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新年伊始,联想释放了两枚重磅炸弹——ThinkPad X100e和ThinkPad Edge E30,引起了不小争议。
VAThinkPadEdgeE30为例,该产品售价五六千元,外观除了ThinkPad一贯的黑色之外,还加入了彩色元素;发布会现场的模特也不再是稳重严肃的商务形象,而改为年轻时尚的“潮人”;广告语“思迥异、做不同”更是突出了个性和时尚的特征,这一切都与ThinkPad原有的高端、沉稳的品牌形象有明显差别。人们不禁怀疑,这还是ThinkPad吗?
对此,联想中国区商用事业部副总经理王芳表示:“ThinkPadEdge虽然有一些变化,但都是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可以说采用了一种更具现代感的设计哲学。就产品本质而言,ThinkPad Edge产品仍然是一款ThinkPad产品。”从话语中看出,王芳一方面强调了Edge E30与ThinkPad原有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同时也不回避该产品所做的创新。也许联想自身也认识到他们在该产品的定位上剑走偏锋,所以就起用了“Edge”这样一个品牌名称,中文为“边缘”、“非主流”的意思,强调子品牌相对于母品牌的独特性。
这样的解释似乎并不为“小黑”迷们所认同,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具有纯正“血统”的ThinkPad,在他们看来,联想不应该将ThinkPad做成大众品牌,而应该定位在少数精英群体身上。ThinkPad原有的品牌形象如此尊贵,怎可轻易改变?
然而联想似乎已经决定拓展ThinkPad品牌的边界。实际上,在Edge之前,联想就在ThinkPad品牌下推出过SL系列的笔记本,价位上就有往下走的意思。到了X100e和EdgeE30,联想已经在ThinkPad品牌大众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预计在将来,联想还有可能在ThinkPad下推出新的系列笔记本,品牌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
通过品牌扩展来实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是不可行,而且固守高端、瞄准小部分精英群体也未必是最佳的品牌策略,问题在于改变消费者对于某品牌牢固的品牌印象是非常危险的策略。以Edge E30为例,广大的“小黑”迷们是否会丧失对ThinkPad的品牌忠诚?价格便宜、风格时尚确实能够吸引年轻消费者,但是他们是否会认为这样的ThinkPad不伦不类?是否会认为选一个ThinkPad品牌下的低端本还不如选择其他品牌的中高端本?或者说,即使他们购买了EdgeE30,他们是否会陷入品牌迷失?
正如IT行业著名品牌专家许云峰在接受采访时所表示的那样: “联想推出这么一款以‘Edge’命名的边缘产品,可能最终将使母品牌ThinkPad被边缘化。”那么联想如何成功走出ThinkPad的大众化之路?要塑造涵盖不同价位水平的ThinkPad品牌,联想就必然要找出不同系列笔记本之间的某些共性,以这些共性为基础来打造新的ThinkPad品牌形象。特别是相对于同价位的其他品牌笔记本,ThinkPad笔记本应该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优势不能建立在ThinkPad原有的品牌影响力之上。目前联想对1ThinkPad Edge E30的推广中只能看到具体的产品广告,却无法看到针对ThinkPad的品牌广告。也许联想还是准备借用ThinkPad的品牌影响力推广新品,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塑造新的ThinkPad品牌形象的必要性,而后者可能是联想无法回避的一道坎。
VAThinkPadEdgeE30为例,该产品售价五六千元,外观除了ThinkPad一贯的黑色之外,还加入了彩色元素;发布会现场的模特也不再是稳重严肃的商务形象,而改为年轻时尚的“潮人”;广告语“思迥异、做不同”更是突出了个性和时尚的特征,这一切都与ThinkPad原有的高端、沉稳的品牌形象有明显差别。人们不禁怀疑,这还是ThinkPad吗?
对此,联想中国区商用事业部副总经理王芳表示:“ThinkPadEdge虽然有一些变化,但都是根据特定用户的需求而做出的改变,可以说采用了一种更具现代感的设计哲学。就产品本质而言,ThinkPad Edge产品仍然是一款ThinkPad产品。”从话语中看出,王芳一方面强调了Edge E30与ThinkPad原有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同时也不回避该产品所做的创新。也许联想自身也认识到他们在该产品的定位上剑走偏锋,所以就起用了“Edge”这样一个品牌名称,中文为“边缘”、“非主流”的意思,强调子品牌相对于母品牌的独特性。
这样的解释似乎并不为“小黑”迷们所认同,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具有纯正“血统”的ThinkPad,在他们看来,联想不应该将ThinkPad做成大众品牌,而应该定位在少数精英群体身上。ThinkPad原有的品牌形象如此尊贵,怎可轻易改变?
然而联想似乎已经决定拓展ThinkPad品牌的边界。实际上,在Edge之前,联想就在ThinkPad品牌下推出过SL系列的笔记本,价位上就有往下走的意思。到了X100e和EdgeE30,联想已经在ThinkPad品牌大众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预计在将来,联想还有可能在ThinkPad下推出新的系列笔记本,品牌大众化趋势日益明显。
通过品牌扩展来实现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并不是不可行,而且固守高端、瞄准小部分精英群体也未必是最佳的品牌策略,问题在于改变消费者对于某品牌牢固的品牌印象是非常危险的策略。以Edge E30为例,广大的“小黑”迷们是否会丧失对ThinkPad的品牌忠诚?价格便宜、风格时尚确实能够吸引年轻消费者,但是他们是否会认为这样的ThinkPad不伦不类?是否会认为选一个ThinkPad品牌下的低端本还不如选择其他品牌的中高端本?或者说,即使他们购买了EdgeE30,他们是否会陷入品牌迷失?
正如IT行业著名品牌专家许云峰在接受采访时所表示的那样: “联想推出这么一款以‘Edge’命名的边缘产品,可能最终将使母品牌ThinkPad被边缘化。”那么联想如何成功走出ThinkPad的大众化之路?要塑造涵盖不同价位水平的ThinkPad品牌,联想就必然要找出不同系列笔记本之间的某些共性,以这些共性为基础来打造新的ThinkPad品牌形象。特别是相对于同价位的其他品牌笔记本,ThinkPad笔记本应该有明显的差异化优势,而这种优势不能建立在ThinkPad原有的品牌影响力之上。目前联想对1ThinkPad Edge E30的推广中只能看到具体的产品广告,却无法看到针对ThinkPad的品牌广告。也许联想还是准备借用ThinkPad的品牌影响力推广新品,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塑造新的ThinkPad品牌形象的必要性,而后者可能是联想无法回避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