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地球自然资源被严重破坏的事实,结合《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化物拟人,巧导入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配合课件整合教材,融音、像、动画教学一体,边说边议,从课内走向课外,转变课型,引导主题演讲,学生在“保护地球,人人有责”的主题班会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只有一个地球》是以说明为主的课文,也是一篇很好的环保性教材。文章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等方面告诫人们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但是执教者若是只按教材的编排进行上述一系列单调的说教,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采用了转变课型,化物拟人,激情演讲的教学方法,感觉收效甚佳。
一、化物拟人巧导课,激发情感读课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阅读兴趣,一开始我便设计讲梦境环节:同学们,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地球公公给我打来一个长途电话,在电话中她向我哭诉了这些年来的处境,虽然自己身强力大,正值壮年时期,可地球上人类肆意糟蹋我,我体内的气血——石油、天然气资源已被无节制的开采,能调节气候的毛发——森林资源也被那些无知的人们乱砍滥伐,搞得我伤痕累累,疮疤遍身,更有甚者,一些化工厂家图财害命,乱放污水,溅脏我美丽的面庞,损坏了养育百姓的庄稼。还有……唉,话费太贵,不多说了,这一切真是太伤害我的自尊心了,我无私地养育着你们人类,而你们呢,却无情的肆无忌惮的伤害我……
同学们,昨晚接了地球公公的电话,我整夜没合眼,在床上辗转反侧,书上不是说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地球公公有那样的苦衷呢?请同学们认真地朗读《只有一个地球》,探个究竟。
二、转变课型多活动,渗透读写整合教材
同学们在教师的激情引导下,一口气读完了几遍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教育,教师需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把学习课文转变为学生整合演讲稿的活动课。
1.分组读文,设计问题,吃透教材内容
在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读、画、圈、议地球上拥有哪些资源,知道每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的贡献,破坏这些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危害性。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活中的所见所闻去讨论、去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师出示课件,融音、像、动画教学于一体,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学生基本理解了课文后,教师可出示自制课件:(1)人们乱占耕地,建居民宅图片;(2)工厂乱放污水、废气图片;(3)渔民、猎人肆意捕杀有益动物的图片;(4)山民乱砍滥伐森林,洪水泛滥,气候失调的图片。每幅课件的出示尽量做到像色逼真,配音讲解生动,使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组织说话拓展延伸,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危害。
3.边说边议读课文,联系现实写社会
此时此刻,上述的教师梦境,师生讨论的课文内容,课件上的社会写实,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组组活生生的材料,加上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讨论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危害,并点拨学生写演讲稿的模式,激发学生由说到写,布局谋篇,一篇篇爱护地球的演讲稿便应运而生了。
三、主题班会争讲演,发表见解寄深情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基本上吃透了课文内容,深受教育。为了营造一种环保教育氛围,这时我安排了“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这样一个主题班会,激发同学们声情并茂地去演讲,畅谈正确使用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的认识和方法,同学们各抒己见,表白看法,既掌握了教材内容,变单调抽象的说明文为学生的形象的有感染力的发言稿,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理清文理,接受思想教育,口头作文等训练齐头并进的高效。
(责编 张亚莎)
《只有一个地球》是以说明为主的课文,也是一篇很好的环保性教材。文章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性等方面告诫人们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但是执教者若是只按教材的编排进行上述一系列单调的说教,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我采用了转变课型,化物拟人,激情演讲的教学方法,感觉收效甚佳。
一、化物拟人巧导课,激发情感读课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阅读兴趣,一开始我便设计讲梦境环节:同学们,昨晚我做了一个梦,地球公公给我打来一个长途电话,在电话中她向我哭诉了这些年来的处境,虽然自己身强力大,正值壮年时期,可地球上人类肆意糟蹋我,我体内的气血——石油、天然气资源已被无节制的开采,能调节气候的毛发——森林资源也被那些无知的人们乱砍滥伐,搞得我伤痕累累,疮疤遍身,更有甚者,一些化工厂家图财害命,乱放污水,溅脏我美丽的面庞,损坏了养育百姓的庄稼。还有……唉,话费太贵,不多说了,这一切真是太伤害我的自尊心了,我无私地养育着你们人类,而你们呢,却无情的肆无忌惮的伤害我……
同学们,昨晚接了地球公公的电话,我整夜没合眼,在床上辗转反侧,书上不是说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为什么地球公公有那样的苦衷呢?请同学们认真地朗读《只有一个地球》,探个究竟。
二、转变课型多活动,渗透读写整合教材
同学们在教师的激情引导下,一口气读完了几遍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为了让学生受到更深刻的教育,教师需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挖掘教材,把学习课文转变为学生整合演讲稿的活动课。
1.分组读文,设计问题,吃透教材内容
在此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读、画、圈、议地球上拥有哪些资源,知道每种自然资源对人类的贡献,破坏这些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危害性。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在活中的所见所闻去讨论、去思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教师出示课件,融音、像、动画教学于一体,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在学生基本理解了课文后,教师可出示自制课件:(1)人们乱占耕地,建居民宅图片;(2)工厂乱放污水、废气图片;(3)渔民、猎人肆意捕杀有益动物的图片;(4)山民乱砍滥伐森林,洪水泛滥,气候失调的图片。每幅课件的出示尽量做到像色逼真,配音讲解生动,使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现实生活,组织说话拓展延伸,人类肆意破坏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的严重危害。
3.边说边议读课文,联系现实写社会
此时此刻,上述的教师梦境,师生讨论的课文内容,课件上的社会写实,将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组组活生生的材料,加上学生课外搜集的资料,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讨论人类破坏大自然的危害,并点拨学生写演讲稿的模式,激发学生由说到写,布局谋篇,一篇篇爱护地球的演讲稿便应运而生了。
三、主题班会争讲演,发表见解寄深情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教学,同学们基本上吃透了课文内容,深受教育。为了营造一种环保教育氛围,这时我安排了“保护地球,人人有责”这样一个主题班会,激发同学们声情并茂地去演讲,畅谈正确使用水资源、森林资源、大气资源的认识和方法,同学们各抒己见,表白看法,既掌握了教材内容,变单调抽象的说明文为学生的形象的有感染力的发言稿,又活跃了课堂气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了理清文理,接受思想教育,口头作文等训练齐头并进的高效。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