国保险业务的快速增长,保险深度和密度的不断增加,传统核保存在数据资产沉淀不足、处理效率低下、人工成本高昂、主观影响核保结论等业务痛点。腾讯基于云智天枢人工智
摘要 目前烤烟密集式烘烤大多是挂杆式烘烤,但挂杆烘烤存在程序复杂、用工多、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达到简化烤烟烘烤工序、减少烟农劳动投入、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的目的,2015年宜章县黄沙烘烤工场进行了烤烟散叶堆集烘烤试验,结果表明:散烟堆集式密集烤房烘烤与挂杆式密集烤房烘烤相比:①烘烤烟叶时间长36 h,加煤次数多18次,煤炭用量多150 kg,明显用工劳动强度增大、经济成本增加;②不列级比例高55.4个百
目的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80例并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