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中的作用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dy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乙肝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进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采用斑点杂交法.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慢性乙肝患者明显升高,而在重型肝炎则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急性肝炎则无.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在丙氨酸转氨酶(ALT)下降期明显高于上升期,但与肝内炎症分级并无明显相关性.乙肝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比例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1)可活化诱导的淋巴细胞凋亡可能参与乙肝的慢性化;(2)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凋亡与血清HBV DNA水平有关.

其他文献
1958年7月初, 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在河南省遂平县诞生,这是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人民公社,也是最早的“浮夸风”发源地。而今,那些“革命化”的红漆标语依稀可寻,公社办公大楼修葺一新,但历史已经发生了沧桑巨变。 岈山乡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在昭示过去,启迪后人。  “卫星集体农庄”诞生内幕  1958年以前,位于河南省遂平县的 岈山还是一个寂寂无名的小山乡。  这年春天,生活在 岈山脚下的一万多农民,
从未深读卡尔维诺,却对他一部作品的名字记忆忧深----《看不见的城市》。我深以为然:城市的确是看不见的,就如一场浩大的海市蜃楼。  城市……无非就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永不熄灭的转角霓虹,无休止的喧哗、压抑还有拥挤,污浊的空气令人窒息。即使置身城市之中,也永远看不清它全部的脸容,我们所触摸的,不过是它的一角,质感冰冷、边缘锐利——不被割伤尚且不易,何必还去侈谈归心?  我在我的这座城市降生,除却最
摘要:和谐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英语教师应从构建和谐课堂入手,营造一个能激起学生兴趣,焕发学生活力,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课堂,进而构建和谐的英语教育环境,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让学生们享受英语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在快乐中习得知识,在学习中体验快乐。  关键词:和谐;快乐;课堂教学;情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30-1  一、教师与学生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