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心理测量方法探讨

来源 :企业文化·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feng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心理测量是高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识别存在心理问题学生以便展开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重要步骤。目前大部分高校均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测量,但是在量表选择、施测、结果解释及持续跟踪等方面均存在不同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关键词:心理测量;高校
  大学生即将步入社会,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和需要处理更加负载的各种社会关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大学生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及时的调整学生和社会人的角色转变。目前各高等院校均已经意识到心理辅导的重要性,成立了心理辅导中心为同学们提供心理相关的帮助。通过心理辅导可帮助学生克服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发自身潜能,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和健全发展。
  目前,部分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就展开心理测评工作,评估当期入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识别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并展开相关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心理测量是进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评估的基础,只有采用科学合理的心理测量方式才能够获得准确有效的测试结果。我们需要严肃正确对待。
  心理测量是通过专家编制和实践检验的量表和问卷来测定被试的心理状态,利用测量结果有助于发现被试的心理问题,为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一些依据。心理测量需要保证其客观性和正确性。
  心理测量不同于其他测量,它是一种把人作为研究对象的测量,因而具有间接性。由于人的主观性因此心理测量有一定的难度。心理是人的一种属性,给该属性指派一定的数字来进行定量化是不易的,因此测量存在误差也不可避免。心理学家认为尽管心理是抽象的,但是它是人的一种属性,是可以测量的。存在是测量的基础,测量后就可以得到相应的数据。但由于心理测量的特殊性,心理测量不同于一般的物理测量,它是一种间接测量方法。
  由于人的心理结构复杂,不同的结构模型就会有不同的测评理论和方法,受测时,当事人的身心状态均能影响测试结果。正规的心理测量要求是受过严格培训的主试按严格的操作程序施测,并由有经验的专家作出结果评估。如果能够多次测试求出平均成绩则更为可观。测试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即每个成绩只代表被试某一段时间内的状态。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经过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可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的可能。
  我们在进行心理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如下事项:
  首先,根据被试的情况合理选择量表和问卷,减少外因对心理测量的干扰。同时测评还与测量者、测量环境、测量时间、被试心境等因素相关。在测量的时候,应该尽量控制相关因素。同时,需要考虑量表和问卷的常模、使用范围。应该尽量使用新近修订的测评和常模。量表的常模群体应该与受测群体相近。国外许多量表只是针对群体而言,因此该量表用于个人则需要非常谨慎。选择量表时要关注被选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使用心理测验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学校在运用心理测验时,要注意心理测验的针对性。测验者应慎重选择测验量表,所选量表必须为其目的服务。比如在学校普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在职业测评中掌握学生心理素质,所要了解的重点就不一样。心理普测更加侧重学生心理症状,即是否有异常的状况出现。而在职业测评中,我们通常要了解的是学生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和职业的匹配性。在量表的选择上就有很大差异。这也就要求心理测评的主测人熟悉心理学知识,对量表的结构和内容有相应的了解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其次,对心理测量的结果解释要慎重。有研究表明要鉴别学生是否有心理疾病,不是通过一次测量就可以下结论。心理测量结果反映被试心理问题的一个倾向,它并非是一个精确的测量值。因此,心理测量的解释通常该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学生在群体中的实际表现给出。当学生的心理测验结果提示学生可能有严重疾病的时候,可以请有经验的心理咨询师给学生做面询,通过观察和谈话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也可通过学生身边的同学、朋友、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综合各方面信息最后给出相应诊断。对心理测量的结果,通常应定位为心理问题,不能随意扩大为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只有当测量结果和学生在群体中的行为反常表现一致时,才建议转精神卫生中心进行进一步的鉴定。
  并且心理测量的结果反映的被测对象当前的心理状态,我们应该用持续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测量的结果。对测量结果的分析也同时受到测量工作人员自身水平的影响。这也提示我们,测量工作人员掌握心理学专业知识的重要性。
  再次,心理测量结果要适当保密,明确哪些可以告诉学生,哪些必须保密。应该遵循有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原则。而在测量中,区分哪些结果能告诉学生也是重要的一块内容。对于敏感性较高的学生,当得知自己在某个症状上得分偏高时,可能引起心理困扰,而影响正常生活。而对于有精神障碍的学生,如果我们仍旧保持保密的原则,则可能让学生无法及时得到相应治疗,而使得病情更加严重,甚至出现伤人或自伤的原则。所以,在保密原则上,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对象调整保密内容。
  最后,心理测评与训练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心理测评的目的之一是筛选,筛选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以便及时给予心理的帮助。目的之二则是了解其心理素质状况,以便更加有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提高其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大学生群体中,可能在某些方面的心理素质薄弱,如果得不到及时指导,那很可能影响人际和学习,而且长期处于痛苦的适应过程。因此,如果能有效分析心理测评结果,以此为依据,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讲座乃至各种形式的宣传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测评、心理健康教育、再测评的模式,便可了解到学生在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之后是否真正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甲状腺手术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术后疼痛情况、精神状况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将患者以抽签
内容摘要:教育的核心任务就是育人,本文结合多年来的一些教学经验和心得体会,围绕育人的两大关键问题——理想和责任的培养,阐述了两者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在对被教育者进行理想与责任的培养时,教育者自身一定要身体力行,并兼有“初心”、“宽心”、“爱心”和“耐心”四颗心,同时结合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育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教育的核心任务 育人 理想 责任 人才培养  最近在电视、网络、报纸等公众媒体报道
宪法实施指宪法适用,即宪法规范由专门的机关用以化解政治纠纷,解决现实矛盾的过程,是宪法的现实化与个案化,宪法实施具有政治性、根本性、制裁性三个基本特征.当前我国宪法
内容摘要:萨德在他的作品《茱斯蒂娜》中集中表现他强烈的批判性,他全面揭露了当时社会道德伦理观念的欺骗性和宗教思想的“虚伪性”。在萨德笔下,“美德”和“至善”的象征茱斯蒂娜在黑暗堕落的社会中,被社会各阶层迫害,受尽各种磨难,最终死在上帝的雷霆之下;与之对比的是茱斯蒂娜的姐姐,她抛弃了一切伦理道德,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良好的名声和幸福的生活。两姐妹不同的命运,充分体现了萨德对社会、对宗教的批判。  
摘要:小学语文的朗读训练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语文的朗读不仅能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技能,还能在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以及审美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说,要加强小学语文朗读训练。并且阅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习惯教育、能力培养以及情感教育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规范;小学;语文;阅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语文阅读能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一、调查目的rn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题.作文批改数量大任务重,教师苦不堪言,然而学生对于教师的作文评价,感到反馈不及时,常常是到评讲时,上次作文的题目都已经忘了
法律是保障社会、企业和人民享有合法权利的有力武器,通过梳理文献,从知识产权法律视角下,分析企业运营的必需因素,包括版权、商标和专利等,初步探讨知识产权法如何影响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