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无奈”之举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1987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常听到有人诉说自己的无奈。一位朋友写工作材料,先不说内容,光是想排比式的标题就让他焦头烂额了,我说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他说没办法,领导要求这样做。
  当然,这是无奈的一种,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还有一些无奈则弥漫在整个社会,令人担忧。比如有的落马官员觉得自己走上贪污之路很无奈,因为不贪就进不了“圈子”,会受到排挤,影响升迁;有的餐饮店使用地沟油也认为是没办法的事,因为现在做生意成本高,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有的学生家长看到别人给教师送礼,尽管不情愿还是送了,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受到区别对待……
  如果把类似现象简单归结,就是潜规则盛行、良知缺乏、底线失守。孙立平所说的“社会溃败”与伯尔曼所说的“整体性危机”,则是对这类现象的高度概括。在这样的社会中,谋取个人利益最大化成了最实用的选择,善恶、是非的界限变得模糊,人生价值变得虚无。
  面对这种情形,大家似乎都很无奈,所以如果干了一些不那么光明正大的事,第一个理由就是“没办法,社会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你对社会的不合理提出意见,其中有些人还会在一旁冷笑:你这样做有用吗?内心里则认为你太过天真。
  学者徐贲曾从文化视角观察,将此种现象归为“犬儒文化”。他说:“现代犬儒主义虽然有某种不满现实的意识,但却放弃了道德坚持或良心行动。它秉持世界不可能变得更好的彻底悲观主义,因此乐于奉行得过且过、随遇而安、何必认真、难得糊涂,甚至浑水摸鱼的生活状态。”如此之人,当然不会为了社会进步这样的宏愿而努力,因为太过抽象,离自己似乎太远,还是斤斤计较自身的利益得失比较实在。因此我们看到,很多人在埋怨社会、政府、他人,就是从不想自己能为社会进步做些什么。之所以会这样,不全是他们自私自利,而是他们觉得这样做没用。
  梁启超在近代看到人民麻木,各人自扫门前雪,對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等问题时,就提出只要每个中国人都“一朝悔悟”,培养起公德意识、国家意识,成为“新民”,就会有新的制度产生。“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国家?”
  然而,梁启超的实践被证明是失败的,他的这种行为被作家张宏杰批评是儒家所谓“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的老套路。包括后来的鲁迅,虽然在批判国民性上一针见血,但他的办法依然是让每个人在道德上进行自我更新,改掉身上的一些坏毛病。胡适则认识到制度更新的重要性,“我们不能使人人向善,但制度的改革却能使人不敢轻易为恶”。
  也就是说,个人与社会是种互相影响的关系。社会环境确实会影响着每个人的选择,比如当下一些不好的社会风气让很多人在选择上左右为难,尤其当一种社会制度不合理时,容易让人迷失自我。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个人选择对社会的影响,不能将社会的一切问题推给制度,翘首企盼制度变好后,自己再有所行动。况且,也不是面对任何社会问题,自己只能选择随波逐流。
  就说餐饮店老板,是可以不用地沟油的;各位家长,也是可以选择不送礼的。这并非什么没办法的事,一个是在钻制度监管不力的漏洞,一个是深谙人情社会后的恶意想象,你选择“不”并不会有什么灾难性后果。
  胡适一生倡导制度建设,对空喊个人道德之举嗤之以鼻,但他依然注重点滴之功,提倡渐进式改良。他说:“今天正是大火的时候,我们骨头烧成灰终究是中国人,实在不忍袖手旁观,我们明知小小的翅膀上滴下的水未必能救火,我们不过尽我们一点微弱的力量,减少良心上的一点谴责而已。”面对社会诸多问题,我们不是真的没办法,就算是减少良心上的谴责,也是大有可为的。
  编辑:郑宾
其他文献
期刊
根据省政府办公厅(黑政办发[2000]2号)和(黑统字[2000]105号)要求,从2000年开始,由省统计局负责对各地市国内生产总值等主要统计数据开展评估工作,评估工作程序如下:
按照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的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增加在校生的学生党员比例。目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在入党后的教
近日,中国移动与三星电子联合发布三星第4代智能旗舰手机GALAXYS4I9508。双方联合宣布基于GALAXYS4的 NFC 手机钱包业务预上线。用户可以使用包括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在内的
多年的工会工作经历和工作实践对于北京古船米业有限公司工会副主席孙树森来说有成功喜悦也有曲折懊悔,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他认为,作为一名工会干部,首先,要有责任担当,
为了提高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施工的技术水平,针对公路路基路面的压实技术进行分析,探讨公路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特点和具体实施措施,为公路建设提供相应的参考意见.在公路路基面
(一)rn“环境友好”的概念,是随着人类社会对环境问题认识水平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峻性,达成了环境保护的共识.
民族政策对国家和地区是否繁荣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唐朝民族政策特点,阐发唐朝民族政策的意义在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保障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