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与评价探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评价系统中,终结性评价一直处于重要地位。在这种评价教学的模式下,预设一个目标并且以此为导向,对学习的结果非常的重视,往往不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别,所以老师和幼儿都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而过程性评价教学,教学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和终结性评价截然不同的是,过程性评价是以教师和幼儿为主体的,努力探究孩子的兴趣所在,开发他们的潜力和探索能力,更加注重孩子的过程中得到的发展和价值,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对自身能力的培养,也要求幼儿园的保驾护航。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教师;评价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6,C41,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37-02
  幼儿园的课程评价,是结合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形成的问题,制定出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对幼儿园客观地、科学地进行评价的一个过程。近些年来,我国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不断的深入,课程评价对于整个课程系统的作用也就得到了明显的体现。由于课程评价本身就具有对自身的诊断、调节和导向的作用,所以这一评价方法对幼儿园的各个工作环节都会产生影响,比如幼儿园课程的目标设置、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学校活动的组织和开展等等。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慢慢的,我国幼儿园的教学模式,从单一走向国家、地方和幼儿园三级课程模式,课程评价也由封闭单一逐渐变得多元化,这是一个彻底的改变。下面我就课程评价的概念和促进课程评价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课程评价(curriculum evaluation),顾名思义就是指对课程进行价值的评价。它既是一个课程的终点,又是一个新课程的起点,并且会伴随着课程的全过程。它能够对课程进行反馈并且及时的调节,也能对课程起到鼓励、反思、导向和研究功能。在确定课程评价的价值时,也会反映出各方面的价值取向,其中由斯克里文首先提出的比较典型的课程评价价值取向,即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指的是课程在实施和开展过程中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作用就是能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和修订课程的未来发展。而总结性评价就是在课程结束后,对课程的过程来进行综合评价,这种评价的特点就是更加全面具体。这两种评价体系对于现代幼儿园的教育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幼儿园课程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教师在课程的开发设计和课程开展过程,并且都会列入评价的范围内,强调评价者和他所评价的情境之间的交通。总结性评价是在幼儿课程开展之后,对教育过程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得出结论,判断幼儿最终对课程的掌握程度是否达到老师预期的效果。有些研究者提出,评价是对一个幼儿或者一群幼儿的综合性反映,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水平,从而进一步的对课程进行改进,制定出更适应孩子学习的课程方案,所以说,总结性课程评价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达成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
  二、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的方法
  (一)重视自我评价法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以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把他人评价放到次要位置时,独立性、创新性、自主性、社会性就会得到促进。”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了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中,作为主要参与者的幼儿,他们既是评价的主体,也是评价的客体。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两个评价主体的作用,那么对幼儿园的教育水平会有着显著的提高。自我评价与其他评价不同的是,它能够建立一种自我认识、自我检测和自我发展的机制,从而能够增加自评者的自信,逐渐找到学习的乐趣和信心。教师在自我评价中也可以写一些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在下一步的教学中避免这些不足,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二)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的评价改革运动的产物,它是一种主要用于搜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作品的一种评价方法,用来展现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果。档案袋中搜集了幼儿在一个时期内的所有学习作品和成果,这其中有老师认为很好的作品,也有幼儿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档案袋中还收集着老师对幼儿的观察日记,记录着老师看到的幼儿的一些重要行为和活动,以便于学生和家长进行总结,制定出更适合幼儿发展的学习方法。档案袋也是老师、家长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的主要方法,档案袋中记录的是幼儿真实的行为和状况,以便于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更加真实的了解,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到孩字的发展成长状况,进而对孩子的课程的进一步制定提供参考。
  (三)外貌模式在课程评价中的运用
  外貌模式鼓励教学法就是考察教育过程的全貌,一些人们认为想要对教学进行一个系统的评价,必须要结合全貌。外貌模式要求评价者要对三个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前提因素、过程因素和结果因素。外貌模式注重的是对课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所以在幼儿园课程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评价方法,会对课程的全貌有个整体的把握,有利于老师在课程制定过程中,把握课程的全面性,从而促进老师的教学效率以及幼儿会课程的掌握程度。外貌评价模式更加全面的罗列出了课程中的各种场景,并且利于评价模式中的丰富资源,更加全面的对教学进行客观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就是指在真实情况下观察孩子实际完成任务的能力,来评价孩子的实践和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法是一种结合情景和评价为一体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能够还原孩子在实践中的真实活动情况,所以这种评价模式也就具有真实性和全面性的特点。评价内容的真实性,就是在真实的情况下,对幼儿进行评价,而不是抽离现实对孩子进行抽象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加接近幼儿的真实水平。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就是指在评价过程中不仅仅注重对孩子知识和智力水平的评价,也要关注孩子的能力、情感、态度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这种评价模式中,应该以一个严格的评级系统来评价孩子的学习表现,使评价的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三、结语
  课程评价运用于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主要在于学习和借鉴,也在意对事物的不断探索。由于事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发展是事物的一大趋势,对于幼儿园的课程评价会在更多人才的带领下越来越好。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才能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幼儿园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课程评价的作用,才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促进幼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温剑青.基于教师专业自觉的课程评价实践研究——以“我做我评价”体系助推幼儿園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参考,2018(02):100-105、112.
  [2]丘静.英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10):114-117.
  [3]郭华,王学志.教师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的现状研究[J].教学研究,2016,39(05):117-119、124.
  [4]吴双,邵小佩.论生命关怀理念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6,30(04):113-118.
  [5]包兵兵.幼儿教师课程能力的意蕴与结构[J].教育科学论坛,2015(11):54-56.
  [6]罗宇宸,杜东旭,陈世联.从缺席走向参与:重构幼儿与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关系[J].基础教育研究,2015(11):84-86.
  [7]张莉,袁爱玲.农村幼儿园园长课程管理观念现状及其改善建议[J].学前教育研究,2015(02):8-14.
  [8]张雯雯.幼儿园课程评价如何促进发展[J].科技风,2014(12):183-184.
其他文献
摘 要 游戏是幼儿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与幼儿未来的发展与学习关键。在幼儿园内开展音乐教学有助于提升幼儿的音乐素养与音乐欣赏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部分幼儿教师仍然采用比较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模式,没有能够实现音乐教学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创设游戏化的教学情境,吸引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
摘 要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一个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基础性的课程,探究学习是其最为核心的一种学习模式,新课程改革标准明确的指出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科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时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整体素养,也对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的初期阶段,人力和人格都不够成熟,且好奇心强,心思较为多变,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工作时,
摘 要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接触最多的环境,是他们日常的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家长是第一任教师,幼儿园的教师则是第二任老师,家长与幼儿园通力合作,互相配合,尤其是家园共育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幼儿园家园共育进行了一些思考,以此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 幼儿园;家园共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35
摘 要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要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更应直达美術教育的核心——审美。艺术源自生活却高于生活,所有的艺术创作灵感均来自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对于孩子来说,对世界的认识是感性多于理性,带着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他们更易于将生活与艺术融于一体,表达出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幼儿的美术教育离不开孩子的日常生活,如何渗透生活,学会欣赏、领会或品味事物及生活的美,是美术教育重中之重。  关
摘 要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作为一个农村学校的校长要做的工作千头万绪,那么靠什么来管理学校呢?又如何提高管理效率呢?我根据自己多年当校长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关键词 农村;小学校长;管理  中图分类号:C912.82,C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040-01  农村小学的现状是:家长和学生都被“大学毕业生也是打工”的这个思想所影响,大多数家长