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的纪念:小平您好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ma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长了这种伤感慢慢会淡吗?其实没有。”
  2月19日,是邓小平20周年忌日。
  这天上午,四川广安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钱奇来到北京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5号院。从1977年7月1日搬入,邓小平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后的20年。往年这时,钱奇都因为广安市的纪念活动脱不开身,今年当地纪念活动提前举行,使他能在忌日当天到访。
  前一天,他已随同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市长罗增斌和市委副书记严春风来过这里,并参观了邓小平原身边工作人员举办的《缅怀首长·不忘初心》展览。展览展出了邓小平在求学和革命时期的照片以及晚年生活照片共200多幅,其中近四分之一是首次公开展出。
  这天,来这里寄托哀思的,还有邓家亲友、原邓小平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广安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人员等。
  与往年这天一样,院子里沿邓小平生前散步的路线撒满了花瓣。如大女儿邓林所说,邓小平喜欢完美的东西,喜欢干净,喜欢花,喜欢香味,喜欢桂花和白兰花。
  1997年——逝世
  邓小平百年诞辰时,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长篇纪念文章《难忘小平》,回忆了邓小平去世的经过。
  他说,邓小平去世前已经住了较长时间医院。1997年初,邓小平的病情明显加重。这时正是新年和春节之交,事情很多。刘华清一边忙于工作,一边要求工作人员随时注意病情通报。几天后,通报说病情稳定,不会马上有什么大事,大家有事可以去办了。但2月14日,接到紧急通知:小平同志病危。
  2月19日,刘华清出席了全国国防科技工业会议,并讲了话。几天来一直牵挂着老首长的病,他身心疲惫。这天晚上准备休息了,突然接到通知:邓小平同志逝世了!
  当晚,政治局常委集体赶到301医院,向邓小平遗体告别。
  “我是战争年代过来的人,一生见过无数死亡,送走过许多战友和领导。可是,小平同志的离去令我格外悲痛,有种难舍难离的感觉。这种情感,来自战争年代生死与共的同志情谊,来自半个多世纪他对我的爱护、教诲和信任,也来自我对他的政治智慧的钦佩和人格魅力的无比敬重。”他写道。
湖南益阳“邓小平民间纪念馆”中的部分展品。

  2月24日,在301医院正式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邓小平面容安详,静静躺在鲜花丛中。刘华清立正敬礼,泪眼模糊。随后,遗体火化。第二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追悼会。“老同志都来了,悲伤不已,有的当场晕倒。”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致悼词。他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1998年——逝世周年
  1998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宣传战线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推动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随后,国家新闻出版署调整了出书规划,推出“邓小平理论研究书系”书目43种,24家出版单位参与。
  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江泽民题写书名的《邓小平文选》典藏本,编号发行,供海内外读者收藏。这在中国出版史上尚属首次。
  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了大型纪念文集《回忆邓小平》,收入文章125篇,其中包括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的《邓小平同志与中国教育20年》,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的《牢记谆谆教导,推进伟大事业》,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的《一次极不寻常的谈话》。
  邓小平大女儿邓林的《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摄影集也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半年多来,邓林搁下画笔,辞谢了各种社会活动,埋头清理照片,经过反复筛选,最终挑出了120幅照片。
  她在后记中写到,父亲的离去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伤痛,她甚至感到,一部分生命也已经随父亲远去了,但当她翻開相册,父亲却好像复活了。“他的笑容,他的声音,他那些特有的神情和习惯动作,那样清晰可见。”

2004年——百年诞辰


  2004年这一年,邓家人都很忙。
  邓林尤其忙。6月15日,她到上海参加了《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图像艺术展的开幕式。8月7日,她去湖北举办了《邓小平——女儿心中的父亲》摄影展。她还与宜兴高级工艺美术师江云祥联手制作了101把紫砂壶展出,壶底有“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印章一枚。上海恒源祥花了3个多月绣制了一幅长92厘米、宽70厘米的邓小平绒绣像赠送给广安邓小平纪念馆,邓林绣上了第一针。中国电影集团和上海电影集团联合发行了影片《邓小平·1928》,邓林和邓榕应邀参加了首映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组织出版了《邓小平年谱(1975—1997)》《邓小平画传》等100种重点图书,邓林不止一次出现在新书发布会和图书展销会上签名售书。
  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发行了黄金版《伟人邓小平》。这套书以纯度99.9%的黄金纸为材质,编号限量发行5000套,售价22600元。这是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的唯一一套金版书。北京图书大厦一天之内就卖出了十几本。邓小平曾经的警卫参谋张宝忠找到出版社要求购买一套,工作人员将编号为1954的一套送给了他。
  国家博物馆举行了《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展览》,邓朴方、邓林、邓楠、邓榕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在“邓小平小道”的沙盘前,邓朴方说:“我记得这边不是竹篱笆,这个沙盘是不是做错了?”邓林说:“是你记错了,那个地方就是个竹篱笆,人家这沙盘是对的。”
  四位孙辈邓卓芮、邓卓泝、邓卓玥、邓卓棣也齐聚展览现场。邓小平唯一的孙子邓卓棣19岁,在北大法律系读大二。他说,爷爷对他最大的影响是桥牌,小时候总看爷爷打桥牌,遗憾的是自己却没跟爷爷打过。他现在是北京青年队的,最近在北大打了第四名。   8月13日,四川广安县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正式开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为邓小平铜像揭幕。
  邓小平的弟弟和妹妹邓垦、邓先芙、邓先群,儿女邓朴方、邓质方、邓林、邓楠、邓榕,以及儿媳、女婿和孙子孙女们共30余人,参加了当天的邓小平铜像揭幕仪式。这是邓家人出席活动人数最多的一次。每年,邓家人都会回乡祭祖,但只派代表。
  8月22日诞辰当天,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领导人出席,吴邦国主持大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讲话。在讲话中,他评价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这一年8月的《求是》杂志上,6位原党和国家领导人撰文纪念邓小平,分别是: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光召,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宋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朱光亚。
  李鹏在题为《纪念邓小平同志》的文中回忆了与邓小平的初次见面。他说,他与邓小平的初次见面是在1945年,邓小平从前线回到延安参加党的七大,见到他后说:“我和你父亲很熟,在上海一起做地下工作,后来他在海南岛牺牲了,很可惜。”
  这天,和邓小平在世时一样,邓家全家聚在一起,切蛋糕,吃面条。这次,还准备了一道特别的大菜: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音乐会。
  音乐会在保利剧院举行。邓楠的女儿邓卓芮熟悉外国古典音乐,音乐会曲目是她挑选的。 第一部是李斯特的《前奏曲》,表现对人生的不断探索、追求、奋斗;第二部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最后的四首歌》,道出人在晚年对生命的热爱和眷恋;第三部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英雄生涯》。
  “时间长了这种伤感慢慢会淡吗?其实没有。特别是这次纪念百年诞辰,特别感到伤感。”邓朴方说。
  诞辰当天,四川广安的邓小平纪念园免费开放。参观者达到20万人次,纪念园区内只能单向行走。
  这一年,还出现了一家民间纪念馆——邓小平民间纪念馆。
  馆主是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道林镇富豪村70岁村民姚寿衡。姚寿衡自幼丧父,母亲残疾,他乞讨多年,40岁时与一位盲女结婚,生下了儿子姚春辉。改革开放后,允许农民进城务工。姚春辉学了修鞋补伞技术,摆摊修伞修鞋,姚家的生活有了起色,姚寿衡一直感念邓小平。邓小平去世后,姚寿衡腾出家中最明亮宽敞的土黄色泥砖房,动用了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的3000元积蓄,从书摊、收藏者手上搜购了与邓小平有关的书籍、照片、报刊、杂志、画像等资料,建起了这间纪念馆。
  当年正月初一,纪念馆开馆,免费参观。由于当地媒体的报道,每天至少50位本地和外地游客前来,镇上的学校也常组织学生来参观学习。不到三个月,厚厚的留言本写满了两大本,多是缅怀邓小平,或是赞扬姚寿衡的做法。姚家父子继续收购纪念品,加上他人所赠,展品已经陈列不下了,姚家又腾出来了一间房。

2007年——逝世10周年


  2007年2月19日,邓榕回四川广安参加了“邓小平改革与发展思想学术研讨会”,并抽空回了趟邓家老院子。
  听说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发起了“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邓家2003年向广安捐赠了6棵树。
  邓家1977年刚搬进北京景山后街的院子时,只有门前的四棵石榴和两棵油松。两棵油松一高一矮,枝叶互相拥抱,姿态像龙,邓小平夫妇也都属龙,因此被院里人叫做“双龙树”。其他树都是邓小平带着家人亲手种的,有大雪松、白皮松、海棠、核桃、樱桃等。
  捐赠给广安的这6棵树是白玉兰、紫藤、丁香、石榴、紫杉和连翘,都是邓小平生前非常喜欢的。
  按照邓小平的遗愿,他的全部142萬元稿费捐给了教育和科技事业(设立了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角膜捐给需要光明的病人,骨灰已回归大海。
  “留给亲人的,惟有满院子无处不在的记忆。”邓榕感慨。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记载,这一年,出现了一个鲜明的特点: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争论”现象。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使学者们对邓小平的一些基本论断产生了分歧,提出了如何完整准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以及对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再认识”的问题。
  2014年——诞辰110周年
  2014年8月8日晚8点,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首播。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建国60周年时受命牵头组织创作的,投资约1.2亿元,历时5年完成。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和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担任总顾问。
  邓小平的饰演者马少骅透露,剧组借邓家院子拍摄时,邓家人很和善,从不干涉拍摄。拍摄过程中,他有时会专门给邓家人打电话,了解邓小平的生活细节。邓榕告诉他,老爷子走路都是手背朝前的。
  拍摄杀青后,送各级领导审查的光盘超过1万张。在试看片会上看完第一集后,邓家子女说:“这就是我们的老爷子!”
  开播半个多月后,有统计数据显示,这部剧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2.06%,全国每天有接近6000万观众收看,创造了两年来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的新高。
  8月18日,邓小平缅怀馆正式开馆。
  北京景山后街米粮库胡同5号被原封“搬”到了馆内。其中,二楼的“北京故居场景复原厅”按照1:1的比例复制了邓小平北京故居的餐厅、门窗、会客室和办公室,碗筷、餐桌、冰箱等等都是邓家人捐献的。   邓家还向广安捐赠了多件珍贵文物,其中大部分是邓小平使用过的原件,包括邓小平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证、1981年里根就職典礼的请柬、卓琳亲自给邓小平织的毛裤、邓小平使用过的景德镇青花瓷烫酒壶等。
  “邓家人如果找到两件衬衫,会送给国家博物馆一件,广安故居一件;如果只找到一件,就会送给广安,因为文物在广安可以得到展出。”钱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钱奇是2010年从广安市电视台台长岗位调任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的。邓小平故里管理局成立于2004年12月,是中共广安市委直属的正县级事业单位,下辖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国有独资公司邓园文化旅游有限公司等机构。
  2014年8月,《求是》杂志刊发了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的系列文章,作者包括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等。
  8月20日上午,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发表讲话,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座谈会,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主持座谈会。
  与10年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相比,习近平的讲话中对邓小平的评价增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改为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环球时报》旗下的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在全国7个城市的18岁以上普通公众中开展了民意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445份。超过九成受访者用“崇敬”或“尊敬”来表达对邓小平的态度。调查显示,选择“崇敬”的人中,年轻、高学历者比例高,广州在7城市中比例最高。受访者普遍认为,缅怀和纪念邓小平最大的现实意义在于“深化改革更需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

2017年——逝世20周年


  按照中央规定,对领导人的纪念活动只在诞辰整年时举行。今年虽是邓小平去世20周年,官方并无纪念活动。
  姚春辉的“邓小平民间纪念馆”也没有举行特别的纪念活动。
  2011年,姚春辉将身体每况愈下的父亲从老家宁乡县接到了自己工作的益阳。下半年,为扩建“邓小平民间纪念馆”,他在老家又盖起了6间平房。但第二年,姚寿衡就去世了。姚春辉无力兼顾益阳的工作和宁乡的纪念馆,经人介绍,益阳市资阳区金花坪社区在办公楼三楼腾出了一间13平米的房间给他,他将纪念馆搬了过来。
  原来近70平方米的三间展室被压缩到了13平方米,没有专人看管,姚春辉只能将报刊、杂志、图片等资料陈列出来,把较值钱的雕像等展品收了起来。因为地址太隐蔽,每天最多只有近10人来参观。至今,常有人因为来宁乡找不到纪念馆给他打电话。
  姚春辉与其他民间纪念馆也保持着联系。湖南怀化有一家“邓小平民间纪念报馆”,创建者龙小平和姚春辉有时会互相走动,还会交换一些展品。
  姚春辉在益阳市资阳区三益街有家门店,做的仍然是修伞修鞋的生意。迄今,他已为纪念馆投入了近6万块钱,没有任何经济收益。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得到政府或企业的帮助,让纪念馆有个理想的去处。现在,他的展品已可以放满100平方米的展区。他还想联系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在2024年邓小平诞辰120周年时集齐120幅字画。闲暇时间,他继续搜购有关邓小平的纪念品。“展不出来也放在这里吧,万一哪一天用得着。”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广安市,今年2月15日到2月19日,邓小平故里管理局陆续举办了《邓小平与广安》(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图书首发式、邓小平铜像广场献花仪式、“翰墨寄深情·书画颂伟人”专题展、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20周年诗歌朗诵会等系列活动。
  去年,邓小平故里的客流量达到了291.61万。从2008年起,故里取消了60元的门票,免费对外开放。
  钱奇说,现在邓小平故里的客源结构上,来自各地党校的学员、中小学生等年轻人越来越多,纪念方式也越来越理性了。
其他文献
第三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8月 1日亮出成绩单,网友直呼“环保部这次动真格了”,“厉害了我的环保”。  相对于前两批督察,这次督察可谓火力全开。在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中, 8省区党政部门有超2000人被问责。在第二批中央环保督察中,7省(市)问责3121人。而在第三批督察中,7省(市)有 4677人被问责。至此,中央环保督察已覆盖23个省份,初步罚款约8.8亿元人民币,立案侦查1183件。  在历时两
我们奔赴干净、有尊严的生活途中,如果需要用谎言  铺就道路,我们该如何抉择?  和导演蒙吉著名的前作《四月三周两天》或者《山之外》相比,这部获得戛纳最佳导演奖的《毕业会考》显得温和了不少,尤其是结尾,没有惨烈的死亡,一切都在暧昧不定的聊天中隐隐结束。相比于直接、可见的残忍,这或许是一种更深长的无奈。  相较于蒙吉之前的代表作,《毕业会考》的故事家常而缺少戏剧性。罗密欧是一座小城的医生,他的愿望就是
米申海滩是家常的,邻家少女一样随和恬淡,  但我还是爱它,也许因为第一次总是难忘的  周末去米申海滩散步。孩子总说没意思,光秃秃的,但我去多少次都觉得有意思。    圣地亚哥是公认的“美国最好的城市”,也是欧洲人在加州开发的第一块土地,被称为“加州的诞生地”。作为圣地亚哥最著名的海滩,米申海滩(Mission Beach,意为传道滩)也总让我想起自己的很多第一次——到美国的第一个春假、第一次自驾游
中国的席位,向来难办。人一多,更难办。当一百零八将风风火火地聚到水泊梁山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时,席位成了最難办的大事。面对这来自五湖四海,大部分有杀人放火经历的各路神仙,席位要怎么安排?还是吴用有用,公孙胜能胜,他们事先在差不多三尺的地下埋了一块石碣,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火星文。至于后来在三更的一声响,如裂帛相似,那只是在演戏而已。他们把排座次这种十分吃劲儿的事从人的手里交到了天的手里。老天就这么定了
建议宣传机器不要再停留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口号上,而是解释清楚现在的科技武器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了。  滴滴最近被公众强制性地做了一次尽职调查,基本上露出来的软肋都给捅遍了。但在一般出租车和滴滴之间,我依然倾向于选滴滴,因为司机身份很容易追查。  滴滴这件事的本质是公共安全问题。这次发生在滴滴身上,但不会次次发生在滴滴身上。事实上,自打有出租车这回事,我就不断听到乘客被司机怎么了,实际上我印象
前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北约前秘书长,西班牙前外交部长,现任ESADE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心主席,布鲁金斯学会杰出研究员  在欧盟全力抵御威胁其核心机构的民族主义风暴的同时,其某些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却为当前政治气氛注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土耳其,该国自1952年以来一直是北约成员国,1999年以来一直是加入欧盟的正式候选国。  从表面上看,土耳其是欧洲和中东之间起桥梁作用的理想
新的研究表明,“夜猫子”倾向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6个家庭的70个人,发现其中存在睡眠相位后移综合征(DSPD)的个体的CRY1基因存在共同的突变。这些患有DSPD的人,生物钟较常人延后,也就意味着他们更晚睡觉,起床也更晚。此研究結果发表在4月6日的《细胞》杂志上。
“正如其他任何双边关系一样,美中关系的确有起有伏,但我们的经济关系仍然是压舱石。而且我确信,我们的经济关系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和强化,美中两国也必须保持贸易开放。”  “我们加个微信好友吧?”“好啊!”  自2014年3月18日首度以美国驻华大使身份亮相中国后,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在他走遍的中国大陆的全部31个省份,这样的对话在马克斯·博卡斯和他的中国朋友首次相见时经常发生。有时候,是他主动找人加微信;
资本运作只是手段,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到,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是“集成电路”第一次受到“两会”高度关注。早在2015年“
在“新冷战”说铺天盖地的舆论背景下,当地时间11月9日,第二次美中外交安全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美双方代表团分别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国防部长魏凤和,美国国务卿蓬佩奥、美国防长马蒂斯领衔,双方就外交和安全领域的议题举行高级别对话。  有分析认为,在中美关系从经贸到外交,从安全到人文,各个层面关系趋于紧张之际,此番在华盛顿召开的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可谓正当其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