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哈哈,叽叽喳喳

来源 :故事作文·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里面有声音,有吗?”猪小戒听了轮子老师的话,不由得喃喃自语,他纳闷异常,还把耳朵凑到了作文本上,却什么也没有听见。
  轮子老师看到这一幕,笑了。“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有篇课文叫《海底世界》,‘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大家看,是不是有很多声音出现了?”轮子老师对课文十分熟悉。
  哦,听到这里,同学们明白了轮子老师讲的是什么意思。
  猪小戒嚷嚷道:“我知道了,老师这节课肯定是要教我们写声音。”
  轮子老师颔首应道:“小戒所言极是,看来同学们是越来越会听课了。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写作文时要重视对声音的描写。描写声音也有不少技巧哦!我们今天讲的第一个方法,即直接描写声音,写出生活中的多姿多彩。”
  唐小僧瞪着明亮的大眼睛,说:“听完轮子老师的这段话,我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床上睡不着,发现我的耳朵突然变得灵敏了,听到了很多平常不曾留意的声音——”
  轮子老师打开语音文字转换机,唐小僧说话的时候,黑板上同步显示出了下列文字:
  听音
  午休时间到了,我拉上窗帘,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始终睡不着。
  于是,我干脆不动了,静静地躺着。突然,我听到了开门声,爸爸还是妈妈呢?接着,我听到轻轻的脚步声,是妈妈!爸爸平时走路很快,走路时发出的声音很大。然后,咕噜咕噜的声音响起。我知道,这是妈妈在喝水。
  我又听到窗外的知了的叫声,这正好可以当催眠曲。
  当我快睡着时,楼下传来了小孩的哭声。我一听就知道,又是二楼的那个孩子在哭。

  那個小孩还在读幼儿园,平时很娇气,只要是自己的愿望没能得到满足,就会大哭。他就住在我们楼下,他那“啊,哇哇,呜呜呜……”的声音仿佛轻易就穿透了地板、窗玻璃,好像在我们家里哭一样。
  我听着哭声又睡不着了。
  这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雨哗啦哗啦地下,雷轰隆轰隆地响。
  今天的声音可真是多姿多彩,开门声,喝水声,知了声,小孩的哭声,雨声……
  终于有点儿困了,在我昏昏欲睡的时候,楼下传来叫卖的声音:“馒头,馒头,正宗北方老面馒头……”这声音像是扩声器里放出来的,还有点儿沙哑。
  叮叮当当,叮叮当当……风铃声伴着风声响起。我想象着薰衣草地里有个小木屋,风铃挂在木屋的房檐,露珠正一滴滴地落下……
  这应该是最好的催眠曲了。
  同学们都沉浸在了唐小僧营造的声音世界里。
  “今天学习的第二个方法,借助声音的描写,可以渲染环境、推进情节的发展。大家先来看一个例子:我硬着头皮从口袋里掏出一只爆竹,接过爸爸手中点燃的一炷香,学着爸爸的样子轻轻吹了吹香头,然后壮着胆子用香头碰了一下爆竹引信的头,就猛地甩手把爆竹扔了出去,看也不看就逃到了妈妈的身后。我紧闭双眼,双手紧捂着耳朵,等待爆竹炸响,可过了半天,也没听到动静。我跺跺脚,鼓起勇气,走过去一看,那爆竹还原封不动地躺在地上——引信根本没点着。”轮子老师这个例子有点儿奇怪。
  孙小空说:“老师,这里没有声音描写啊。”
  轮子老师答道:“是的。但大家是不是心里一直有一个‘怦怦,怦怦’的声音,有点儿期待又有点儿紧张、害怕的感觉?这种要来没来的感觉,最是美好,这就叫此处无声胜有声吧,哈哈……”
  “老师,您这个不算好。大家听听我的描写:晨光熹微,忽然远处响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是特别响亮,却足以让寂静的夜荡起涟漪。过了不久,鞭炮声没了,风呼呼地刮了起来,树叶沙沙作响。天渐渐亮堂起来,突然之间花果山热闹了起来,一阵阵叽叽喳喳的‘新年好’, 一阵阵欢乐的乒乒乓乓的打斗声……都预示着新的一年大家会红红火火。”小宝描写了一段过年时花果山中响起的各种声音。
  “哇!好棒啊!”同学们惊叫声一片,赞叹声连连。
  孙小空得意地说:“这声音,多热闹,多喜庆!有了部分渲染与铺垫,我后面再写过新年的其他事情,就是水到渠成了!”
  这一席话,说得轮子老师也竖起大拇指表示赞赏。
  轮子老师继续讲课:“关于写声音,我们可以只写一种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以这种声音为象征,寄托一种情感。大家在脑海里搜寻一下,什么声音能最快闪现出来?”
  “我头脑中闪现的是妈妈哼唱的《摇篮曲》。昨天我听到邻居家的婴儿哭了起来,年轻的妈妈杏花阿姨连忙唱歌哄他。我想到无数个夜里,妈妈也曾这样哄我入睡。”沙小净一边说,一边竟唱了起来,“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蛐蛐儿叫铮铮,好比那琴弦声。琴声儿轻,调儿动听,摇篮轻摆动。娘的宝宝,闭上眼睛……”
  不知是被沙小净的歌声感染,还是大家都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大家心里不由得软和起来,眼眶湿润了。
  敖小烈说:“真是感人!不过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是和爸爸有关的声音。”
  爸爸的脚步声
  暑假的一天,我和哥哥正在家里玩,突然听到了外面传来“咚咚咚”的声音。哦,是爸爸的脚步声,对,一定是爸爸的。
  我脑子一转,对哥哥说:“哥哥,我跟你打个赌吧。”
  他疑惑地问:“打什么赌?”
  “你听,这个‘咚咚咚’的声音,你信不信这就是爸爸的脚步声?”
  “不可能吧?”
  “敢不敢赌?”
  “赌就赌!谁怕谁!”他自信满满地说。
  就这样,我们击掌为信。
  就在这时,门“咔”一声开了,果然是爸爸回来了。哈哈,我赢啦。
  哥哥对我佩服极了,说我有超能力。其实我哪有什么超能力,那是因为我平时就注意听爸爸的脚步声。爸爸的脚步声略显沉重,他又经常穿皮鞋,常常是脚跟着地,所以走起路来“咚咚咚”的。
  过了一个星期,爸爸说要带我和哥哥去外面吃中午饭,都十二点半了,还不见他的人影。我和哥哥都快饿晕了,肚皮贴着后背,只好不停地喝凉白开“充饥”,不说话以保存体力。
  “咚咚咚”,又是那熟悉亲切的脚步声,还是那么沉重,我和哥哥不约而同地去开门,我爸一看是我们两个,便问:“你们怎么知道是我呢?”
  “因为我们熟悉您的脚步声啊。”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说。爸爸笑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赶紧带我们去吃饭了。
  轮子老师带头鼓起掌来。
  “布谷,布谷”的声音在教室外面的树丛里响起。
  轮子老师说:“大家听到布谷鸟的叫声了吗?”
  同学们齐声答道:“听到了,不过我们也听到‘丁零零’的下课铃声了。”
  “是吗?我怎么没有听到。”轮子老师说完,哈哈笑了起来。
其他文献
灯火是潮后岸灘幸存的反光  有人沉溺,有人搁浅  每一片鳞,都要参与呼吸  等待再次钓回
车窗外,一帧帧流动的风景,好似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车厢内,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之间讨论着各种事情。  我坐在车中间靠过道的一个座位上。隔着过道,和我同排的两个座位上坐着一对父子:父亲看上去差不多五六十岁,脸上的皱纹纵横交错,一头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发,脚上穿着一双洁白的袜子和两只锃亮的黑皮鞋,一看就是一位爱干净的老人;年轻人的发型也有板有眼,额头前没有一根乱发,穿着一件白衬衫,干净又帅气。  
夏天到了,去海邊赶海的时候,如果幸运的话,可以在沙滩的小洞里挖到八爪鱼。如果去不了海边,就自己动手做一只八爪鱼吧!  材料:彩色卡纸  工具:剪刀、双面胶  1.如图所示,将彩色卡纸竖着剪到2/3处即可。  2.把纸条卷起来。  3.用双面胶把作为八爪鱼头部的圆柱粘起来,一个八爪鱼的雏形就做好了。  4.剪出八爪鱼触角上的吸盘,以及嘴和眼睛。  5.把吸盘、嘴和眼睛粘到八爪鱼身上,一个八爪鱼就做好
“砰——”一声巨响,打破了假期的无聊,同时受惊的还有我、爸爸和妈妈,以及来我家串门的伯伯。  我们循着响声走进书房,只见哥哥呆若木鸡般站在书架旁,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支离破碎的瓶子的“尸体”。“哎呀,不得了啦!”爸爸一边喊着一边冲进书房,书架上那只备受爸爸寵爱、价值几千元的青花瓷花瓶,被哥哥不小心碰到了地上,摔了个粉身碎骨。  看着满地的碎片,爸爸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扬起右手对着吓傻了的哥哥就要当头劈
“生活启示录”也就是生活中的启示,是指你从生活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受到了什么启发。这里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理解为学习中、读书中、看电视中、实验中、观察中……引起我们思考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我们从中得到启示的,可能是一件小事。关键是你要会从这些平凡的小事中,找到别人发现不了的道理去写。  写这类文章的大致思路是这样的:前一部分叙述的事件——因,后面的结尾是通过前面的事件得到的启示——果。  因
东野在打开车门的一刻还在生闷气。他噘着嘴,一屁股坐到后排的座位上,一点儿都不想和爸爸说话。  几天前,东野的爸爸和妈妈大吵了一架,爸爸很凶,妈妈哭得很厉害。东野从他房间的门缝里,看到客厅的地板上满是花瓶的碎片。  东野的爸爸把东野叫出来,嘴里吐出一个烟圈,说:“明天带你去乡下的爷爷家住一阵。”  车子停在一栋老旧的木房子前,一个头发稀疏的微胖老人,见到东野和东野爸爸笑了起来。  东野刚从车里跳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