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读与写·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yl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长期的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和小学音乐教学的要求与特点,对小学音乐教学如何运用“肢体语言”进行了有效的实践与探索。从研究的结果来看,它对提高小学生的音乐能力与发展音乐的兴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音乐;肢体语言;作用;策略
  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表达思想,交流情感,彼此沟通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它分为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而这个“无声语言”我们就理解为今天所说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它的意义在于通过运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思想感情和行为意向的一种无声语言。它的特点一是无声,二是运动。看似无声的“肢体语言”却象情感的大力士,能深刻表现很多有声语言难以表达的思想与情感。
  1.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的作用
  1.1运用“肢体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在没有熟练掌握“言、叹、咏、歌”等多种方法时,“手舞足蹈”的肢體语言就是他们运用最多的一种表情达意方法,它可以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在一年级的欣赏曲《快乐的一天》中,我让学生说说进小学后最快乐的一天是哪一天。学生有的说是上学的第一天,有的说是春游的那一天,有的说是戴红领巾的这天,众说纷纭,兴致很高。我就趁热打铁,播放《快乐的一天》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上学第一天的情景,并让他们边听音乐边用肢体语言来尽情表达他们开学第一天的快乐情感。当我在教学音阶的时候,学生很难唱准音,我就利用柯达依手势来表示音高。让学生从视觉上、肢体上来体会音的高度,果然效果不错。
  1.2运用“肢体语言”能增强学生对音乐的理解与表现能力
  肢体语言的创设不是单纯地为了表演而表演,它可以为学习音乐提供素材,进行情感的表现。例如:一年级的欣赏曲《小青蛙》,就是一首音乐形象非常鲜明,表现力极强的欣赏教材。乐曲比较长,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需要用这么长的有意注意去欣赏这首曲子肯定坐不住。我先让他们在听到乐曲表现小青蛙时用肢体语言表现小青蛙的动作,听到表现其他事物的时候也表现出来,这样他们既能集中注意地欣赏乐曲,又能理解乐曲表现的是什么。在最后我拿出做好的头饰让学生选择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边听音乐边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各种事物的动态,并在其中提醒乐曲的变化。效果非常好。
  1.3运用“肢体语言”能强化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音乐学科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载体,所以在培养学生创新的同时可积极运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星光恰恰恰》这首曲子节奏感很强,我让学生听着音乐然后自己创造与音乐相符的任何肢体语言表现的节奏,学生非常感兴趣,而且创造出的节奏非常新颖、有趣,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玩”得很开心。我有时在课的最后留几分钟让学生玩游戏,我会选择学过的适当的音乐,让学生根据歌曲和我的要求做动作。当音乐响起时,学生可以在教室内任意创作动作,并随意走动;如果音乐停止,可以请学生维持音乐静止时的动作,也可以用某个指定动作静止,甚至可以做机器人的动作。学生在音乐的响响停停中,自然地跟随音乐节奏律动。双方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肢体创作能力,以及音乐感受能力。
  2.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肢体语言”的策略
  2.1借助“肢体语言”学唱歌曲
  刚进学校的一年级学生,在上音乐课时学生表现得很被动,采用的是老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学习的兴趣不浓。例如,在教授一年级新教材中的《其多列》这首歌时,它的歌词特别难记。我用肢体语言帮助学生记歌词。在学生初听这首歌时,我根据歌词的内容律动,如“上山坡去拣竹叶”这句,我做了两个动作,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而且还知道了“上山坡”和“拣竹叶”两个动作的肢体语言的表现,真是一举两得。一定乐滋滋的。然后我继续“加油”,现在我来做妈妈,你们再表演一遍好吗?他们边唱边表演,气氛非常好。
  2.2借助“肢体语言”进行欣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比如在欣赏《草原小骑兵》时,我让学生先听听歌曲里面的变化,学生会说有强弱,我就问它代表着什么?他们又说代表马跑近了,马又跑远了。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到这个力度的变化,我让他们学解放军走路时从远到近脚步声的变化,以及从近到远脚步声的变化,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一力度的变化,能烘托歌曲的气氛。
  2.3借助肢体语言,更好理解音乐
  小学生好动是天性,也是其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所以教师想让他们能够在规定的四十分钟内快乐的学习,保持高度的集中力和注意力,就切记不要让他们坐得太久,一旦坐久了,注意力就会分散。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不时地穿插一些律动教学,不但可以调节教学的气氛,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还能强化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总而言之,我在教学节奏练习时,让学生边学边练、边练边记、边记边创造,学会一些简单的唱、念、做、打或是扮演某个角色。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中根据音乐并结合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教学,体现了音乐新课程关于“发展学生音乐兴趣”和“强化学生音乐审美体验”的重要思想。
  参考文献:
  [1]姚平茹.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肢体语言的运用[J].剑南文学,2011(3):168-168.
  [2]李娜.浅谈小学音乐课中的肢体语言艺术[J].黑河教育,2014(11):55-55.
其他文献
本文在等级保护2.0的要求下,对航海保障中心虚拟化的现状做出了分析,并对航海保障中心虚拟化安全建设进行了分析总结。
摘要:情感是一种反应客观事物的心理现象,是人类特有的心理品质。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要做出一定的改革和调整,要融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多地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征,这就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和实施情感教学策略。应用情感教学策略。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审美情趣的发展。因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经验,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情感教学的价值,并在此基础
采用桩土共同作用设计方法的浙江省第一医院医技楼实测资料表明,大楼装修完成时基础底板周边和内部实测平均土压力分别已达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83.3%和62.7%,地基土承载力被
通过7个吸力和净平均应力同时变化的非饱和含黏砂土固结试验,研究7条不同应力路径的试验在p-s-v,p-s-εv,p-s-εw和p-s-w空间曲线形状随角度α(净平均应力和吸力夹角)的变化规
本文针对电力技改大修项目,研究了适用于电力企业的相关数据资产管理体系。首先分析了电力公司生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技改大修项目信息化管理主要因素。之后给出了大数据环境下的发展建议,基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了技改大修项目智能化管理体系。最后,设计了该体系中的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管理内容,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技改大修项目管理水平和数据价值体现。
[摘要]现代教育多媒体技术为我们教学手段提供了新机会,本文就多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 实践    知识信息的激增使传统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探索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教育教学平台应成为每个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