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结合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fa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传统的语法翻译法虽老旧却因现实因素仍主导着课堂,交际法因高校英语教学的交际目标又不可或缺,二者因其互补性的有机结合具有现实意义,能够促进当前高职高专对英语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语法翻译法 交际法 结合
  一、引言
  在饱受诟病的传统语法翻译法主导着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以及提高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背景下,各高职高专院校都在对英语教学法进行着探索和改革,在原有教学法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教学法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语法翻譯法存在的必然性
  目前,多数高职高专英语教师仍采用语法翻译法主要是因为受到很多现实情况的限制:
  1.英语课时的安排与班额。近年来,国内多数高职高专院校的英语课时从原来的两年缩减到一年,课时缩减了一半,一周只有四个学时的英语课,但对于课程设置的目标却没有相应的降低。因此,想要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传授给学生更多的英语知识,让高职高专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只能选择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此外,教师资源和教室资源的限制致使高职高专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两个或者更多的自然班合成一个大班致使英语课的人数超过60人甚至更多。在这种环境下,大规模开展交际法教学难度巨大,不仅难于控制课堂,也无法让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上时间得到有效的操练。教师退而求其次,只能无奈选择传统的语法教学法。
  2.学生的英语水平。适龄学生人数的减少和高校扩招两大因素导致了高职高专生源整体水平的下降,学生英语水平的参差不齐不仅表现在专业上,也体现在个体差异上,但从整体来看,学生读、写、译的技能较差,听、说能力也仅限于最基本的日常用语。在这样的现实状况下,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仍应该注重英语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从基础入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式、语法及表达方式。因此,作为注重基础的语法翻译法适用于目前基础薄弱的高职高专学生。
  3.考试指挥棒和就业的要求。高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和A级不仅是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要求,也是其升本和就业的硬性指标。英语应用能力测试内容主要涉及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翻译和写作,听力考试部分只占总体成绩的百分之十。鉴于大部分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要在有限的课时内教授并指导学生通过考试,语法翻译法仍是应试模式中教师的首选。
  三、交际法引入的必然性
  1.语法翻译法的局限。语法翻译法容易使学习者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着孤立于语境和语用之外的单调乏味的机械练习,在固定句式和语法规则的限制下创造着一些无意义的句子和表达,很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学习态度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巨大,因此,在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中不能只采用语法翻译法,要适当引入其他教学法促进英语教学。
  2.交际法的优势。交际法是以语言功能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以来备受各界教育人士推崇,甚至从中发展演化出了任务型教学法。该教学法以功能意念为纲,以培养交际功能为宗旨,采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以话语为单位,以学生为中心,以综合性技能为主进行教学,在实践中容许学生出现一定程度内的语言错误。交际法可以弥补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因过于重视书面语而忽略学习者口语和听力能力培养的弊端,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鼓励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双向同等交流的过程。
  3.培养目标与就业的要求。交际法在高职高专大学英语课程的引入与高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时代要求紧密相连。教育部提出的新的《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提出要“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此外,中国的国际化程度与各就业单位对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因此,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尤为重要。传统的语法教学法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而交际法在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方面非常适合,所以,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引入交际法是非常有益且必要的。
  四、教法的采用
  鉴于以上因素,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教法选择不能一概而论,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英语听、说、读、写、译这几种基本技能的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法,既不回避语法讲解,也不排斥口语交际,二者优势互补,以达到既授人以鱼,又能授人以渔的效果。
  1.听、说课采用交际法。根据教育部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会适度向听、说方面进行倾斜,而听、说课采用交际法进行教学也毋庸置疑。教师根据听说材料为学生模拟真实的情境,讲解情景交际中主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控制学生在给定的情境下用所给相关词汇和表达方式来进行交际训练,让学生熟悉交际任务,掌握相应情景下的基本词汇和表达方式,以达成学生在实际交际中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效果。
  2.阅读课引入交际法。在阅读课上,要既不回避语法讲解,也不排斥口语交际。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之前安排任务,给定学生材料,安排学生在课文讲解之前做授课内容相关的presentation,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所有课文的leading-in部分都可以根据该单元的主题设置一个语境,用交际法训练学生的口语能力。而对于课文中出现的复杂难懂的句子、特殊句式、以及复杂语法点则应该采用语法翻译法来进行讲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写作和翻译课采用语法翻译法。当前高职高专学生的英语水平决定了写作课和翻译课仍应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绝大多数学生在作文构思时都采用母语思维,脑海中出现的作文的结构、句子都是以汉语的形式呈现出后,才能用所掌握的英语知识将句子一个个转译成英语,进而落于笔端。而翻译更是体现了学生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只能采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来进行教学。
  五、结论
  既不能因为教学法传统老旧而摒弃,也没有用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法相结合,在侧重不同技能教学时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把学生培养成能够满足当前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家勇.大学英语教学中语法翻译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结合策略研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9):306-307.
  [2]张仕萌.基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选择语法翻译法的合理性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100-101.
  [3]龚白荣.初探交际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6(84):95-96.
  [4]朱月芳,张郁.语法翻译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存在价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0):257-259.
  作者简介:张春蕾(1979-),女,黑龙江讷河人,讲师,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分校,主要研究英语修辞学与英语教学法。
其他文献
【摘要】慕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以其优势资源引起高校关注,激发起许多大学生对慕课的好奇,同时也给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带来挑战。本文在对慕课概念和特点简要分析的基础上,对慕课的发展内涵进行了逐步解析,重点探讨了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文章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当采取传统与网络相结合,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其中教师角色的转变尤为重要。  【关键词】慕课 大学英语 混合教学  慕课也叫MOO
土地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载体,它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资源。自从人类的出现人地关系就存在着客观联系,人与地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土地资源是一种稀缺和有限的自然资源,人们在利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土地资源结构发生变化,这就产生了生态环境问题,人们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人们越来越关心和关注土地利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效益。土地利用变化改变了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服
【摘要】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我国学生的英语写作一直受到母语负迁移现象的干扰。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英语写作的现状,介绍了母语迁移这一现象,分析了母语负迁移对学习者英语写作的影响,并就促进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 英语写作教学 建议  写作作为一种语言知识输出技能,最能反映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水平。母语对学习者写作上的影响,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二者相互
【摘要】跨文化意识对增强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口语教学中都忽视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大学生跨文化意识淡漠,难以理解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中遇到的诸多文化现象,这显然不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英语素养。本文首先分析了跨文化意识对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的重要性,又在此基础上从合理利用经典文学作品、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恰当运用影视赏析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大学英语课堂口语教学中
【摘要】英语教学大赛当中,教学型高校的获奖教师是一个新生力量。本文对教学型高校的获奖英语教师进行分析和调研,找出他们的一般共性、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的共性。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 英语教师 获奖 共性研究  近几年,本着“以赛促教”“搭建平台”的目的,全国各地都在进行外语教学的比赛,除了传统的基本功大赛,各大出版社举行的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并且每所高校也都在举行校级的课堂评比大赛或
【Abstract】Anxiety is one of the emotions that influence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and excessive anxiety can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students’ behavior.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re interested in th
期刊
土壤酶是影响土壤生产力和作物产量主要因子,反映着土壤管理的作用与效果,参与了土壤的发生和发育,加速腐殖质的合成与分解,参与有效肥力形成等诸多过程。酶学方法和酶的活性
【摘要】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普遍应用极大促进了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而生态教育学则为大学英语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视角。本文以生态教育学为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教学的必然性,并探讨了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大学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的操作范式及其过程中应注意的原则,以期营造出一个生态化、多元化的大学英语课堂,从而全面推动我国的外语教育教学。  【关键词】信息化 大学英语 生
【摘要】阅读一直以来是各学龄段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阅读以其浩瀚的篇章、丰富的信息量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有限的单词累积领悟文章的主旨大意,又能准确把握文章细节,从而达到预期的阅读目标。图式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阅读是对传统教学法的突破与更新,为英语阅读教学注入了全新活力。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图式理论,然后具体剖析了该理论如何被应用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以及所达到的效果。  【关键词】图式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