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户为何敢逼宫
怎样让猫吃辣椒?最佳的方法是,让猫心甘情愿地把涂抹在自己屁股上的辣椒吃掉。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把辣椒涂在猫的屁股上,甚至让它为能舔到辣椒而感到兴奋不已?
在东北大区经理张建的印象中,龙山在大庆的代理商老陈绝对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
老陈进入成人奶粉行业十多个年头,是当地当仁不让的龙头大哥,手里掐了十几个牌子,平均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
然而,龙山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两年前,还占老陈年销售额的2成,现在却不足300万元。销售额直线下跌,地位也跟着“下滑”。老陈多次理直气壮地放出话来:毛利不足15%,返点也不及时兑现,扣除人吃马嚼的费用,挣不了几个子,干脆一拍两散,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难道是龙山的投入比不上其他品牌,导致老陈有了反叛之心?
这些年,为了保护基地市场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不被分割包围,龙山对大庆这个滨(哈尔滨)洲(满洲里)线上的战略要地一直在咬紧牙关,投入之多,在二线品牌中已属翘楚,可销量照样还是节节下滑,老陈照样不知足、闹逼宫。
怎么办?一刀挥下,砍掉老陈?
至少这不是当下的选择。
第一,斩掉老陈,谁能替补?这么多年,龙山一直由老陈独自操控,销售网络卡在老陈手里。
第二,换客户的风险谁能承担?大庆这个市场中枢、核心市场,当前无法承受市场震荡、元气大伤的风险。
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张建明白,只有找出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才有可能抹平与老陈的“婚姻裂痕”。
为啥老陈这么拽?
1.老陈喜欢等费用、靠费用,“不见兔子不撒鹰”,一谈到自己出钱就肉疼,而且习惯了大秤分金、大块吃肉,对“小点心”没胃口。作为区域经理,你历经千辛万苦争取来的支持,到他这里顺口一句“还不够打一顿牙祭的”,马上让你落入冰窟,周身寒彻。
张建每每看到老陈,总会五味杂陈。这些年,即便龙山投入比其他品牌多,可一看到比从前投入力度小、密度弱,老陈就耍起了脾气,风言怪语不断。
2.老陈摊子铺得大,喜欢手里掐牌子,精力有限。
十几个牌子,有数的几个人、几杆枪,没有品类管理概念,分工不明确,配送车里啥都装啥都送,配送人员还身兼多个品牌的业务员。刀耕火种的原始操作思路,效果可想而知。
3.老陈主要精力放在了批发、中小店上,对商超渠道捎带着做。
对此,老陈振振有词,“商超扣点不低于10%,有保底的限制,达不到销量还要删码,各种费用一大堆,另外还得孝敬商超经理、采购,再加上账期一拖就是60天,我可玩不起。咱这里不是特大城市,咱售点分散,咱下边县市也能帮衬……现金为王,批发回钱快,就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去。”
张建做梦都在琢磨:委曲求全,只能换来老陈的步步紧逼,难道就没有招数让老陈乖乖地按我的步点走,就不能打个翻身仗?
让猫吃辣椒
怎样让猫吃辣椒?撇开强迫手段(涉嫌暴力)、把辣椒藏在食物里(涉嫌欺骗)这两种做法,最佳的方法是,让猫心甘情愿地把涂抹在自己屁股上的辣椒吃掉。
一向积弱姿态的龙山,最佳方式是“和平造反”。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把辣椒涂在猫的屁股上,甚至让它为能舔到辣椒而感到兴奋不已?
钩子上的饵
1.追加费用,设置达成条款,变一次性投入为阶梯式投入,达到哪条算哪条。
龙山投放费用包括全年规划费用和专案费用,全年规划费用年初提报,专案费用根据市场情况随时提报。
以往,这两项费用必须按照实际达成90%才给予报解,执行原则僵化,没有砍级条款;公司会根据每一客户的预计年销售金额、市场预计增长率设定一年的费用总额,一个专案执行完毕,不管执行怎样,该项费用视作已用完,因此,一刀切式的达成考核,费用被大把浪费,而且造成考核简单化、费用利用低效。
张建如此设置达成条款:
★总激励费用额度增加:在现在的基础上,全年再追加20%的费用。
★变一次性投入为阶梯式投入,达成分80%、100%、120%三个档次,费用分别设置了90%、100%、110%三个不同系数,按达成比例给报销费用。
而老陈听说费用考核有变化,气冲冲地跑来了,叫嚷“一年就这么几个子,你还扣来扣去,弄了这么多条条框框,是不是不想让我们活了?”
张建和颜悦色,解释道:“其实你是占了大便宜,你看你额外是不是可以多拿20%的费用了?你看现在的规矩是不是比以前更活了,即使活动达成80%,你也有收成的,而以前你一个子都没有的。”
老陈不好说什么。其实,张建也有自己的算盘:虽然定了80%的基准,表面看自己让步了,可实际上老陈只有达成100%以上,拿到手里的才会是实打实的。
2.变年终返点、奖励为发展基金激励。
老陈是龙山的大客户,一直享受着2%的年终返点,这还不包括年终客户会的种种奖励。
以往,龙山以现金、折抵货款的形式兑付给老陈,特别是在客户会上,动辄就是现金奖励。张建对这种做法并不认同,现金看似吸引眼球,本质上是价格折扣。
把现金变基金,不仅解决了以上烦恼,还多了一个制约老陈的筹码。
但这等于割老陈的肉,怎样说服老陈接受这个方案?
张建从老陈的配送体系入手。因为,老陈虽然入行这么多年,业务配送模式还是最原始的“车销”模式,一辆车两个人,一个业务员、一个送货员,做的是开单、派单、送货、结算的重复性劳动,对业务员的拜访效果、产品流向、赠品流向、价格管理、品系均衡推广等等都是一本糊涂账,费用、账款的“跑、冒、滴、漏”也很大。
前不久,老陈还在为业务提成和费用监控头疼不已:设置的提成系数只按照单人销售金额设置,业务员只卖畅销品,对新品和非畅销品不闻不问;不清楚业务人员的出货方向,不知道业务人员在干什么,不了解漏点情况。更甚至,一名老业务员截留多月的促销费用之后从容潜逃,这让老陈备受打击。经历了这次损失之后,老陈十分关注配送流程和业务人员拜访情况的监控。
张建劝说老陈,“其他城市也发生过类似情况,不过用了终端订单处理系统就好了,那些老板可比你悠闲多了,人家足不出户,市场、资金状况就能一手掌握。”
老陈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张建达成了“现金转基金”的协议:龙山用老陈当年返点、激励费用,采购终端订单处理系统,结余费用以及今年、后年的激励金额转入发展基金,用于系统升级、维护、换代和扩大规模上。
3.用钱换人。
业务人员流动率高,是老陈长期的痛。手下们成天叫嚷“什么都涨,就工资不涨”,能干的业务员留不住。
张建给老陈出点子说:企业承担老陈旗下过去3个月龙山奶粉销售额居前十位的业务人员50%的工资,这10人中,半年销售额位于前两位的,直接入编龙山营销队伍,多数充实到其他市场,缺额顺延替补,执行时间暂定一年。
这样做,张建是有周密考虑的:第一,一年最多只招入4人,人不算多,打消老陈挖他墙角的疑虑;第二,“多数充实到其他市场”, 他们熟悉你的市场,但不会插手你的业务,进一步舒缓老陈的神经;第三,“时间暂定一年”,看你老陈用不用力,你要是继续破罐破摔,我至少未雨绸缪了4个人,凭借着他们对市场的了解,拆掉你的市场并不难。
老陈认同了这一做法。现在给留不住的员工找了一条好路子,算是对团队的一种激励,又为所有员工的矛头找到了一条宣泄的口子。
老陈“换口粮”之举大大减少了他向龙山飞扬跋扈的资本。
断其一指
这么多年来,老陈一直抱着“多获利、少掏钱、躲风险”的经营哲学。他代理的品牌,一要保证有几只畅销产品,二要有几只利润性产品,三要有足够的厂家支持。
张建一直很纳闷,老陈为啥要代理几个定位高度相似的品牌?定位相似,难免要掐架,老陈代理的另一只成人奶粉品牌黑牛这些年没少侵蚀龙山的量。
黑牛是一只准一线品牌,去年凭借“中心城市做直营”的运营模式在东北取得了较大成功。张建料定,黑牛的攻击点迟早会落到大庆市场上,因为只有彻底攻陷大庆,才能切断龙山市场布局。而且,老陈领养了这么多孩子,营养分配不均是难免的事,只有尽可能多地抢到营养,才有可能茁壮成长。所以,不把黑牛抹黑搞臭,或是侧面攻其必救,自己会更加被动。
张建清楚,老陈最主要的资本就是渠道网络,他最怕厂家搞直营,而黑牛受部分城市直营成功的鼓舞,正在鼓足劲全面推行。所以,离间老陈和黑牛的机会到了。
为此,张建借口召开东北客户产供销协调会,选择十多家重点客户参会,老陈是其中之一。张建选择客户是有讲究的,其中几家客户曾经是黑牛的重点客户,但现在有的沦为黑牛片区配送商、有的已经被黑牛砍掉,总之,这些人对黑牛很不满,但又能通过之前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较低价格拿到黑牛产品。
席间,黑牛成了许多人的共同话题,他们在对黑牛“卸磨杀驴”做法愤慨的同时,也在对比龙山的做法,他们对张建一直强调的“情深共赢”定位十分认同。碰头会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客户之间对黑牛的批判会、串联会。
同行之间最能产生感触。老陈内心不好受,再想起前段时间与黑牛省区经理“黑牛出人,参与送货”的谈判不欢而散,老陈愈发压抑。
时间不长,老陈的区域突然窜来一大批黑牛的货,气得老陈差点跳上房顶;龙山的一款产品也拉低了价格,比黑牛最畅销的一款产品的价格稍低,跟得黑牛浑身不舒服。
张建乐在心头,在逼迫老陈为竞品减少投入的同时,也把老陈逼上了自己的船!
请君入瓮
大庆的消费能力一直都不是问题!最近几年,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四处圈地就说明了这一点。虽然由于大庆城区分散,本土零散的零售业态依然活得很滋润,但受制于资本、商业模式等短板,未来肯定将面临萎缩。
因此,必须让老陈投大力气做商超,哪怕刚开始只是试水,只要让老陈感觉到有信心,就是大功一件。
张建几管齐下:
1.将现有产品线进行区隔,选择几只在哈尔滨市场走势良好、定位在高钙、补铁、养颜益气的产品,通过包装、规格、质量优化,扩充利润空间,毛利率在30%以上;
2.暗中组织一帮老年人,分成几组,换着到不同卖场打听龙山这几只新奶粉,如果没有,装作气呼呼走人;
3.自己掏钱在重点商超设立几个堆头,场内派驻业务人员组织试饮、派发礼品,场外举办路演,制造热销局面,但对进销存严格控制,目的是有意造成产品紧俏;
4.老陈下的这几只产品订单,制造饥饿状况,不马上处理,而且只满足业务人员每日提报订单量的80%。
张建充分吊足了老陈的胃口,老陈也表现出了试水商超的浓厚兴趣。为了给老陈信心,张建与老陈签订了责任书:由龙山啃下最大的几家样板店,入店等相关费用由老陈垫付,龙山保证一定额度的利润,达不成该指标,由龙山补差;龙山做好了,收成稳定了,再移交给老陈,但其他商超老陈必须保证进店。
大庆商超也就那么十多家,而且销量集中度很高,做好了最大的几家,起码能保证老陈略有盈余。
半年时间里,张建缓步使用了以上举措,连哄带骗,让老陈变成了“好学生”。
对此,张建深有感悟:维护厂商关系不能单靠忍让就能白头偕老,也不能像祥林嫂一般成天念叨,“公司不给力,所以自己无能为力”。你要打天下,就要与合作伙伴绑在一起。
(文中均为化名)
怎样让猫吃辣椒?最佳的方法是,让猫心甘情愿地把涂抹在自己屁股上的辣椒吃掉。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把辣椒涂在猫的屁股上,甚至让它为能舔到辣椒而感到兴奋不已?
在东北大区经理张建的印象中,龙山在大庆的代理商老陈绝对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主儿。
老陈进入成人奶粉行业十多个年头,是当地当仁不让的龙头大哥,手里掐了十几个牌子,平均年销售额近5000万元。
然而,龙山却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两年前,还占老陈年销售额的2成,现在却不足300万元。销售额直线下跌,地位也跟着“下滑”。老陈多次理直气壮地放出话来:毛利不足15%,返点也不及时兑现,扣除人吃马嚼的费用,挣不了几个子,干脆一拍两散,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难道是龙山的投入比不上其他品牌,导致老陈有了反叛之心?
这些年,为了保护基地市场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不被分割包围,龙山对大庆这个滨(哈尔滨)洲(满洲里)线上的战略要地一直在咬紧牙关,投入之多,在二线品牌中已属翘楚,可销量照样还是节节下滑,老陈照样不知足、闹逼宫。
怎么办?一刀挥下,砍掉老陈?
至少这不是当下的选择。
第一,斩掉老陈,谁能替补?这么多年,龙山一直由老陈独自操控,销售网络卡在老陈手里。
第二,换客户的风险谁能承担?大庆这个市场中枢、核心市场,当前无法承受市场震荡、元气大伤的风险。
幸福的家庭无不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张建明白,只有找出隐藏在水面下的冰山,才有可能抹平与老陈的“婚姻裂痕”。
为啥老陈这么拽?
1.老陈喜欢等费用、靠费用,“不见兔子不撒鹰”,一谈到自己出钱就肉疼,而且习惯了大秤分金、大块吃肉,对“小点心”没胃口。作为区域经理,你历经千辛万苦争取来的支持,到他这里顺口一句“还不够打一顿牙祭的”,马上让你落入冰窟,周身寒彻。
张建每每看到老陈,总会五味杂陈。这些年,即便龙山投入比其他品牌多,可一看到比从前投入力度小、密度弱,老陈就耍起了脾气,风言怪语不断。
2.老陈摊子铺得大,喜欢手里掐牌子,精力有限。
十几个牌子,有数的几个人、几杆枪,没有品类管理概念,分工不明确,配送车里啥都装啥都送,配送人员还身兼多个品牌的业务员。刀耕火种的原始操作思路,效果可想而知。
3.老陈主要精力放在了批发、中小店上,对商超渠道捎带着做。
对此,老陈振振有词,“商超扣点不低于10%,有保底的限制,达不到销量还要删码,各种费用一大堆,另外还得孝敬商超经理、采购,再加上账期一拖就是60天,我可玩不起。咱这里不是特大城市,咱售点分散,咱下边县市也能帮衬……现金为王,批发回钱快,就应该把精力放在这上面去。”
张建做梦都在琢磨:委曲求全,只能换来老陈的步步紧逼,难道就没有招数让老陈乖乖地按我的步点走,就不能打个翻身仗?
让猫吃辣椒
怎样让猫吃辣椒?撇开强迫手段(涉嫌暴力)、把辣椒藏在食物里(涉嫌欺骗)这两种做法,最佳的方法是,让猫心甘情愿地把涂抹在自己屁股上的辣椒吃掉。
一向积弱姿态的龙山,最佳方式是“和平造反”。
问题的关键是,怎样把辣椒涂在猫的屁股上,甚至让它为能舔到辣椒而感到兴奋不已?
钩子上的饵
1.追加费用,设置达成条款,变一次性投入为阶梯式投入,达到哪条算哪条。
龙山投放费用包括全年规划费用和专案费用,全年规划费用年初提报,专案费用根据市场情况随时提报。
以往,这两项费用必须按照实际达成90%才给予报解,执行原则僵化,没有砍级条款;公司会根据每一客户的预计年销售金额、市场预计增长率设定一年的费用总额,一个专案执行完毕,不管执行怎样,该项费用视作已用完,因此,一刀切式的达成考核,费用被大把浪费,而且造成考核简单化、费用利用低效。
张建如此设置达成条款:
★总激励费用额度增加:在现在的基础上,全年再追加20%的费用。
★变一次性投入为阶梯式投入,达成分80%、100%、120%三个档次,费用分别设置了90%、100%、110%三个不同系数,按达成比例给报销费用。
而老陈听说费用考核有变化,气冲冲地跑来了,叫嚷“一年就这么几个子,你还扣来扣去,弄了这么多条条框框,是不是不想让我们活了?”
张建和颜悦色,解释道:“其实你是占了大便宜,你看你额外是不是可以多拿20%的费用了?你看现在的规矩是不是比以前更活了,即使活动达成80%,你也有收成的,而以前你一个子都没有的。”
老陈不好说什么。其实,张建也有自己的算盘:虽然定了80%的基准,表面看自己让步了,可实际上老陈只有达成100%以上,拿到手里的才会是实打实的。
2.变年终返点、奖励为发展基金激励。
老陈是龙山的大客户,一直享受着2%的年终返点,这还不包括年终客户会的种种奖励。
以往,龙山以现金、折抵货款的形式兑付给老陈,特别是在客户会上,动辄就是现金奖励。张建对这种做法并不认同,现金看似吸引眼球,本质上是价格折扣。
把现金变基金,不仅解决了以上烦恼,还多了一个制约老陈的筹码。
但这等于割老陈的肉,怎样说服老陈接受这个方案?
张建从老陈的配送体系入手。因为,老陈虽然入行这么多年,业务配送模式还是最原始的“车销”模式,一辆车两个人,一个业务员、一个送货员,做的是开单、派单、送货、结算的重复性劳动,对业务员的拜访效果、产品流向、赠品流向、价格管理、品系均衡推广等等都是一本糊涂账,费用、账款的“跑、冒、滴、漏”也很大。
前不久,老陈还在为业务提成和费用监控头疼不已:设置的提成系数只按照单人销售金额设置,业务员只卖畅销品,对新品和非畅销品不闻不问;不清楚业务人员的出货方向,不知道业务人员在干什么,不了解漏点情况。更甚至,一名老业务员截留多月的促销费用之后从容潜逃,这让老陈备受打击。经历了这次损失之后,老陈十分关注配送流程和业务人员拜访情况的监控。
张建劝说老陈,“其他城市也发生过类似情况,不过用了终端订单处理系统就好了,那些老板可比你悠闲多了,人家足不出户,市场、资金状况就能一手掌握。”
老陈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张建达成了“现金转基金”的协议:龙山用老陈当年返点、激励费用,采购终端订单处理系统,结余费用以及今年、后年的激励金额转入发展基金,用于系统升级、维护、换代和扩大规模上。
3.用钱换人。
业务人员流动率高,是老陈长期的痛。手下们成天叫嚷“什么都涨,就工资不涨”,能干的业务员留不住。
张建给老陈出点子说:企业承担老陈旗下过去3个月龙山奶粉销售额居前十位的业务人员50%的工资,这10人中,半年销售额位于前两位的,直接入编龙山营销队伍,多数充实到其他市场,缺额顺延替补,执行时间暂定一年。
这样做,张建是有周密考虑的:第一,一年最多只招入4人,人不算多,打消老陈挖他墙角的疑虑;第二,“多数充实到其他市场”, 他们熟悉你的市场,但不会插手你的业务,进一步舒缓老陈的神经;第三,“时间暂定一年”,看你老陈用不用力,你要是继续破罐破摔,我至少未雨绸缪了4个人,凭借着他们对市场的了解,拆掉你的市场并不难。
老陈认同了这一做法。现在给留不住的员工找了一条好路子,算是对团队的一种激励,又为所有员工的矛头找到了一条宣泄的口子。
老陈“换口粮”之举大大减少了他向龙山飞扬跋扈的资本。
断其一指
这么多年来,老陈一直抱着“多获利、少掏钱、躲风险”的经营哲学。他代理的品牌,一要保证有几只畅销产品,二要有几只利润性产品,三要有足够的厂家支持。
张建一直很纳闷,老陈为啥要代理几个定位高度相似的品牌?定位相似,难免要掐架,老陈代理的另一只成人奶粉品牌黑牛这些年没少侵蚀龙山的量。
黑牛是一只准一线品牌,去年凭借“中心城市做直营”的运营模式在东北取得了较大成功。张建料定,黑牛的攻击点迟早会落到大庆市场上,因为只有彻底攻陷大庆,才能切断龙山市场布局。而且,老陈领养了这么多孩子,营养分配不均是难免的事,只有尽可能多地抢到营养,才有可能茁壮成长。所以,不把黑牛抹黑搞臭,或是侧面攻其必救,自己会更加被动。
张建清楚,老陈最主要的资本就是渠道网络,他最怕厂家搞直营,而黑牛受部分城市直营成功的鼓舞,正在鼓足劲全面推行。所以,离间老陈和黑牛的机会到了。
为此,张建借口召开东北客户产供销协调会,选择十多家重点客户参会,老陈是其中之一。张建选择客户是有讲究的,其中几家客户曾经是黑牛的重点客户,但现在有的沦为黑牛片区配送商、有的已经被黑牛砍掉,总之,这些人对黑牛很不满,但又能通过之前千丝万缕的关系,以较低价格拿到黑牛产品。
席间,黑牛成了许多人的共同话题,他们在对黑牛“卸磨杀驴”做法愤慨的同时,也在对比龙山的做法,他们对张建一直强调的“情深共赢”定位十分认同。碰头会顺理成章地变成了客户之间对黑牛的批判会、串联会。
同行之间最能产生感触。老陈内心不好受,再想起前段时间与黑牛省区经理“黑牛出人,参与送货”的谈判不欢而散,老陈愈发压抑。
时间不长,老陈的区域突然窜来一大批黑牛的货,气得老陈差点跳上房顶;龙山的一款产品也拉低了价格,比黑牛最畅销的一款产品的价格稍低,跟得黑牛浑身不舒服。
张建乐在心头,在逼迫老陈为竞品减少投入的同时,也把老陈逼上了自己的船!
请君入瓮
大庆的消费能力一直都不是问题!最近几年,沃尔玛等大型商超四处圈地就说明了这一点。虽然由于大庆城区分散,本土零散的零售业态依然活得很滋润,但受制于资本、商业模式等短板,未来肯定将面临萎缩。
因此,必须让老陈投大力气做商超,哪怕刚开始只是试水,只要让老陈感觉到有信心,就是大功一件。
张建几管齐下:
1.将现有产品线进行区隔,选择几只在哈尔滨市场走势良好、定位在高钙、补铁、养颜益气的产品,通过包装、规格、质量优化,扩充利润空间,毛利率在30%以上;
2.暗中组织一帮老年人,分成几组,换着到不同卖场打听龙山这几只新奶粉,如果没有,装作气呼呼走人;
3.自己掏钱在重点商超设立几个堆头,场内派驻业务人员组织试饮、派发礼品,场外举办路演,制造热销局面,但对进销存严格控制,目的是有意造成产品紧俏;
4.老陈下的这几只产品订单,制造饥饿状况,不马上处理,而且只满足业务人员每日提报订单量的80%。
张建充分吊足了老陈的胃口,老陈也表现出了试水商超的浓厚兴趣。为了给老陈信心,张建与老陈签订了责任书:由龙山啃下最大的几家样板店,入店等相关费用由老陈垫付,龙山保证一定额度的利润,达不成该指标,由龙山补差;龙山做好了,收成稳定了,再移交给老陈,但其他商超老陈必须保证进店。
大庆商超也就那么十多家,而且销量集中度很高,做好了最大的几家,起码能保证老陈略有盈余。
半年时间里,张建缓步使用了以上举措,连哄带骗,让老陈变成了“好学生”。
对此,张建深有感悟:维护厂商关系不能单靠忍让就能白头偕老,也不能像祥林嫂一般成天念叨,“公司不给力,所以自己无能为力”。你要打天下,就要与合作伙伴绑在一起。
(文中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