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来源 :跨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lychang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创设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民主课堂;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号】G633.6【文献标示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1-0112-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是教育的真谛所在。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如何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应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认为: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才能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综合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的。
  1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但是,兴趣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学来的,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①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引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②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比赛、晚会、故事演讲等等,借助学生的聪明才智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心理,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③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④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发创新动机
  “学始于思,思始于疑”。“疑”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通过学生阅读和思考,由教师置疑,也可以由学生质疑,启发学生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改变学生由被动接收变为主动思维。教师的作用不是只讲授知识的内容是什么,而是要启发学生主动思维,多问为什么,能提出比课本知识更深刻的问题,并着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才是我们科学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意味着科学的停滞。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主动给学生巧设质疑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质疑,置学生于新旧知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个人经验与科学概念的矛盾冲突的旋涡中,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调动质疑意识,产生思维动势。增强学生学习好数学的信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诱发新的创新动机,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正弦和余弦”概念教学时,用新旧知识的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设计如下两个问题:①.Rt△ABC中,已知斜边和一直角边,怎样求另一直角边?②.在Rt△ABC中,已知∠A和斜边AB,怎样求∠A的对边BC?
  问题①学生自然会想到勾股定理,而问题②利用勾股定理则无法解决,从而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怎样解决这类问题呢?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便会油然而生,产生学习兴趣。
  3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也称辐射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是思考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从不同角度、沿不同的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地寻求与探索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及结论的放开式思维。单向思维方式只从某一方面思考问题,按照教材固有的知识结构,从题目的条件和结论联想到已知的定律、公式和性质,采用某一方法解决问题。按照这种方式去思考问题,就会形成“思维定式”。使学科教学仅成为单纯知识遗产传播和前人思维方式的继承,严重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启发学生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解题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课堂上,要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封闭式过程,构建“问题——探究——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开放式过程。
  4建立民主课堂,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课堂教学,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克服自己是主角的旧模式,启动新型的“合作——交流——互动”教学模式,建立民主课堂,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尊重学生个性、人格及爱好,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做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鼓励为主。学生得到了老师真诚的鼓励与引导,不仅有利于保护和激发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有助于学生自我表现的发展与优势潜能的发掘,同时也能使学生本身感受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信任,有了自主探究和创新的积极性。要精心创设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强烈探求兴趣的情境,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教育氛围,使教师、学生在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的角色中,设计集体讨论、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乐学、爱学、善学、动手、动脑的自主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潜能得以发挥和发展,从而在学习中达到培养创新能力能力的目的,并且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总之,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因素,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人格力量,弘扬学生个性。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成果。
其他文献
“五育”之中德育为首,这早已在教育界同仁之间达成共识,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目前普遍存在着学校德育实效不佳的现象,这个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针对上述情况,濮阳市
主要探讨了FME数据转换平台。文中重点研究了FME平台的主要技术特点。并且通过实例,实现了各种空间数据交换技术。并进一步阐述了FME技术未来应用前景。
李梦龙是沅江市南大膳镇南湖村村民,有名的乌鳢养殖“高手”。近年来,他力改过去池养乌鳢的传统方式,采取营造适宜自然环境的健康养殖方法,从而实现病害少、个体大、产量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